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表达男儿血性与豪放的诗词,哪一句让你心潮澎湃?

 诗词百草园 2024-08-01 发布于江苏

血性男儿是什么样子的?

曹植心里,男儿应当有着报国之志向,只要国家需要我,便随时可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度外;

辛弃疾心里,男儿应当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只要战场需要我,随时可以“沙场秋点兵”,整装待发,为了却君王天下事奉献一生;

在陆游心里,男儿应当有着永不磨灭的壮心,这种壮心,不会随着年华老去而停止悸动,这种热血,应当至死沸腾,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在诗词的浩瀚海洋中,不应当只有风花雪月的美好,还有铁马金戈的壮怀。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精选5句诗词,让我们一起重温诗词里男儿们的血性和豪放,感受古人的气魄。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宋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这是岳飞的壮志,岳飞是抗金将领,民族英雄,当年岳母刺字,岳飞许下精忠报国之理想,靖康之难,狼烟四起,岳飞捐躯为国,收拾被金军占领的山河,他的胸中有一股男儿壮怀激烈的豪情,历史的遗憾给了这位为国捐躯的英雄以悲壮之结局,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一份“踏破贺兰山缺”的勇猛,那一份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忱……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 李白《塞下曲六首》

这是李白的雄心,诗仙身处的大唐,是一个尚武的朝代,“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唐朝人的自觉,他们想当的是大丈夫,是英雄,而实现这一理想便是投笔从戎,“功名祗向马上取”,李白当然也有这一志向,征战沙场,为国杀敌,这不仅是男儿热血也应是分所当为,唐诗也在这种氛围下也出现了不同于宋词的恢宏大气的一面。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 王维《少年行四首》

这是王维的侠气,王维被称为诗佛,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多数时候他是个闲居辋川淡泊处世的诗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他面对世事沉浮的智慧,但其实,哪个男儿没有一个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曾经呢?有的,“纵死犹闻侠骨香”就是王维的少年侠气,都知道,战场是条件艰苦的战场,刀剑的寒光照铁衣,为了和平,战争是一场接一场,征战万里谁能保证自己就一定能生还?还记得无定河边多的是累累白骨吗?有谁统计过,这背后是多少个闺阁女子梦中的情人?但即使“将军百战死”,悲壮地牺牲了,但依然有一种义无反顾的气概,这种气概势不可挡,为了国家的和平可以从容就义,就是战死也无怨无悔……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是苏轼的壮志,苏轼在我们的的印象中是一个命途多舛的文人:“长恨此身非我有”,一个面对苦难也能微笑面对的智者:“何妨吟啸且徐行”,一个把平淡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普通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始终有着忧国为民之志,对他来说,弯弓不仅是为射杀猛虎,更是为了保家卫国,这是千载至今,每个男儿的志向与抱负,纵使两鬓微霜,依然老当益壮,热血未冷,雄心未灭,豪迈未减,这就是苏轼的未曾改变赤子心怀。

这是清代徐锡麟的牺牲精神,这首《出塞》写于清朝帝治终结前夕的1906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先后爆发,同时也是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历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同盟会以及后来的辛亥革命……先辈们一次又一次前赴后继,拼将热血撒疆场,只为让中国人重新挺起胸膛和脊梁,这个愿望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得以实现……

而这句诗写出了作者义无反顾参与革命的激情,将自己的英雄主义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人将为国捐躯视为无上光荣,既然以身许国,选择战死沙场,便不须马革裹尸之累。作者写下这句诗的一年后,便慷慨就义,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也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这句诗英气逼人,豪迈激荡,写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担当。

/

如今的祖国繁荣昌盛,这其中少不了中国军人替我们保家卫国,负重前行,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今天让我们向军魂致敬!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