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邪气过于亢奋,大便解不出,一定要把邪气赶出去,这个方为神奇。

 中医药方便 2024-08-05

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

图片

大家好,今儿咱先好好说道说道为啥会出现伤寒阳明证。《伤寒论》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通常来讲,外感邪气初起在太阳经,要是邪气过于亢盛,或者自身正气虚弱,没法及时把邪气赶出去,邪气就可能传入阳明经或者阳明腑。还有些人平素体内阳热之气偏盛,邪气入侵后容易化热,进而变成阳明病。

接下来咱聊聊小承气汤。您瞧,这小承气汤可是大有来头,张仲景还给它起了个名叫三物浓朴汤。它在治疗伤寒阳明证时,作用可不小。

这小承气汤的古代配方是大黄四两、浓朴二两姜炒,还有枳实三枚麸炒。煮的时候,用水四升,煮到一升二合,然后去渣,分两次温服。

其现代用量一般为:大黄 6 - 12 克,厚朴 6 - 10 克,枳实 6 - 10 克。但具体用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由医生进行调整。

咱得清楚,邪气在上焦,人就会明显感到满闷不适;在中焦,就会觉得胀闷难受。胃里实了,就会有潮热,像潮水一样,有特定规律,阳明燥金在申酉时最旺。

再说这阳明证,门道可多了。有正阳阳明、太阳阳明、少阳阳明等等。要是从阳明经传到胃腑,出现不恶寒、腹部胀满且大便硬结的情况,那就得果断用大承气汤攻逐病邪。但要是汗出多、发热,只是微微有点恶寒,这说明外邪还没完全清除,而且热不是潮热,这时候可不能用承气汤。要是腹部极度胀满不通,倒是可以用小承气汤稍微调和一下胃气,不过可不能一下子大泄,得把握好分寸。得特别注意,阳明病有在经的,还没全入腑,得谨慎对待。

其实,阳明病自己发病的情况很少,大多是从太阳经传变来的。经里说:“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金匮里也有用它来治疗支饮胸满的时候,这时候名字就改成浓朴大黄汤。有人说支饮的说法可能有点偏,不过要是不牵涉到胁下引痛,那就是对应上焦通利坚实的情况。

在临床应用中,它范围广泛且疗效显著。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比如阳明腑实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不通、潮热谵语等,它能通腑泄热、荡涤积滞。现代研究表明,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道功能。像肠梗阻病情较轻、属阳明腑实的,小承气汤能发挥良好作用。

此外,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对于肺热腑实之证,小承气汤配合清热宣肺的药,能让腑气通畅,肺热得清。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因腑气不通导致的神志异常,像烦躁、失眠等,用小承气汤通腑泻下,往往有意外效果。

不过,小承气汤临床应用得严格辨证论治。要准确把握适应证,也就是痞、满、实但燥证不严重的。同时,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化裁,气虚的加补气的,阴虚的佐以滋阴的。

用小承气汤还得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剂量大可能过度泻下损伤正气,疗程长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总之,小承气汤是经典方剂,临床应用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就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展现中医中药的魅力。

图片

我再善意提醒一下,好的中药方也是针对特定患者,不一定适应每个人,如病情复杂需找医生辨证用汤剂为妥,自行购药存在风险!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