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分阶级的将不再是金钱而是认知?终于有一篇把“认知”两个字说透了

 墨子连山 2024-08-12 发布于河北

当我们的祖先还是猴子的时候,有一天其中一只捡起一片石头。

石头的边缘无比锋利,把倒霉猴子的手割破了。

于是它第一次知道了,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石头。

转念一想,既然能割自己的肉,是不是也能割动物肉呢?

尝试了一下,果然好使,从此再也不用费劲巴拉地用牙撕咬了。

看到别的猴子还在手口并用地分割生肉,倒霉猴子忍无可忍,决定把自己的发明传授给他们。

要传授,就得说话。

要说话,就得有对应的字。

于是倒霉猴子根据石片的特征,发明了一个字,刀,读dao一声。

并告诉其他猴子,以后这类玩意统称为刀。

有了“刀”这个字,猴子们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不用再找实物演示,也不用再费尽心机地描述。

“刀”这种事物的属性和作用都被封装进这个字里。

这个过程就叫做“认”。

繁体字从言从忍,意思就是通过语言对事物进行分类。

“认”了之后,猴子们之间传播经验更容易,尤其有了文字,写下来便可以千秋万世代际传承。

这种传承,就叫做“知”。

知,从矢从口,意思是通过语言传授有用的经验。

“认”和“知”总是同时出现。

一件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猴子们不需要去“认”。

一件没有被定义好的事物,猴子们又无法去“知”。

所以,“认”和“知”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后来猴子们发现,刀这玩意不但可以割肉,还可以削竹子,制造箭头。

这种新的“知”,便又增加到之前的“认”,“刀”这个概念的定义被丰富了。

那么一只猴子是不是“认知”了,就真的“知”了呢?

恐怕未必。

当它见到别的猴子用刀割肉时,只能说大体知道这玩意能割肉。

但具体要用多大力气,什么角度,割肉时手感如何……这些统统不知道。

这种“知”是一种“自以为”的“知”,实际上没有实践过,没有体验过,真到让它动手的时候,照样麻爪。

概念和经验是抽象的,抽象就必然导致了细节缺失。

而现实世界是由细节构成的,少了哪怕一个细节,这件事你就玩不转。

我们的语言文字是为了人际沟通产生的,注重的是通用概念。

也就是当你说出一件事,别人有可能理解,这时候语言才有意义。

相反的,那些私人感觉的东西,你说了,别人也不可能理解,当然也没必要理解,语言中就不会出现这种概念。

以至于一个人的体验就只能是他自己的体验,不论怎么描述,别人也无法获取。

一个没吃过苹果的人,不管你怎么形容,只要他不吃苹果,就永远无法得知苹果的味道。

这种东西就叫“体验”。

体验是“认知”的前提,实践是体验的前提。

这就叫“知行合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