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一首曲子准备看书,听前奏像是《天堂电影院》里的配乐,不对,低头一看,曲名叫《焦糖圆舞曲》,心想,嚯,真配。上一本书读的是张贤亮的《绿化树》,饥饿中的西北故事,今儿读陆文夫的江南《美食家》。这对比,我暗笑了,这读的书也一顿饥一顿饱的,像极了我的减肥之路,还配着焦糖味道的圆舞曲,我不自觉的配合做了吞咽这个动作。《美食家》我读了四分之三,翻了翻书还剩下几十页,没读完我便丢下书抽出笔,这又和我的减肥之路相似,总有数不完的诱惑以失败告终。文中朱自冶的头汤面让我想起了刻在灵魂记忆中的兰州牛肉面,这里我要郑重说明一下,是牛肉面。因为在兰州从没有一个面馆牌匾上写着“牛肉拉面”或者“兰州拉面”。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这是形容它经典又简短的概况。如今我的城市没有正宗的兰州牛肉面,我把这说不清道不明只能靠自己这张嘴懂的滋味留恋在自己体内,藏于心底,却从未称心如意。我常期待着盼望着,就像等待爱之吻把我体内储存的味道唤醒。记忆中我会睁开双眼,挑出大约十根左右的二细面,朝面上吹两口,放入嘴中抿下面,然后猛吸。你可能不知道,打从进门开始我的嘴中就能开始分泌口水,这谭口水就等着飞流直入三千尺面的快感。嚼几下入肚,迫不及待的想吃下一口,这“吻”又香又热烈,我顾不上烫嘴。面“苏醒”了我的身体,我把大碗往前一推,压低了身子摇摇头顺着大碗边吹上几吹,呼走了辣椒油和蒜苗,趁这会儿赶紧配几口清汤,汤从我口中再次刺激了味蕾,顺着食道、肠道流淌在我体内不知哪个部位,香魂缭绕,这种满足感一直传送到我的脚趾尖尖儿上。达到了吃碗面的高潮,吃罢赶紧让座。举起厚厚的门帘子,我发觉自己比进来时有了力气,朝天空中大呼一口热气,这带有牛肉面味道的热气真真切切,颜色明明白白。它与天空的雪花缠绕在一起,带着独特的味道飘落,显然它们彼此是满意的,因为当我走过去时我听到了脚下咯吱咯吱作响的笑声。曾有一回民写过一本关于“牛肉面”的传记,相当精彩,对于这种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小吃,我们对它的历史仍然知之甚少,和绝大多数的地方特色美食一样,兰州牛肉面的历史也不过百年,四五代人的传承。少数民族的一碗面是如何走进千家万户,又如何走出一座城市向全世界开枝散叶的,这里面除了有少数民族的味道,有传统的商业励志传奇,也有反映时代变迁的历史叙事。这和陆文夫的《美食家》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市井生活的角度出发,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抵达历史的深处,读完再反过来透过历史的大背景审视小人物的命运,一切又仿佛冥冥注定无从责难了。“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这是汪曾祺吃出来的道理。在过去,革命是为了解决旧社会“吃人”的问题,从而让人们更好的“吃饭”,然而有时也会跑偏,行至半山腰便忘了初心。时代也是如此,所处不同时代下的读者,仅仅是用自己带有局限性的目光去审视曾经同样被时代所局限的人和事甚至食物,不管怎样评判都难免会有失偏颇。所以我从不对没看完的书评论,没吃过的食去猜测,没见到的人去想象。毕竟,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很难脱离时代的局限挣脱历史的洪流,不管是在曾经还是在当下。在当下没有饥饿食物充足的年代本应更吃的精雕细琢,反而大多是盲目的吃,对食物少了理解与回味,让吃成了某种固定“仪式”,不停的塞进口中。我印象中人们认真的吃,还是疫情物资匮乏时,而后人们又开始不太关心塞进去的东西,更关心能否以吃为平台识人成事,以及是否能如愿如时的最后排出来。塞进去的越多,就希望挤出来的越多,这样塞的才心安理得,可我们并不是一只奶牛。这样的塞,味蕾很沮丧,觉得自身的美感被忽略了;胃也很委屈,不就是告诉大脑的速度慢一点吗,每次撑的不行嘴巴才停止;大脑却很愉悦,被动地接受与欺骗身体。如何好好吃,在当下时代成了一门课程。我是个吃货,大都愿意尝尝,也喜欢看关于写吃的书籍,最近有个《活色生香老潍县》的节目,让了解了许多我脚下这座城市的记忆与美食,时常幻想着和作者一同吃下了有趣而又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用眼睛代替嘴巴来满足食欲。不过,此类书和节目,睡前绝不可翻阅,因为看着看着便能感受到胃肠在叽里咕噜地“抗议”,馋涎横流。突发奇想,倘若自个当个UP主,就把汪曾祺笔下的食物都做出来,我是当真觉得他的塞馅回锅油条值得一试。想到这儿,我不自觉的又做了吞咽这个动作。 关于陆文夫和《美食家》 陆文夫(1928年3月23日-2005年7月9日),出生于江苏泰兴,毕业于苏北盐城华中大学,作家,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 陆文夫于1955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1957年,调至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因参加筹办《探索者》同人刊物,被打成右派,长期下放农村、工厂劳动改造,直至1978年才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并在此后主编了《苏州杂志》。他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以《献身》《小贩世家》《美食家》《井》等作品饮誉文坛。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小说多取材于苏州市民生活,审美风格清隽秀逸,含蓄幽深。2005年7月9日,陆文夫因肺功能衰竭在江苏病逝,享年77岁。 《美食家》是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小说通过对一位嗜吃如命的吃客朱自冶的描绘,艺术地概括了建国以来几个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具有深广的历史内涵与社会内容。作家在《美食家》和其他作品中也精致描摹了古城苏州的风土人情,园林风景、吴越遗迹、风味小吃、吴侬软语、石板小巷、小桥流水……无不栩栩如生。这些苏州特有的文化与风俗,成为他小说中的重要的情节要素,具有独特的文化地域魅力,使其小说赢得了“小巷文学”和“苏州文学”的美称。 朗悦读书会,一个认真读书的地方。 以下为读书会成员们的读书心得或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