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别——沉痛悼念艺术家李建华

 一甸艺术 2024-08-08 发布于山东

艺术家李建华因抑郁症于2024年8月5日清晨离世,享年45岁。


李建华‍‍‍

1979-2024

李建华,1979年出生于河南确山,毕业于郑州大学。李建华在绘画语言的探索过程中,个人实践的主线方向愈发明确,荆棘之后,再生之欲亦愈发强烈。他的艺术语言从早期严谨、细密的画面结构逐渐蜕变为错乱的“肢体”行径,语言符号的果敢性确立,正是艺术家直面绘画多种艺术形式,及对现实态势转变最直接有力的思辨和姿态立场。


他的艺术创作图示基本上囊括了生活中常见之物:肃穆端庄的人物、憨态可掬的动物、灿烂绚丽的花儿等,他们独立出现或自由转换嫁接。在建构画面过程中,他们会留下一条具体含混的主线划痕,无不带有主观意愿的阐释和自由张力的态度,尽其在某一处局部释放着物象原本固有的精神温暖和光。

近期个展项目包括:2023年,“梦,预示与返照”——李建华个展,YOUNG美术馆(上海),2023年,“觅迹踪影”——李建华个展,北极熊画廊(上海),2022年,“时空的游弋”——李建华个展,深圳满京华美术馆,2020年,“埃勒的猜想”——李建华个人项目,上海世贸展馆、南京国际博览中心,2019年,“浪漫的图像景观”——李建华个展,深圳璞金阁画廊,2019年,“赫拉克利特的寓言”——李建华个展项目,厦门国际会展中心,2017年,“LITTLE YELLOW CHILD” LI JIANHUA SOLO EXHIBITION,ZK GALLERY 旧金山,2017年,“NOBODY’S PERFECT” LI JIANHUA SOLO EXHIBITION,THOMAS ANTHONY GALLERY 帕克,2013 年,“穿越 2013” LI JIANHUA WORKS EXHIBITION,STAR ARTSPACE 香港。
部分联展包括:2023年,迭代的奏鸣曲——当代艺术邀请展  深圳祥山艺术馆,2022年,同构·当代艺术展—第二季   深圳罗湖美术馆,2022年,“新势力”当代艺术展   深圳祥山艺术馆,2022年,“交互的未来”深港澳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深圳罗湖美术馆,2021年,“十面埋伏”,壹域画廊,2021年,“同构”当代艺术家邀请展,深圳罗湖美术馆,2019年,“CONTEXT ART MIAMI 2019”,迈阿密展览中心,2018年,“CONTEXT ART MIAMI 2018”,迈阿密展览中心 ,2017年,“AFFORDABLE ART FAIR NEW YORK 2017”,纽约展览馆 ,2016年,“ART NEWYORK 2016”,纽约展览馆。

国际代理画廊:ZK Gallery, Thomas Anthony Gallery, Gallery J. Chen, Masters Gallery, Area One Gallery等多家画廊代理。

李建华2019-2023年个展‍‍‍‍‍


李建华:梦,预示与返照

觅迹踪影

时空的游弋

浪漫的图像景观

惊闻噩耗,痛心难平!让我们陷入了长久的恍惚。

我宁愿相信世上本没有死亡,只是他永远留在了昨天,在今天他离开时间的第三天 ,烈火将他的躯体化成灰烬,他仍将在灰烬的信仰里重生,他留给世间的宽厚与仁慈用笔刻画在画布上,爽朗的笑声永存在周围朋友的记忆里。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死亡是凉爽的夜晚。”(海涅的诗句),在夏与秋的交替季节里,隐藏在炎热里的凉爽气息,如同冷漠的死隐藏在热烈的生之中,他对这个世界的爱是沉重的,让他难以再负重前行,想起他的无数个瞬间,泪水不断流下...编辑了又编辑,泪水模糊了屏幕....在“三”能生万物的这个数字的时间,希望你安息重生....

节哀顺变泪沾裳,‌生死无常痛断肠....

死亡,不过是另外一场伟大的冒险  —— 邓布利多






黑塞指引方向,生活意图扭曲灵魂

文学、教育、艺术都他妈滚蛋——

淋漓尽致的时代

职业、生活、方向亦不重要

道貌岸然的黑,

黑不见底……

生命不用怯懦悲戚

嘲笑、怀疑,悲痛

诚挚的悼念和缅怀

流变的时代气息太过仓促、仓促而紧密

生物性的扭曲病变,

成全了潜移默化的能量消极

示弱和成全其善的美好

都无足轻重

现实的漩涡吞没了命运的可能

胆小、怯懦、和悲伤

像生命最后的稻草,明亮透彻

轻而易举,也无足轻重

淋漓尽致的生活,夹缝中的赤诚与热爱

起火,燃烧自己

且用珍惜

拥吻脚下的土地

充满着渴望,又在

渴望中陨落

生命啊,始终不停的挣扎

冰冷麻木的时代,人人都渴望在时间的夹缝中生出一朵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撕裂中的构建,成为充满触角的灵魂

请相信阿巴斯的鼓励:生活的本质不是悲哀,而是选择

2024.8.6悼念与缅怀|108院子

华哥,昨日我想起了无数个与你的瞬间

文/艺术家普鹏‍‍





走向图像的密林深处:

——纪念艺术家李建华

姜丹丹

      那些数不清的飞线,携带着某种神秘的信息,弥漫四射,萦绕在李建华的绘画空间,让他的绘画作品如同构成一个个图像的密林,将人的目光引向一个个梦境的深处。回想起来,2023年冬末在上海松江的Young美术馆举办的李建华个展“梦,预示与返照”(惠书文策划),始终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在那图像的密林里,李建华所营造的独具特色的梦境的神秘氛围。

    李建华的绘画由最初的边界清晰的构图,渐渐走向了在无数的密线中笼罩的似真似幻的图像,在二十余年的绘画探索中,独创出他所称作的“稻草飞线”的手法,真可谓是一种独门的绝技,将疏密有间的间性,在细密而锐利的线感中,编织到了难以置信的精微深度。

   对于这世界的大爱,可以是无言的无声的,难以严明的……运用图像或书写工作的人们,会将这种爱的讯息,转化成某些言语的形式。李建华正是这一类人的独特群体中,对具体的事物、植物、动物、存在者的爱意,都传递在飞线的密网的编码之中,如此造就了他所深爱的图像的王国,“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是他用绘画语言传递出的关怀,对这个世界上万物共存的爱意与悲悯。我们细心些观看李建华的作品,会发现,他也有画一些地域的自然特殊性,比如在川南大地那浩渺的繁花丛间,有形体微小的熊猫在嬉戏,在江南早春的一树树紫玉兰的枝头,有孤身的白雀鸟在悄然等待……然而,艺术家李建华似乎总是置身在这些具体的生灵之间,敏锐地洞察到,我们和广义上的“他者”同在,同在这个世界的天地间,又实际上超出在所有图像的特殊性之外。李建华不是一个游戏图像的人,却又很自觉地与制造的图像,保持他也需要的某种间度。于是,李建华寻来觅去,在表象的言说间,加入无数的飘飞、弥漫的飞线,让那些言说,总是飘移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半严肃、半游戏地,他邀请观者进入他创造的图像的密林中,在那里遇见:书香门第的黄木梨的椅子或打开的书籍之上游弋的金鱼、飞鸟,偶有一只像意外闯入图像密林而发现对面的目光那样的惊慌……在自己的领地里有着独立的姿态的王者如猎豹、虎、鹿,在它们独行或伫立的姿态里,深情的凝望着这个世界,或者温柔的嗅着蔷薇,目光里却总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淡淡的忧伤……而高高在上的沉思的猫头鹰,与地面上匍匐的犬狗,都是一样平等地共在,都在注视着这个世界、对面的观者。

李建华是爱笑的,他的话语不多,松弛有度,总是那么不刻意,正是在他从不密集的表达自己、不刻意去吸引注意力的话语的态度间,或许总有些什么内在的汹涌,会不经意地让熟悉他的人们疏漏,而或许就是他存在的某种方式,他似乎总是那么的懂得分寸,他总是懂得待朋友之道,或许正是尊重、也包容每个人的独特个性,也正如他在构建图像的王国里懂得创作之道。在图像、飞线亦如社会、人性的错综复杂的密林之中,李建华显得总是那么拿捏有度,而最终却人明白,他那种天然的尺度,就是他真实的本性的显露,自然到让人不觉察到内在的情绪,好像在图像的空间中,不刻意地放入自己。但是,在李建华笔下的图像,并不是平滑的空间,也不是客观的物的空间,在其中处处都有他的影子,在他的飞线萦绕中,用细密而有间的风格,织入了他独特的对于这个世界的物象的观察、感受,体验与想像,因而也给出了某种属于他的感觉的真实。

在静思与梦想、具体与奇思之间,李建华时而徘徊,却似乎从不想沉迷于哪一边,即使他人不懂得,他需要构建、给出那个整体的梦境的氛围,又正如策展人惠书文语:“尽其在某一处局部释放着物象原本固有的精神温度”(《梦,预示与返照》)。那原本固有的,可能会在麻木的目光中被忽略,在习惯于套路的思维中被减损,然而,艺术家在独处的创作时光里,去体味,去凝结,去留存。在这过程里,李建华也时而去对话在艺术史中从古典到前卫的范式中的一些图像资源:骑马纵横的拿破仑、在旖旎的果园里依偎的恋人,不要人强加解释的兔子或狗,在松壑间听泉的丹顶鹤……而最终,他调动在曾经有过的困苦、煎熬里用心炼就的飞线,给所有的图像,笼上了一层似真似幻的光芒。这些微妙的光,让人明白,他从来不是要重复任何固有的图像,那些图像在心意的飞线的网络中织就,从来都不是简单模仿的照相,如策展人彭捷指出,李建华“提炼出一种处理重叠空间里“复合图像”的美学”(彭捷:《浪漫的图像景观》),在那重重叠叠的间隙里,他让他所爱的图像们留存在如同时光的博物馆里的永恒之光里,静静地或仅仅在,或轻轻的不强加的诉说,让人在注目时想到,艺术家是否本来就是从那尘封的图像的世界里走出而闯入这红尘中的有创造力的圣灵。      

李建华本人曾告诉我,有一场暴风雨的席卷,让大水淹了他在深圳的工作室,那场意外,让他画的一张大画损坏了,而在那意外的撞击后,他用了很大的心力,重新塑造了那张画。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伫立的小豹,在沉沉的夜色与暗寂的土地上,他细心的在它的脚畔点起了丛丛稻草的火苗,给它在潮湿的黑夜里取暖。在Young美术馆展览开幕那天的现场,李建华用他淡淡的语调,和我讲了他的这幅画的奇特历险,脸上带着他从容的笑颜。那一刻,我领会到,那张图正是经历了磨难的一个人渴望走向重生的创作,尽管在丰盛的存在中忽然洞见了虚空的幽黑,他还是点亮了一丛丛稻草团上有温度的希望的火苗,在豹的身上,不仅有他的作品中时常出现的瑰丽华美的花丛,而且还生出了银灰色的翅膀,正是艺术家心中渴求的可以载他超升的隐形的翅膀的象征。原本期待着这位艺术家的图像历险可以不断地给出奇迹,却未曾想这一段段华美的图像乐章会在2024年夏嘎然而至……在惊愕中,我也忽然明白,那些飞线,那些稻草团,都始终联系着生养他的大地,正如在他早期的创作中可见的,有天真欢乐的孩子们躺在乡野的稻草垛边,在稻草丛的芬芳与温暖中,做着心绪翻飞的梦。而李建华后来在繁华的大都市深圳与上海,创作出了承载乡土温度的一场场如梦境般奇美的画作。

如果说人们与飞鸟一样,在夏天的海滩上留下的足印,很快会被海浪冲走,留不下什么痕迹。如果说这是众生在时间的车轮里一种共同的命运,而真正的艺术家和所有的创造者一样却用创造出的空间,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生命烙印。李建华留下的那些携带着希望的火光与生命的华美的画卷,会永远映亮一些心灵,而曾经真正爱过他的生活世界的艺术家,召唤着在世故的习得中不耽于享受、在梦想的追求中不限于惯性的心灵去感受生命本身,听见在其中的丰盛里也隐现了存在的脆弱。

对于图像与书写追求某种完美的人,内心对于痛楚的感受也许会更强烈,对于存在中的虚无的体验更切肤。在这俗世红尘的起伏里,曾经多少次没有被波涛淹没、始终谈笑风生的李建华却最终选择了以彻底的方式,没有和世界说告别,就走向他最深爱的画面空间的密林深处、从此消隐,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个绝对的艺术家,就像法国作家尤瑟纳尔在《东方故事》里讲述的中国画师,毅然走向了自己创作出的绘画空间的深处。这朝向绝对的艺术而做出的对于存在之重的逃避或解脱,也是艺术家创造出的让人费解的生命之谜的一部分,连生命的结局也化成了在自然的创造中吊诡的乐章。“自然”原本就有奇迹,也有残忍,有华美,也有野蛮,而有些艺术家用非同一般的听觉,听到了比超出常人N倍的密度的吊诡的乐章,刻就了永远属于他的艺术署名。

李建华创造出的密密匝匝的飞线密林里的图像的空间,始终在言说着无限多的吊诡之谜,在替代现实中不那么善于言辞的他言说,对于世上的生命的爱,对于华美的物像的倾听,而在看得见的一切物像的精确之上,他用绘画语言的飞线魔术,揭示了在密林的网络中永远也有看不见的、超出肉眼可视的维度,在在场的显像的明晰,与听不见的虚寂之间,交织着不可见的能量之波,如在李建华笔下的稻草飞线,传递着自然的能量如朴简而丰富的语言,在其中有无数难以用心力计量的神秘,包含对那些艰难、踉跄时刻的难以言述的人的存在感受。这或许也提醒世人,正因为非常寻常的感受力,这类的艺术家也会对于世俗存在的一些不完美格外的敏感,就像珍稀的物种一样需要特别的关爱。

 这一切的讯息存留在李建华的图像的密林中,在他混沌飘动的飞线里浮现着自然的秩序,召唤所有不麻木的心灵去感受:在一切真正有创造性的艺术中传递的灵动之体验,超出图像本身的多元之美,会超越任何图像(如写实或超现实、具象或抽象)类型的边界标签的限定,正是以爱之名,为一个个独特的存在,留存下属于人类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充沛的体验。

写于2024年8月7日










SELECTED

精|选|推|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