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第一次听说到ESG(环境、社会和治理),那来自一家能源巨无霸企业法务的需求,她的需求原话是:劳烦找位ESG专家,给能源行业法律人统揽地讲一下ESG热潮下,公司法务需要准备些什么? 那一刻,我脑子里空白,啥ESG?我都还不知道,咋就热潮了? 当然,我不能在客户面前显得无知,我是一边微信打着字,一边检索ESG是啥,在我仅对ESG一知半解的状态下,我询问客户:您想了解ESG中的那块?环境方面吗?(能源企业吗?我第一感觉,E这块不就是传统的EHS嘛?) 客户的回复很经典:不仅仅如此。 我再询问客户:那您看ESG包含那么多内容,您心目中的优先级排序是什么?总不能让专家2小时内全讲明白吧。(我检索了ESG十几分钟后,还是完全搞不明白ESG的清晰界定,那就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这是一个边界模糊、内容繁杂、还未有深度研究的新概念) 客户的回复还是很经典:您可以让专家推荐一下我们需要关注的优先级。 我一滴汗,再询问客户:那么,您有没有心目中觉得很棒,希望我们引入课程体系的优秀ESG专家推荐呢?(我总得想办法摸清客户的需求偏好吧,不然探索错方向,可能白花功夫) 客户的回复仍然耐人寻味:这样的专家,国内不多。 我又是一滴汗,后来交谈中我慢慢摸清了以下几点: 1、Global以前只是三天两头给中国区发些环保额、公益额、顶层思考层面的可持续性方面的宣传文字和欧美国家的实践,忽然间,开始要求中国区也开始思考如何实操落地,并做出成效; 2、中国区在战略层面似乎也没有研讨出个啥,于是,直接摊到各部门,让每个BU负责人自己去想如何把概念融入实践,并做出工作成效; 3、法律人初看下来把工作理解为:环境法合规+劳动用工合规+公司治理纠纷处置。(现在看来,肯定有人说不对,但在我看来,新知识不能和旧知识进行对应,那铁定不利于新知识传播和深入人心) 2021年,国际上ESG探讨热火朝天,但中国的首要任务是抗击疫情,一切都再说。于是乎,一晃到了2024年,欧盟在强制立法层面提出了CSDDD法案,美国人更是说,未来美国就聚焦于AI和ESG两个方面,可见战略地位。 相对于技术牵引法律人难以下手的AI,ESG理念跟法律的精神是很契合的,都是要求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以上GRI的17项中的每一项,都有法律工作的渗透。 法律人是最适合把ESG作为未来工作之蓝海的。 1. ESG政策及法律咨询:在中国,ESG还在起步阶段,很多企业和投资者都还在摸索中。律师们就像是那个拿着指南针的人,帮助企业理解并适应国家的政策导向,告诉他们如何在公司治理、用工、环保等方面做到最好。比如,如果一家工厂想要减少污染排放,律师不仅能提供环保法规的解读,还能建议如何调整生产流程以符合新的政策要求。 2. ESG合规性审查与风险管理(尤其是涉外出海):律师们像是企业的“守护神”,确保企业的ESG实践不仅听起来美美的,而且真的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律师会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ESG标准,避免因不了解规则而踩雷。比如,一家中国企业想要在欧洲开设分厂,律师就会提前研究欧盟的环保法规,确保新厂的建设不会违反当地的环保规定。 3. ESG政策制定与内部控制:律师在这里就像是企业的“教练”,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ESG政策和执行体系。从设立董事会层面的ESG委员会到日常的执行工作小组,再到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律师都能提供专业的指导。这样,企业就能在保证合规的同时,真正将ESG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4. ESG报告与信息披露:在这个环节,律师就像是企业的“新闻发言人”,确保企业对外展示的ESG信息既真实又准确。他们会仔细审核ESG报告的内容,防止企业因为夸大其词而被人指责“漂绿”。这不仅保护了企业的声誉,也避免了可能的法律风险。 5. ESG战略规划与ESG评级提升:这里的律师就像是企业的“战略顾问”,帮助企业制定长远的ESG目标,并监控执行情况。他们还会帮助企业与投资者沟通,提高透明度,增强公众信任。比如,通过改进供应链管理,减少碳足迹,企业不仅能提高自身的ESG评级,还能吸引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 6. ESG供应链尽职调查:在进行商业交易或资本投资时,ESG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律师在这里就像是侦探,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ESG审查,并提出改进建议。这种深度的调查能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合作伙伴,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7. ESG投资增益:这点看上去似乎不是律师的活儿,而是投行财富管理之类的偏财税偏金融人士所擅长的。但这点显然不同于传统的金融业务,而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意味着组织重组,每个成员的工作内容和价值创造都要重新定义。 一家企业出于对员工的真正关心而改善工作条件,结果,员工们变得更有动力,生产效率更高。一家企业在开发可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药时,并未考虑患者是否具备支付能力,但它最终将成功地把新药商业化。一家企业或许会因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而大幅减少碳排放量(寻常企业只会减排到不会招致罚款的水平,而这家企业的减排幅度远远超过法定最低水平),但同时,它也因为这样的价值观吸引来了客户、员工和投资者而最终受益。 2024年了,全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企业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这种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开始更加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它在社会上的正面影响。 各国政府纷纷出手,制定了很多鼓励政策。比如,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联合其他部门,发布了一个专门的文件,叫做《关于推进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明确说了,政府会大力支持绿色债券,鼓励金融机构把钱投到环保项目上去,也就是进行ESG投资。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定期报告自己在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这就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作用。另外,基金行业也有专门的ESG投资指引,告诉基金管理人应该怎么去做ESG投资。 当然,我个人认为,2024年,大家对ESG开始甚为关注原始动力,来自于各大新媒体,对于ESG岗位高薪的炒作(虽然这背后其实是卖课的经营性驱动,但高薪岗位是真实的,尤其是上市公司,特别是有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把ESG岗位都定在公司战略级别岗,自然起薪就惊人)。 几乎所有行业所有岗位都在疲软裁员,唯独可见ESG岗位高薪闪闪发光,可不,所有人都趋之若鹜。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3 ESG人才吸引力洞察报告》,ESG相关职位的平均年薪已经达到了31.49万元(2024年此数字增长更快),这一数字不仅高于许多传统行业,而且随着经验和能力的提升,薪资增长的空间也非常大。 看似本来就从事环境法、劳动法、公司治理方面的律师,似乎转型会很容易。 几年前,不少知识产权律师,转型到数据合规领域,也没啥难度。 但事实上,聊了几位环保律师,实际情况并非想象如此简单。 例如,一家跨国能源公司可能需要咨询如何在欧洲某个市场构建ESG体系,或者构建一个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供应链。这个需求,对于环保律师来说,不像一个法律问题,而是一个管理问题。 环保律师在中国本就小众,只有一小群,环保局出身,或者重污染企业常法律师,因为客户需求侧重,对环保法、生态保护法、固废法等有一定经验积累,无非也就是给客户法律风险防范出法律意见书,帮受到处罚的客户参与行政诉讼,或者为一线员工提供环保和安全生产的培训而已。 对于这种割裂现象,就特别需要企业内部的ESG负责人,是一个能够从顶层考虑问题,能够根据企业战略构建出一个并行的ESG战略体系架构(这个架构绝对是一企一架构,直接套用行业架构都不行),架构中可能包含着百余件ESG实质性可优化事项,有的通过技术更新实现,有的通过组织再造实现,有的通过律师和财税师等专业服务实现,其中某几项拿出来,外包给环保律师,协助解决。 当然,肯定有那种顶层律师,能够从战略层面帮助企业制定(假设没有ESG负责人),这时,律师更像是咨询师,可惜,这样的人才,非常少见。 2024年的中国,除了几家优秀的示范企业外(几乎都是全球经营的上市公司),大部分企业还处在,战略层面缺人,层层工作不知道如何拆解,只会把ESG报告修饰表面漂亮的层面。 关注本账号,下次,我讲讲ESG相关业务从哪里来? |
|
来自: EmmaSong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