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稿与作品(2)

 管用和 2024-08-14 发布于湖北

管用和

音乐:

音乐:

本人从小就喜欢画画,这是受了我舅舅的影响。我舅舅是清代科主制度考试孝感县最后的一位秀才。他以行医为业,业余喜欢写诗画画。我自幼生活在他家里。故在小时候就爱画画。读中学时,因画画有了点小名气,深得美术老师的喜爱,曾经被选为孝感县一中美术组的组长。1956年参加工作后,在汉阳县沌口小学任教,开始发表美术作品——漫画、速写、插图。这期间曾经考取过一所美术学院,但未通过政审,入学未遂,遗憾终生。

    我在退休之后开始学习中国画。条件不允许我从事名师,但喜欢看一些美术大师的作品,特别是我喜欢的大师的作品,从中得到启发。我最喜欢李可染的作品,不断地细致观察研究,买来他的画册,也临摹过,但因为没有亲临现场学习,收获甚微。我不禁感叹曰:“你可染,我不可染也!” 我只好自己不断摸索,力求不拘一格,多样化。无论是构图、用墨、用笔、用色,都用自己的一套。既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我在作画时总爱先画一个草图,如下:

峡江过雨草图:

峡江过雨成品:

管用和小传
我的父母
都是裁缝匠人,原在汉口经营一个裁缝店。1937年,日寇进攻武汉。母亲怀孕着我,逃难到孝感县我舅舅家。不久 我出生在乡下。汉口的裁缝店被盗劫,我家破产,父亲逝世,家破人亡,我度过凄苦童年……
1943年至1947年,我毕业于一家私立文光民办小学。1955年毕业于孝感一中师范部。17岁在汉阳县沌口小学任职主任、代理校长。18岁开始发表美术作品,次年发表文学作品。21岁考取美术学院,但入学未遂,降职降薪。1958年调汉阳县文化馆担任美术创作辅导。1959年调汉阳县第一中学担任美术、音乐教员。工作三年。处境每况愈下,欲画不能,1960年只好忍痛割爱,放弃美术创作。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改写诗歌。23岁出版诗集《欢乐的农村》(与国翰合出)、《公社儿歌》(与李作华合出)。以后相继出版诗集《山寨水乡集》(与刘不朽合出)、曲艺集《一包茶》、《一担新箩筐》、诗集《公社大地》等。在汉阳县23年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是下乡住队。“劳动锻炼,改造思想”。此期间,先后有湖北省文化馆、湖北省歌剧院、湖北省艺术学院、湖北省出版社、湖北文艺、孝感地区文化局等单位发商调函汉阳县文教局,调我去工作,均被拒绝。直到文革后的1978年,41岁有幸调到武汉文联当了三年多的专业作家。这是我从事文艺创作的黄金时期。发表了一部长诗,614首短诗(散文诗),还发表了为数不多的散文、小说、随笔、和一百多首歌词。不幸的是以后当上武汉作协的副主席、主席,主持作协日常工作,又沦为业余作者。忙于事务会务,写作日渐荒废。并染病在身,未老先衰。61岁退休后,基本上没有写作。在治病期间,重拿画笔,圆年轻时的画梦。画了几百幅中国画。先后在《文艺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福州日报》、《厦门日报》、《北海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中国作家》、《中国诗歌报》、《诗歌月报》、《长江文艺》、《芳草》、《今古传奇》、《心潮诗词》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美术作品300余幅。本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湖北音乐文学学会会长,《芳草》文学杂志主编等职。出版有诗集、文集、长诗、儿歌集、曲艺集、画集等36种。与作曲家合作歌曲150多首。获各种奖50余次。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学馆、北京、广州、福州、株洲、武汉、澳门等地参展,作品被举办方收藏。在武汉市、武汉市蔡甸区、孝感市举办过个人画展,获过奖。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