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这个事情,之前我应该是说过的,但是没办法,很多人就是习惯单纯从惯性思维出发理解事情,所以对于历史也不了解,对一些关键事实也不知道,至于说互相验证的控制变量的思考方式自然也没有,所以几乎对于俄乌冲突爆发的根源,都集中在了北约和政治军事威胁上,实际上天然气管道命脉这件事写的不下十遍了。 俄乌冲突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境内的天然气输送规模都不小,但是乌克兰的意义更大,因为传统上苏联时期对东欧国家乃至西欧输气,主要都是走南线,北线比较少,再后来是北溪,但是北溪被干碎了,所以没办法整了,因此即便俄乌大战,双方还是都没动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管道给欧洲出口,俄欧交恶,但是有这份经济联系在,双方就不至于彻底闹掰。 当然把俄罗斯踢出swift这件事也挺恶心的了,但是还是留下了一线。乌克兰呢,不敢得罪金主,因为Biden虽然又打了一些款子来,但也是他“最后的温柔”了,乌克兰未来的主要金主还得是看欧洲,即便哈里斯上台,他们的战略重心还是会针对sino,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因为哈尼亚的事情,美国开始把各种资源往以色列方向集中,乌克兰自然要吃瓜捞,甚至被收走一些器材给特拉维夫使用,没办法,谁叫乌克兰连条狗都不是呢。比起乌克兰更惨的是蛙,蛙买的新武器,被美国打包空运到波兰,然后装车给乌克兰用了,而在以色列兵燹四起之时,乌克兰刚张开嘴要吃的那一勺又被美国夺过来给以色列了(允悲)(大笑)。 欧洲方面同样也是,不愿意断干净,一方面是日后觉着俄罗斯还可以利用一把,另一方面是欧洲确实没法完全脱离俄罗斯的天然气,都用卡塔尔、阿联酋的太贵了,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出现了高通胀,为啥通胀,不就是各项成本贵了吗,为啥贵,因为运输、开火造饭、发电等等都用大发了,实际上取暖倒不是最多的。你想想,烧气的汽车,大卡车,运输各种生活物资,那么吃喝拉撒的生活成本就得上涨了,因为平常人去超市买东西,超市不会做慈善承担成本的,所以转嫁到普通人身上,普通人也要过活,过活就得涨工资,不涨工资就罢工,所以资本家也得跟着涨工资,涨完工资生产成本上升,这些又转嫁到产品里,产品运到市场上,商品又贵了,如果商品里面涉及到很多必需品,那么又会增加一波成本,如此打转,生产成本和消费成本就在那跳二人转。 再来张大的。 看乌克兰特写。 有人说俄罗斯打库尔斯克会投鼠忌器,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除非乌克兰军队能打下库尔斯克核电站,否则都是扯淡,因为假设苏贾输气站被打爆了,真担心的真的是俄罗斯吗?错了,是欧洲,其次是乌克兰,因为欧洲在这里的选择权很低,而俄罗斯有东亚的市场,而且能源贸易的重心已经在东移了,从坏的角度说,打爆了,能让俄罗斯损失西方大客户,只能乖乖听sino的话,从好的角度看,打爆了,天然气的价格会一路蹭蹭长,而欧洲反而会怪罪乌克兰,对金主与走狗的关系造成破坏,所以无论从失与得哪个角度看,他们都是无伤大雅的,甚至十分有利可图的。库尔斯克也可以让俄罗斯人更清醒的认识到sino的重要性,而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欧洲的怯懦、自私都使得莫斯科一切对西方的幻想与奢望终结了。其实有印象的读者都可能记得,2021年末,俄罗斯一直向西方发出外交信号,要求他们同意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主张,但是西方毫无悬念的拒绝了,这里面当然有美国主导的因素在,但欧洲自己犯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外面还有同宗同源、但媚欧媚美到abnormal程度的乌克兰在恶心它,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陌路。 俄罗斯、乌克兰和欧洲,其实就像sino、南朝鲜和日本,看似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又或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但最终免不了离婚和分手的结局,因为他们在利益上是不相通的,而且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够真正通过经济和金融的办法整合另外两个,所以他们的一体化注定失败,也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不过这并非是一件什么坏事,任何盟友关系,实际上总要有主与仆,譬如美欧日,欧日就是仆,美就是主,这是不变的。没有这个关系,强弱与等次之分,他们也不可能成为什么“盟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