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近四年新传考研招生数据解读 1、专硕分数线呈下降趋势,学硕分数线有所上升 对于专硕来说,这两年的分数线比前两年低很多,维持在370左右,与国家线相比是一个比较友好的分数。对于学硕来说,分数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后,今年突然暴涨到386分,也是近四年分数线首次超过专硕,推测可能是由于给分比较宽松的原因。 2、专硕招生名额稳中有升,实际招生名额高于计划名额 每年湖师大的官网公布的专硕计划招生人数大多维持在25人左右,但每年最终录取都会多多少少扩招一些。举个例子来说,其中2023年和2024年分别计划招生27人与28人,但最后最终录取都是39人,分别扩招了12人与11人。因此,可以在官网公布的招生计划上再加10人左右,大概就是当年最终招生的名额。与此同时学硕那边也会有少量扩招,但基本都维持在个位数。 3、学硕给分偏松,拟录取17人,400分以上17人 从2024年的拟录取名单来看,湖师大的老师判卷给分还是比较宽松的,再结合其题目较为基础,所以学硕和专硕都有很多高分考生,其中学硕最高分为429分,录取的17人中有10人都在400分以上;专硕最高分为420分,录取的39人中有7人在400分以上。学硕想要成功上岸,需要考到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4.一志愿统考进面5人,全部录取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首次招生新传专硕学生,首年拟录取11人,一志愿统考进面5人,全部录取,复试线为392分,调剂录取6人。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和新传学院专硕考试科目代码相同,但是部分考纲不一样,学员需要学习更多的中外文化知识,没有理论知识难度,更偏重文化常识。因此题目比较简单,复试线比较高。 02:真题解析 1、真题大部分来源于参考书,题目较为基础 学硕考察的两门专业课分别是717和831,专硕考察的两门专业课分别是334和440,其中717和440的参考书是一样的。从官网公布的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来看,学硕和专硕都主要考察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实务写作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题目来看都比较基础,大部分都来源于参考书,没有偏难怪的题。 2、实务常规,追求前沿热点 实务考察方面,湖师大一般就考消息、评论两种题型,其中评论必考,消息一般会以“评价这个新闻的优缺点”“比较导语之间优劣”等形式考察。考察的材料也是考试当年发生的各种会议、社会热点。因此需要考生除了注重书本以外,还要对热点专题进行掌握,把当年发生的大事当做材料进行实务练笔。 3、题量较大,历年真题有再次考的可能 总体来看,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湖师大的题量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简答题和论述题占大头,一般简答题10-12分一道,论述题20-30分一道,加起来一般占试卷90-120分的分值,所以考生在平常练习时要有意的训练速度,简答控制在400-600字,论述控制在600-800字,具体可根据分值要求决定字数。而且湖师大的历年真题很可能会在下一年继续考,比如23年考过的“广告行业自律”在24年又考了一次,还有很多题看似问法不同,但其内核和答题框架都相同,稍微变化一下就可当做另一道题的答案,因此在复习要抓好历年真题这个关键点。 03: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数量上来看,专硕和学硕都是六本,而且都是入门级的书目,读加理解起来不难。
学院及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1、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1年3月,是湖南省首家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成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与大学共建首批唯一一家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在近两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同类学科20名左右。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填补了湖南省空白,并入选国内一流培育学科。2019年新闻传播学科被批准增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0年,在软科排名中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12名。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出版、戏剧与影视硕士三个专业学位点。学院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越 学院拥有面积900多平方米的现代传媒技术实验室,下设播音实验室、演播室、跨媒体实验室、新媒体苹果机房、摄影艺术工作坊、网络传播工作坊、媒介创意工作坊、书刊策划与营销工作坊、视觉传播与广告设计工作坊、“致远”传媒大学生融媒体中心、虚拟演播厅等,设备价值2000多万元;校、院拥有新闻传播类图书21余万册、学术期刊360多种。 3、注重产学研合作,实习资源丰富 学院注重与业界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业界的行业优势和优质资源建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已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新湖南”媒介工作室,与湖南和光传媒集团建立了“新媒体品牌传播产学研合作基地”,与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建立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与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湖南省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与“新浪湖南”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与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在广东省广告集团建立实习基地,与长沙县融媒体中心、韶山市融媒体中心、醴陵市融媒体中心等湖南省20家融媒体中心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4、师资介绍 学院现有在岗在编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级职称20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级职称25人,博士50人;拥有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教授5人、校聘教授1人;在省内外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影视界聘请了3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尹韵公:教授,院长,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1989年1月至1997年11月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历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副司长等职务;1997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工作,历任副所长兼党委副书记、所长兼党委书记、所长(正局级)等职务;2012年2月至2017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正局级)。2018年1月被湖南师范大学聘任为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蔡骐: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带头人,湖南省传媒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1995年在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媒介文化及电视研究,已出版《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大众传播中的粉丝现象研究》等专著六部,主编“现代西方大众文化丛书”、“书山博士文丛”,在全国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上百篇。 李琦: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现任学院教学副院长,传播与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艺术学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为媒介文化、视听传播、公益传播与传播社会学研究。已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中国电视》《当代传播》等刊物发表论文90篇,已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的各级科研项目18项。 吴果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世承人才学术带头人,新闻学系主任。2004年师从方汉奇先生,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学位。学术研究主要关注新闻传播史论、传播与文化、新闻创新等领域,尤其在中国画报与视觉文化领域形成一定特色。主持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国家社科一般课题、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各1项,主持省部级社科课题7项,发表论文近60篇。 陈宏平:编审、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湖南师大出版社营销部主任、策划编辑室主任、主管市场的副社长及书记。1992年开始,从事图书营销、选题策划、出版管理工作23年,2005年晋升为编审,2012年,入选湖南省新闻出版行业业务领军人才。在编辑出版、营销实务及管理、图书评论等方面发表论文80多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