分享

“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考

 一得斋主人 2024-07-28 发布于山西

近日,群友讨论水肿医案,有人提出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引发大家的讨论。

这句话源自《素问·汤液醪醴论》:“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限,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人有五体,皮、脉、肉、筋、骨。有五神,魂、魄、神、志、意。肺主皮毛,肺藏魄。风寒湿暑燥火六淫侵袭人体,首犯皮肤毫毛,如果经由经络进入肺中,肺中阳气虚衰,不能气化津液则化为水饮,停于皮肤肌肉之间,就成了水气病,表现为全身或局部水肿。“郭”通“廓”,肌肤是人体的边缘,耳廓是耳朵的边缘。津液化为营卫二气,充斥肌表,护卫人体。肺阳虚竭,魄无所藏,故曰“其魄独居”。“魄”通鬼,魄门就是鬼门。肺所主皮毛又称玄府,故注家认为鬼门就是玄府。后背膀胱经肺腧穴两侧的魄户穴,就是魄出入人体的门户。人有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脘上口为贲门,胃脘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交界为阑门,肛门为魄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充盛则肛门可以自主开阖,肺气虚衰则肛门开阖失司。人去世时大多会大便失禁,魂魄从此而去,故名魄门。所以,开鬼门就是开肺门,恢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肺功能。水饮被气化为津液则水气自去,水肿自愈。因此,开鬼门不只是发汗解表,也包括通大便。

膀胱为津液之府,又称尿脬、净府、水府,位于下腹部,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中的津液,气化后的精微物质被送往体表太阳,化为营卫之气。渣滓经由尿道排出体外,如果膀胱气化失司,精微物质经由尿道排出体外,就是尿蛋白的急慢性肾病。由于膀胱中清浊同居,又名净府。这种习俗一种传承到清朝,皇帝的尿桶称为净桶,存放净桶的地方称为净房。所谓“洁净府”就是通过利小便,泻掉膀胱中浊水,恢复膀胱的气化功能。

去宛陈莝”,“宛”,本意是“屈草自覆”,还有“四方高中央下”之意,故河南南阳盆地置城曰宛,称为宛城,宛县、宛州,现在的南阳市还有宛城区。“陈”,日久陈积的意思。宛陈是一个完整的词,《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素问·针解篇》:“宛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去宛陈”就是宛陈则除之的意思,血脉就是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的瘀络,恶血就是瘀络中的瘀血,体现在针灸中特指刺络放血的方法。“莝”,注家将其解读为被锄碎的草,新校正云:“按:《太素》莝作茎”。我认为莝通错,刺络放血时不是见到小的瘀络就刺破,而是找哪种交错的点放血,效果才好。

汉代名医张仲景,根据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的理论,在《金匮要略·水气病》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原则。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越婢加术汤等发汗的方子是开鬼门,防己茯苓汤、牡蛎泽泻散等利尿的方子是洁净府。“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这里的可下是用十枣汤大小便齐攻的方法,既开鬼门,又洁净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