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之生命启示录——《道德经》悟读【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新用户97560OBk 2024-08-10 发布于江西

天下有始以为母,

守道无为终不辱。

道心唯微察内外,

处柔守弱享清福。

【原文】

天下有始(初始,指道),以为天下母(根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万物,即“一”);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本源,即无为),没身不殆(危险)。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断绝口舌之欲,关闭诱惑之门,终身摆脱劳碌之命)开其兑(打开欲望之门),济其事,终身不救(不得安宁)。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从细微处能够洞悉本质是真正的通透,懂得柔韧的力量是真正的强大)用其光(内心智慧),复归其明(自省之明,洞察一切之境界)。无遗身殃,是谓袭(承袭)常(恒道)。

【悟读】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代张耒之诗句,我更愿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之心境和境界。

老圣人之《道德经》被誉为“智者之低语”“滋润心灵之甘泉”。人类之视角往往着眼于正面,而老圣人之智慧则多从反面予以警示。

道为天地初始之元素,亦是孕育万物之本源。本章老圣人告诉芸芸众生悟道行道之法,至少应有三层。第一层,安道守源,归于无为;第二层,节制嗜欲,坚守柔弱;第三层,察外曰智,审内方明如此,才会有得道守道之好处,“没身不殆,终身不勤”。

察人不易,审己尤难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个人对别人皆是哲学家,对自己则多是诗人。生活中,我们往往苛责于他人,孤芳赏于自己。故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唯内视存神,习修常道,方有那道优美的人生风景线。

《周易》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一个人的时空问答。什么时间,什么位置,如何为人处事,这是一门生存的艺术。

“原来刘项不读书”,刘邦同志文化水平不高,却颇有“自知”。在总结得天下原因时,承认自己才华不高,但善用人才,尤其汉初三杰;西汉之晁错同学才高八寸,外识颇高,然不自知。本为布衣,身入高层,一意独行,不知低调,锋芒太露,得罪同僚,且干预皇家家事,终被打为出头之鸟。

人生须有两只眼,“一只察外,一只审内;一只阅人,一只省己”唯有如此,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淡看人间百态,无争无怨,唯愿无愧;笑纳红尘沧桑,不喜不怒,但求心安”,高尚之灵魂,简单之生活,乃人间之至高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