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上好学校的好,从旁观者的角度

 靠谱的阿木 2024-08-10 发布于河南

站在大框架下,研究小问题,应该是每位老师展开教学的根本原则。否则教学将漏洞百出。比如小学生问:

“3-5”为什么不可以?
不了解负数的老师,可能会说我们不能从3减去5。殊不知后面高年级或者初中又能作减法了,很显然这个回答有点儿“搪塞”“欺负人”的味道。

如果老师了解负数,他的回答可能就是:
目前来说,我们只能从较大的数中,减去较小的数,到以后其他老师会告诉你任意两个数,都可以作减法运算。

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引发了他思考数学的兴趣。

再比如:
运算律,像交换律、结合律和乘对加的分配律,明明改变了原有的运算顺序,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变呢?

我不知道其他老师会怎么回答。我被学生问到的时候,只有一个操作,就是举例子,讲故事,写算式,和他一起看,一起想,找规律。进而启发他发现恒等变形的思想,为以后解方程做好铺垫。

了解数学不难,要懂得它太难了。在数学中,想要搞懂一个事实,必须知道:
①它确切地说了啥
②它直观上说了啥
③为啥它是对的
④为啥它值得了解
⑤它能被用到哪些场景
⑥它在现实中常见吗

要搞懂一个事实,意味着能够讲出关于它的全部故事,而不仅仅是一个片段。这种整体结构式的懂得,太难咯。我一直在尝试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主题阅读研究,大单元整体设计,以期梳理好知识结构,但也还是在积累实践经验中,不敢说这条路就是最好走的。

中小学老师必须懂得自然数、分数、负数、几何、代数和概率这六个课题(伍鸿熙,加州伯克利大学)。拿自然数来说,如何让学生对数位的位置印象深刻,十分重要。

现有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机制下,数学是学生与定量信息的初次相遇,老师讲不好,就直接灭了他内心的数学热情与数学好奇心,更不用谈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保持学习积极性、找到好的感觉了。

外加老师不作解释地再灌输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法则,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得出这个结论:数学不是可以学的学科,算了,想不通,不想再学了……

为了避免数学教学中,老师努力教学,学生学习无效的尴尬,老师一定要坚信:数学中的所有东西(不含公理,因为公理不需要解释),都可以找到解释的办法,基于此,我总在寻找办法,解释我交给学生的东西,经典有三问(有啥是啥为啥)。经常问为什么?后来我的学生也学会了反问我为什么?我想,他们的好奇心能够保持活跃,他的学习兴趣应该就会被激发出来吧。


比如:有乘有加找分配。为啥?这是运算策略的选择,先观察算式特点,能采用运算律,就可以提升运算效率,思考的角度与方式要保持开放,别以为人家喊搞运算,就马不停蹄地投入简单运算,时间有限,能简便就简便,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再比如,很多老师提到函数,就跟学生说,函数难,特别难,千遍万遍地叮嘱学生,一定要用心学……我想说,这老师的嘴有毒,函数问题,他不说还好,经他这么一说,学生想都不敢想了,别说把函数学好?!基于此,我认同施一公教授的教育观点,他说,人的智商其实没多大差别,除了勤练,一个老师的引导十分关键。老师的思维宽度就是学生的认知高度。

我鼓励学生一定要努力上好学校(高中、大学),初中、小学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一般人没得选择权,当然有优先选择机会的家庭或家长可以帮孩子提供支持。为啥?

因为去好学校,图个好名誉、沾它的光,以后走进社会能“光鲜亮丽”“高人一等”?!至于社会的世俗评价,这里不讨论。

我想说的是,现行教育机制出发点是为人民,难免顾不及每个个人。个人的命运,还是在于个人奋斗,让自己尽可能去贴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怎么知道个人的奋斗与国家发展是否贴合呢,在好学校里,国家的重点课题大都在那里展开研究,大多数好老师自然就会聚集在那里。进入好学校,我们可以遇见书本上的老师本人真身,有机会听他的教诲。

所以,能够随他一起想、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努力上好学校的意义。

当然,能遇到“单刀直入,分析关系,提出方法,直逼问题”的老师,那是一种幸事。但这个机会不是谁想有就能拥有的。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主题的阅读、适量的练习,提升自己的水平,优化学习和考试对策,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断奋进。

躺平,是短暂的休息,不是让你一直躺那儿。愿所有的努力,都能被看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