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汽乘用车”成历史,传祺的担子更重了

 汽车公社 2024-08-02 发布于上海

导语

Introduction

广汽乘用车的更名,不过是在告诉我们,广汽大自主往后的发展,将正式以传祺品牌为核心向前掘进。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何增荣

在中国汽车的产业版图上,国企所扮演的角色总是表现得有些拘谨。无论是三大央企一汽、东风和长安,还是三大地方国企北汽、上汽和广汽,紧随改革的大潮,相比充当产业先锋,更重要的使命仍是,维稳地区经济和保证行业的长治久安。

但事到如今,眼看中国汽车站上行业转型的风口,每一家主机厂都在穷尽所有为这场战役打下基础。我相信,这些汽车大集团,自然也没了理由,不为跟上产业进化的步伐而不断实行自我变革。

在华南市场,除了比亚迪之外,广汽集团亦是那个承担当地汽车产业向前发展关键的载体。

那眼下,当中国消费者市不再对合资品牌表露出热情,在我看来,身为地方车企代表的广汽,唯有加速夯实自己面对市场压力的产业基盘,从源头完善自己在终端市场上的形象。

在广汽的产业版图上,从成立广汽乘用车开始,一直都实行着合资和自主并行的发展模式。

只是,在过去的十多年,即便广汽菲克、广汽三菱两家合资公司现已消亡,提起广汽,很多人仍会将目光聚焦在集团的合资品牌身上。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几乎成了广汽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绝对的门面担当。

鉴于此种印象,随着中国车市的发展大方向愈加倒向自主汽车产业,广汽其实很需要改变此种较为固化的认知。所以,当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于近日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其目的还是很明显的。

作为广汽乘用车发展的主体,既然,广汽传祺已经没了可供相互扶持的帮手。那么,为将广汽大自主的业务做大做强,“独苗”广汽传祺能做的就是从此刻起,全力托起广汽集团得以两条腿向前迈进走路的深切期待。

成长,哪有什么一帆风顺

的确,在那个由外资掌舵的年代,包括广汽在内的国家队最热衷的就是背靠合资公司的快速扩张而静待发展。在广汽的历史上,由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创造的一个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瞬间,至今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期间,相比本田雅阁、奥德赛,丰田凯美瑞、汉兰达等这些明星产品,要说,广汽自己手里握有的底牌有多厚实,那几乎是无从聊起的。

不过,随着中国车市的边界一点一点向外拓宽,各个地方国企寻求自我发展的想法还是慢慢丰满了起来。

17年前,广汽有意成立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组,并在同年11月,为自主研发的汽车生产基地奠了基,其核心目的,想必就是要从“市场换技术”的历史进程中,为自己提前布局好能供自我发展的基盘。

虽然,就因为要技术没技术,项目组唯有从菲亚特那里买来阿尔法·罗密欧166的全套底盘技术,以便好好琢磨下怎么造好一款轿车。但总的来说,随着广汽乘用车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还是标志着其从项目阶段迈向了企业运营的新阶段。

发展初期,不用多说,和其他集团的自主业务一样,广汽乘用车所能拿出来的产品必定是秉承拿来主义的成果。

首款作品甚至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只是被叫做“传祺”。用上广汽集团自己的“G”字车标,也改变不了这是一款嫁接了老旧意大利车底盘的试水之作。

如果非要说出一个属于这款车的高光时刻,当属在英国BBC于2012年播出的大热汽车节目《TOP GEAR》第18季中,传祺GA5和上汽荣威350成了中国汽车成长的典型代表。至于主持人杰瑞米·克拉克森给出的评价嘛,自然也没什么好话。

话说,在此之后,广汽传祺有没有得到集团好好的培养呢?

如今来说,这个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广汽乘用车的发展,我们仍需要明白,无论传祺过得如何,都无法代表整个广汽自主业务所经历的一切。

说白了,广汽乘用车为何到现在才更名为广汽传祺,无非是整个公司发展过程中依旧经历了太多的坎坷。

2009年5月,广汽集团与长丰集团达成战略重组协议后,“长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焕新为“广汽长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广汽集团与浙江吉奥控股集团共同成立了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到了2013年,广汽集团又和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了广汽中兴(宜昌)汽车有限公司。

经过几年的自我发展,在广汽曾制定的大自主战略中,包含广汽传祺在内的这四家子公司,很大程度地代表了广汽发展自主汽车产业的全部野心。

至于结果嘛,现在我们也看到了。别管后成立的几家子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消亡的,广汽乘用车的未来就只能依托于广汽传祺一家了。

广汽传祺,使命艰巨

在这里,关于广汽大自主的发展,依旧是难以用来零星的文字来解说的。

因此,相比读懂历史,我们更需要明白,面对往后的发展,在广汽埃安早早独立运作之后,传祺又是否能真的能扛起广汽乘用车的一整面大旗,去和日益壮大的其他自主车企进行抗衡。

今年上半年,广汽传祺累计售出了18.89万辆新车,同比微增0.44%。别看此番成绩没什么爆炸性,一旦和广汽集团旗下几个业务板块相比,作为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子公司,广汽传祺倒也对得起集团那么多年的栽培。

只是,如果这样的整体态势无法尽快改变,也就是说,广汽丰田短时间内不能回到巅峰状态,广汽本田还无法在盈利和销量之间找到平衡,广汽埃安更是需要一些新的战略来弥补自身在双品牌运作中产生的失误,集团守住销量红线的任务可就得由传祺来挑了。

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传祺在推动品牌转型中倒也经历了不少。顺着日系产业发展普混的理念走了一段弯路,在拉动影豹成为品牌年轻化主担的过程,也遇到了包括却不限于竞品的强势围攻、舆论风向极速转舵等外部挑战。

但好的是,本就不求急速拉升式发展的传祺,靠着稳扎稳打的手法还是走到了今天。在细分市场上,尤其是MPV领域,提起传祺的名头,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是认可传祺的努力。

早年间,借着GM8抢先进入市场的先发优势,传祺习得了造MPV的经验,随后,以此为基础,传祺有幸拓展了产品的横向和纵向的市场规模。

去年,在新的战略规划下,传祺新能源的名号也被其叫了出来,虽然受制于研发体系,在产品推陈出新上,传祺并不能做到一年搞出10多款新车的节奏,可从E9、E8的市场表现来说,广汽乘用车在交出埃安之后,传祺独自面对品牌转型时,还是做出了一些成绩。

或许,在听到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有意出自己的插混或增程新车时,我我们难免会为传祺捏把汗。疑问就在于,当技术一旦同源,传祺还能否保持住现有的发展态势吗?

“中国汽车人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连月来,行业内关于发展的讨论愈发呈现出一个混乱的情景,太多人都在为未来的走势焦略着。

但讲真的,即便中国汽车车市的底色会如炼狱,难道我们还有回头路走吗?

早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广汽乘用车总经理的黄永强也说了一句内藏深意的句子,“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那说白了,传祺也好,还是其他品牌也罢,这个时代早已容不下守旧派。在新的气象下,过去的经验只可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

谁都知道,和多数对手相比,广汽传祺总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然而,从现在开始,事实就是,广汽传祺已经成了广汽乘用车的全权代表。

往后,卷完国内市场,如何卷海外市场;保留现有基盘的同时,又得注意旗下新能源车型的总体布局,都将是传祺肩上的担子。可那又怎么办呢?身份转正了,和埃安一样,传祺还有什么理由不以自己的方式为集团的未来着想呢。

曹佳东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