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支柱,相对多数人会想起两个人: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李秀成有个弟弟,叫李明成。本文今天就要说一说关于李明成的故事。 1、李明成的王爵 李秀成兄弟等人都是广西人。清朝咸丰元年,西元1851年,太平天国处于创业初期,李秀成带着两个弟弟参加太平军。当然,作为没什么资本的李秀成三兄弟起初都是寻常的太平军士兵。 太平军和清军的战斗从始至终没消停过,频繁的战争也给了李秀成崭露头角的机会,所以到了天京事变以后,对于后起之秀李秀成,洪秀全决定重用,并在咸丰十年的时候,被洪秀全册封为忠王。洪秀全为了拉拢李秀成,也对李明成有了册封。 虽然后世对李秀成请求投降的情况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李秀成的确是一个将才。儿相比之下,李明成几乎没什么能力可讲,他能成为太平天国的大人物,完全是沾了李秀成的光。 其实太平天国后期,能够和清朝叫板,主要在于太平天国一方面守住了安庆,保证了天京的战略纵深,另一方面则是太平军掌控江浙地区。这一地区属于财税重地,控制这一区域,一方面可以遏制清廷的财政,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发展太平天国的势力。 当然,太平天国对于安庆的安全寄托在陈玉成身上,李秀成则掌控江浙地区。其实从局势来看,太平天国的容错率很低——因为一旦这两者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对太平天国的危害就是不可逆的。 果然,到了清朝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曾国荃的军队就包围天京。于是洪秀全只好名人给李秀成传达旨意,让李秀成赶快带军队救援天京。李秀成当然不愿意,但是面对洪秀全不断催促,李秀成只好带着太平军在雨花台一带和清军交战。但最终李秀成还是被迫撤军了。 李秀成在雨花台和清军交战期间,江浙地区也遭遇清军进攻。当时进攻这一区域的是李鸿章的部队。此外,洋人也开始支持清廷。所以李秀成需要顶住李鸿章等人的武装。但是李秀成的态度,又让洪秀全深感这李秀成有些不听使唤,于是洪秀全想出一个绝招:那就是不断册封新的王爵,用来稀释李秀成的地位。李明成也因此捡漏,成为扬王——这好比现在在很多省份,高考不到200分就能上大学(专科)一样,看起来大学生越来越多了,但实际上,含金量也不断缩水了。 2、李明成的遭遇 李秀成在江浙主要应对的武装是淮军。当时淮军进攻吴江。李秀成让李明成守卫吴江。当然李秀成这么安排是因为信赖李明成。但是李明成无疑没什么才干。所以听说淮军进攻吴江以后,李明成丢下吴江逃窜,淮军几乎兵不血刃占领吴江,李明成的部下有三千多人,也被淮军杀戮殆尽。 当然后世评论此事,认为李秀成的人事安排存在问题,但是,对于李秀成来说,既要有个能信任的,还有能力的,还能被抽调出来守护吴江的,对于这会儿的李秀成来说,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之后江浙区域被淮军大片占领。李鸿章的苏州杀降事件(就是电影《投名状》的事件原型)就发生在这个背景之下。 李秀成见此局面,于是带着残部回转天京面见洪秀全,提出新的主张:现在的局面对于太平天国很不利,唯一的出路就是放弃天京,换一个根据地。当然洪秀全拒绝了李秀成的建议——很多书上认为此时的洪秀全放弃享乐。但其实,洪秀全是担心如果自己进入李秀成的军中,很可能成为李秀成的傀儡。洪秀全担心自己成为元末的韩林儿,李秀成则相当于朱元璋。 其实洪秀全的担心倒也并非没有道理。 同治三年,洪秀全去世。之后不久,湘军攻入天京。李秀成让李明成带着母亲突围,就这样,兄弟二人分道扬镳。 李明成毕竟不是太平天国的头部人物,所以清军对他的追杀力度较弱。李明成由此得意找到康王汪海洋那里。不过,同治四年的时候,汪海洋的部队被左宗棠击溃。这期间李明成曾向清军投降,并得到释放。之后,李明成逃到了上海。不曾想在上海,李明成再度被清朝的官吏逮捕,并被处死。 3、探究 问题来了:很多历史爱好者对于李明成的遭遇存在争议:当然争议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为什么李明成第一次投降被清军宽恕,第二次却被官府诛杀?有人认为是因为李明成第一次遇到的是左宗棠的部队,左宗棠为人宽容,所以让李明成躲过一劫,而上海是李鸿章的地盘,李鸿章喜欢杀俘虏。 其实个人觉得,其实是地方变通性问题。因为对于李明成来说,他是太平天国的扬王,而且并没有戴罪立功行为,而且也没等得到清朝司法部门签发的赦书之类的文件。因此虽然左宗棠的部队没有追究李明成,但不代表在清朝的法理上李明成就是良民。所以,李明成在上海的遭遇,属于大概率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