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炳华 | 喜看今朝

 中诗报 2024-08-04 发布于河南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陈炳华,男,1948年出生,华安一中1967届高中毕业生,1970年师从厦门中医院老中医陈通成先生,学徒从医。悬壶高山峻岭,业余爱好文学。

喜看今朝

文/陈炳华

湖林乡前坑村黄文胜先生,出生于1934年,今年已90岁高龄。平素性情乐观,与人为善,笑口常开。一日来湖林粗坑圩,与本人巧遇,彼此交谈甚欢,他向我透露了许多有关他自己养生的经验和他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往事。

黄文胜于1954年,响应政府号召报名参军,经体检合格,光荣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积极锻炼,刻苦学习,表现突出,1955年所在部队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退役后,华安县人民武装部曾经挽留他在那里任职,但他坚持回家乡务农,他自嘲地说:“如果当时真的留在武装部,因为生活条件好,大鱼大肉少活动,也许我活不到今天,我知道自己是'肚伯命’”!说完哈哈大笑。

他是当时湖林公社较早入党的党员之一,基层尚未设党支部,公社后来改称湖林乡,所管辖的大队改称为村。那时整个公社上级只委派一个到两个干部下来领导农业生产,天天走村串户跑基层,密切联系社员群众,干群关系良好,本地也提拔二到三个人员协助他们进行业务工作。

我记得县里当时最早派来驻点湖林乡的干部,人们尊称他为“吴区委”,名叫吴仁贵,是南下干部。吴仁贵调动后,县里又委派贾文学接任,后来是陈进忠、黄年青等人,经常调换干部下乡。

当时大兵团作战时,湖林前坑合并在一起,几百人在劳动,时有说有笑,热火朝天。

不知是谁还编了一首民谣歌,赞送劳动能手黄花春(就是黄建木老师的母亲),我还记得前两句:“前坑播田呛滚滚,最快就是黄花春,……”

过不多久,由于黄福实、黄大通、黄来发等人自认为,少种田有工分可领,是件好事,把安排洋和洋尾坂的田割给湖林。想不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后来前坑湖林分成两个自然村,洋尾坂和安排洋就归属湖林,而致使前坑失去一大片良田。

如今,黄文胜儿孙满堂,子女孝顺,身体硬朗,晚年幸福,他享有退伍军人津贴,老人生活补贴,儿女固定给他生活费,手头宽裕,吃穿不愁!

“能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我很知足了!”黄文胜老人笑着说。他当场给我和在场的人表演扩胸运动和俯卧撑。

做扩胸运动时,可以听到他骨头吱吱作响,似有一阵风。表演俯卧撑时,可连作十次而面不改色,动作利索,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地竖起大拇指。他每天生活都很规律,早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扎起裤脚,穿上解放鞋,就到户外运动,到处溜达。他走起路来,脚步沉稳,不紧不慢,太阳升起后,才回家吃早饭。空闲时间,看看电视,或到邻居聊聊天。傍晚时就沿着后山石阶,爬山到虎头寨或到庵尾林作深呼吸,除非下雨天,坚持锻炼,持之以恒。人们很难相信,他已是九旬老人!

饮食方面,他也很有讲究,平时滴酒不沾,不敢不鱼大肉,多吃青菜,水果,地瓜,吃饭定时定量。便秘时,吃几片三黄片,多喝水就能解决问题。他说道,常走走,管住口,这是老年人养生应重视的常识。

这次聊天让我增长不少见识,获益非浅。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像黄文胜老人一样,无论面对何种困境与挑战,都能保持那份淡定与执着。我们衷心祝愿他老人家笑囗常开!健康长寿!

人生沉沉浮浮,天道四季轮回,今朝才是最惬意的风景。

本期审稿编辑/柳汀

【陈炳华文集链接】

陈炳华 | 致命一笑

陈炳华 | 饮茶说茶话

陈炳华 | 我的童年

陈炳华 | 读诗有感

陈炳华 | 爱情天梯

陈炳华 | 新旧社会两重天

陈炳华 | 岁月如歌

陈炳华 | 善恶到头终有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