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边,系桑植、慈利、石门、鹤峰、长阳、五峰等县。这里居住着汉 族、土家族、苗族和白族等各族同胞。由于土豪的盘剥以及军阀的连年混 战,这里生灵涂炭,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但民性强悍,富于反抗官府的斗 争精神,容易启发觉悟、引导革命。而且,湘鄂边距中心城市较远,国民党 反动派的统治力量比较弱,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发展。特别是贺龙早年在这一带生活和斗争,对这里的政治、经济情况比较了解。 贺龙在赴湘鄂西之前,已结合湘鄂边的情况,制订了《湘鄂西暴动计 划》。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步在汉口组织通信机关,由贺龙物色人员,密赴 各地活动;第二步,将湘鄂西分为若干区域实行暴动,组织工农革命军。《计 划》对驻扎湘西的澧水、沅水流域和施鹤所属的鹤峰、来凤等七县,以及宜昌沙市等地的各种土著武装和国民党正规军进行了分析,指出施鹤地区及澧 水领域等地,刀客如林,各类武装名目繁多,决定利用矛盾和社会关系,分 化敌人,争取可以争取的力量。同时,发挥那些在南昌起义失败后纷纷回到 湘鄂西的原第二十军军事骨干的作用,由他们在各处组织暴动,以便在两三 个月内占领数县,组织数万群众,与湘南、湘东相呼应,尽快打开湘鄂边武装斗争的局面。 周逸群、贺龙等十余人,从焦山河出发后,过江穿湖,翻山越岭,经澧县、石门、慈利,于2月29日到达湘鄂边的桑植县洪家关。 洪家关是贺龙的故乡,这里自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严重,国民 党反动派从早到晚乱抓人, 一杀二绑三关,地上鲜血流成渠,狱中冤囚挤破 壁,革命群众迫切盼望跳出这痛苦的深渊。再者,由于地处偏远,这里的各 色武装也多,且情况十分复杂:有的是在北伐时期队伍整编时,被遣散回乡 后又拉起队伍等待时机的;有的是在汪精卫叛变革命前夕,贺龙的大姐贺英 察觉到时局要变,在武汉买了枪回到家乡,由她组织起来,准备和敌人对抗 的;有的是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拖枪返回家乡准备和敌人继续斗争的;也有少数是多年来就在洪家关一带称雄称霸的。他们各自为政,谁也管不了谁。但他们慑于贺龙的声望,都服贺龙。 听说贺龙回来了,众人兴奋不已。正如贺锦斋当年留下来的一首诗中所记述的: 大地乌云遮太阳, 一朝消散又重光。 忽闻各处人喧闹, 胡子果然回故乡 贺龙回到家乡以后,各路武装的头领都来看他。贺龙把参加南昌起义以来的经过向大家略说了一番之后,接着说: “国民党说共产党是洪水猛兽,可是劳苦大众都说共产党是救星。贺龙 找真理、找个好领导,半辈子没找到,现在找到了,就要跟共产党走到底。 国民党有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都是争权夺利。我咧,'杆子系’吧。共产党一定能成功,乡亲们看吧。” 贺龙看看众位头领:“我把话讲明白,这次回乡,是干共产党,干工农 革命军,干土地革命,推翻蒋介石、汪精卫,打倒反动政府。我们南昌暴动的队伍在广东被打散了,我就不服气。你们呢?” 人们嚷了起来:“哪个龟儿子才服气?我们打不垮这些家伙才有鬼!” 贺龙说:“对啊,咱们的队伍几落几起,总是会搞起来的。不过,这次 与过去大不相同,我们搞的是为工农打天下的革命军,想跟着我贺龙升官发 财做不到,要吃苦!哪个不想干,就讲清楚,我绝不阻拦。可有一条,不准和反动派搅在一起反对革命。” 大家都表示愿意跟着贺龙干革命。 当夜,中共湘西北特委决定组建中共桑植县委,李良耀任书记,准备在全县开展武装斗争,并适时攻占桑植县城。 桑植县居于川、鄂、湘、黔四省交界处,湘西北澧水上游。澧水源出桑 植西北的东瓜棚,流经桑植、大庸、慈利、石门、临澧、澧县、津市7个县, 注入洞庭湖。桑植面积25万平方公里,时有人口12万左右。四周为高山峻岭,著名的大山有猪食头、模英界、四门岩等,属武陵山系。民谣曰:“大庸有座天门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桑植有座猪食头, 一截伸在天里头。”意 思是说明桑植、大庸的山高水险。桑植人民大多从事农业,可是大部分土地 为地主所占。地主、官僚、土匪对老百姓的剥削压迫摧残,使老百姓的生活无法过下去。百姓们每年所得的粮食,掺进野菜、杂草亦无过年之粮。 在磋商行动方针和工作部署时,周逸群听取大家的意见后说:山区交通 不便,消息闭塞,要把民众发动起来,首先要大造革命舆论,做好宣传工 作。贺龙等人回顾党领导农民组织梭镖队、开展群众斗争的情况后,也深感 唤起群众觉悟、自觉参加革命是一条重要的经验,都赞同周逸群的意见。于是决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工作。 周逸群自己经常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边干活,边交谈。有一次,他 得知一位乡亲春耕买牛缺钱时,就卖掉自己的大衣、手表,予以帮助。他还 给大家讲历史故事,说明穷人要翻身、中国要富强,只有跟共产党走才有希望,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革命胜利后的美好前景。 经过周逸群、贺龙等人的努力,革命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起 来。到1928年3月底,组成了一支拥有3000多人、700余支枪的工农革命 军,贺龙任司令员,周逸群任党代表,贺锦斋为师长,下辖两个团,由贺桂如和李云清分任团长,开始了湘鄂边地区的武装斗争。 为解决革命队伍刚建立时武器少、革命经费少的困难,贺龙组织了一次 “献金”活动。他在给亲友们讲话时,以周逸群为榜样,说:“周师长帮助乡 亲们春耕买牛,把自己的大衣、手表都卖了。现在工农革命要发展,需要军费购买枪支弹药。今天来一个动员,希望大家踊跃献金。” 他还坚定地说:“有了枪,有了军队,有了党的领导,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 在贺龙的带动下,大家都把自己家里积蓄的金银、首饰、银圆等献给工农革命军。 在这次大会上,贺龙当着大家的面儿把他家里的全部房田文契烧了,并 指着周逸群向大家说:“周师长已经写信回家,把房、田全部送给穷人。我家的文契,我也烧了。俗话说孽财归孽路,破衣归当铺。要革命就要彻底不要留尾巴。” 就这样,周逸群与贺龙亲自树起了湘鄂边武装起义的旗帜,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此时,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宁汉战争”甫告结束。湖南政局比较混乱, 反动政府尚无力加强对湘西边远地区的严密控制。桑植县城只有反动团总张东轩带着100多团丁据守。4月2日,湘西北特委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武装起义,进攻县城。团防队慑于贺龙和工农革命军的声威,闻风逃窜。 特委和工农革命军进驻县城后,成立了中共桑植县委和苏维埃政府,四 处张贴《工农革命军布告》。桑植城乡一片欢腾。桑植武装起义和县革命政 权的建立,拉开了湘鄂边区武装割据的序幕,极大地激励着贫苦农民为自己的翻身解放而奋战。 正当湘鄂边特委准备整编队伍、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时,4月份,国民党 军第四十三军龙毓仁旅,倾巢出动,会同陈策勋的地方团防,向桑植县城和洪家关发动了进攻,企图消灭工农革命军。 由于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工农革命军又刚刚建立,还没有来得及整顿和 改造,加之贺龙前往湖北鹤峰县筹款未归,没有坚强、统一的指挥,经过双 集桥、梨树垭两次激战,部队遭到严重损失,士兵大部失散,周逸群和贺龙亦被冲散。 贺龙在桑植、鹤峰边境收集散失的队伍,并派人去找失散的周逸群、贺 锦斋等人。没几天,周逸群、贺锦斋、王炳南等人都来了,队伍也收拢了三四百人。 大家会面后,自是一番伤感。这天晚上,贺龙拉着周逸群坐在一棵大树下,叹了口气说:“真没想到,部队招集得容易,垮得也容易。” 周逸群说:“云卿,我们抓的是未经改造的旧军队,就像手里有一把豆 子,抓起来容易,手一松就散了。要建立工农革命军,必须依靠苦大仇深的 工农子弟为骨干才行。你想想,叶挺的'铁军团’的骨干,不都是共产党员吗?这支部队要整顿才行!” 贺龙赞同地说:“逸群,你说得对。如今跟我拖枪的人,什么打算都有,一遇点儿挫折,就变了卦,队伍不整顿不行。” 周逸群说:“除此以外,在打仗的战术上,我们也要改变。北伐时的那一套打法,现在不行了,应当以游击战为主。” 贺龙听了,连连点头。 周逸群想想又说:“云卿,我们在焦山河会议上决定的6月湘西部队与 洪湖部队会师的计划,从目前情况来看,是实现不了啦!我有个想法:我去洪湖,和洪湖的同志们一起,创建洪湖革命根据地,迎接会师如何?” 贺龙听了,端着烟斗沉吟不语。 周逸群看出贺龙不舍之意,便说:“云卿,你现在已不是几年前的贺龙了。我走了,你一定能干好,而洪湖也更需要我。” 贺龙一把拉住周逸群的手说:“这样吧,你一定要走,我也不留你。这边的工作,我和同志们摸索着干。你把洪湖的队伍搞好,我们再会师。” 这样,贺龙与周逸群分开了。周逸群到洪湖搞武装,贺龙留在湘鄂边继续斗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