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26 | 大学专辑2:在场的勇气与没有遗憾

 功夫在师外 2024-08-04 发布于吉林
去台湾交换,但最终没去成,是几乎贯穿了我的大学生活的一件事。如果不记录一下,我可能都已经忘记了这几经周转最后也落空的事情。
2019年3月,大一下学期(2018~2019春季学期)。我在官网和通知里得知有去台湾交换一学期的机会,仔细一看硬性条件都符合,所以报名参加面试。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成年,所以面试的时候,老师们有很多担心:如果你这次要去,那时候是八月二十几号,你还没有成年!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你很成熟吗?你家有几个孩子,你爸妈放心你去吗?你为啥上学那么早?其他都不是问题,问题就是你的安全问题,我们四个老师不能放下心啊。你不觉得你大一就去太早了吗?虽然我一一给予了回答,但最终我没有入选。老师们让我,长大了再来。(好可爱的老师)

随后大二上学期(2019~2020秋季学期),台湾交换的通知出来后,我又报了名去面试,但因为有很快就要毕业的学长报名,所以这次考虑了高年级的。不过,我整体上还是乐观的,因为按照这样来看,等我快要毕业的时候再去报名面试,我也一样会有优选被考虑的权利。加上那个学期,是我过于忙碌的一学期——参与完UCLA游戏设计项目回校、独立开发和并进行校本课的教学、第一次参加教师技能大赛的院赛和校赛、去南昌参加iTeach比赛的决赛,参与大量帮困助残项目部的志愿互动、开始做一些教学和志愿服务经验的分享、和张敏一起打球吃饭看生活大爆炸。现在回想,那时的我,以为一切都会向更广阔处发展。那学期的专业课成绩不好,估计真的是精力过于分散,自己又把专业课学习的优先级往后挪了一挪又一挪。

也因此,没有得到交换机会这件事,我只去和面试的老师刨根问底了一下,一点点沮丧稀释在了忙得像个陀螺的日常里。我的内心想,我总会去的,一定!

可能是念念不忘,有一个学长放弃了交换机会,于是我递补入选,我还记着那天是和张敏在食堂吃饭,我收到了这个消息,她感慨:“这个故事真是太奇妙了!”为了这次交换,我做了很多现在已经记忆模糊的准备。买了繁体字的书回来读,和彰化师范大学的老师取得联系,提前把选课和兑换学分的事情沟通好、买机票等等。我还特意因此没有在大二竞选班委,因为知道了下学期要去交换,干不满一年。

一般而言,故事在最高潮的时候,总会有个急转直下。

快要出发的时候,疫情时代到来。大二下学期前去交换项目停了。已经整装待发的时候无法前去,是很沮丧的一件事。忘了当时花了多久的时间调节好了自己。其实,如果从现在已经工作的视角来看,那会其实是我把专业课学得非常扎实和投入的一学期,学到的很多东西、得到的很多感悟,在如今的工作里依然给予我帮助。那两个学期,也让我对专业、对教学、对教师身份有了很多深入的思考。果然一件事情的发生,是中性的。很难想象,如果继续按照大二上学期那样的日程安排,我还能不能成为现在对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教学有自己见解和创造的自己。

等交换项目一重启,我就又去报了名面试,并且也选上了,选拔的老师们也为我高兴。

但我主动放弃了。

第一是因为,大三上学期(2020~2021秋季学期)可以开始考教师资格证,如果我交换回来考,那可能在找工作的时候面试结果还没有出来。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自己默认找工作的时候就一定要拿到教师资格证,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好吧我承认,或许我内心就是觉得,考教师资格证相较于去台湾交换,是更重要的一件事。(关于考教资,写过一篇文章

第二和第三是因为,我已经决定大三的时候竞选班委,并且如果留在长春,我可以继续红烛志愿者协会继续办活动参加活动。也就是说,我有我的计划了,有我已知的很在乎的事情要做。

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交换回来是要补一些没有修习的课的学分的,研究了认定细则后,我还是不希望自己大四上学期还有专业课没修完,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一股脑分析了这么多,放弃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其实很不容易。故事没有到这里就结束。也是在2020年年底,学校发布了一个通知,公费师范生可以前往台湾进行教育实践,这个机会只给公费师范生,且能够去那里见习实习,我觉得非常好。于是,我叕报名了。这次的遴选其实很严格,在院内就有面试打分,到学校层面有简历、才艺展示和答辩问答好多环节。可能因为我有过外出学习的经历,老师们确认了台湾也有信息技术课后,基本就在和我聊之前外出学习遇到过什么困难、愿不愿意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这类话题。

我记得那个十二月,一方面有一些关于我的非议在传播和审判,让我难过又憔悴,另一方面我真的收获了很多,教资顺利通过,在厚普公益学校获得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师的肯定,iTeach比赛第二次拿国家一等奖,红烛志愿者协会的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校长奖学金的纪念奖牌,当然,还有遴选结果的公示。

很多朋友看到了公示,向我祝贺。我记得当时社团的群里面,大家在用表情包放烟花。但这一次,我知道,因为疫情和多种原因夹杂,我只是获得了这个机会,并不一定可以去。我也因为那个月经历的挫折而更加成熟和感恩。我写了这样一句话:“等下次机会来临的时候,即便也不一定能去,但我能把这个在恐惧不安的十二月产出的好结果,分享给一群因为之前没能去才能遇见的这一届帮困的伙伴们,还有什么遗憾呢?”最后,的的确确没有去成。但真的长大了很多,我意识到,只要时间的尺度够长,只要自己投入地活在了每一时刻,这个世界上或许并没有遗憾。

在21年1月,结合对十二月经历的一些不愉快的思考,我写了一篇名为《没有遗憾》的文章。“没有遗憾”,自此成为了我的人生心法。在此之后我又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我还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唯一确定的或许是,我知道一切没有遗憾,都是经历,都是宝藏。有关去台湾交换的故事,后面还有一个小序章,是大四的时候,学校启动了线上交换的项目,依然是我当时要去交换的学校,有一个特殊教育专业的线上学习机会,但我错过了那个通知。我是通过一个也做这方面志愿活动的校友发了自己感悟的朋友圈,才知道,遴选都已经结束了。但我依然写了一篇邮件,表示我知道已经过了时间不能参与学习,但感谢有这么好的项目,很喜欢这个项目。

写到这里,大学期间申请去台湾的交换历程,贯穿19年到21年的三年,最终还是一场场错过。但我很喜欢这段如果今天不写一写,时间线我可能已经模糊的经历。我看到的是那时候的自己一次次在场的勇气,迁移到任何我想要去做的事情,我都是那样的模样。我也发现了自己逐渐从少年意气到波澜不惊的转变。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中国大学MOOC的宣传语:好的大学,没有围墙。其实我们依然拥有广阔的人生,如有围墙,那一定是在心里自己制造出来的遗憾。好的状态,是在生活的大学,有在场的勇气,过无憾的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