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不是别人眼里的杠精?

 蠢牛颜旭茂 2024-08-15 发布于湖南

  在小红书看到一个帖子:《为什么网络喷子杠精占比那么高》。评论区有人发了一张《网民学历结构》数据图,虽然没给解释,意思基本上就是另一网友所作的注解吧:杠精多为低学历人群。

  这种说法我以前也见过好多次,图却是第一次见。事实也许大差不差,只是我一直觉得这个结论有点绝对。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有些低学历的人对社会的认知并不低,同时,高学历低认知的人却也不少。然后我在下面写了一段话:

  学历高只代表在某一个方向有较多的常识积累,生活中不会只接触到所学的范围。跨领域交流更重要的是谦虚的态度、自我反思的习惯、逻辑思维能力、认真地观察、长期的积累。我曾经遇到一位做考研辅导的网友,在我的专业领域跟我杠,他连这个专业的最基本常识都不明白,我猜他的自信心或许源于学历。

  该网友回复:

  不是这个意思,学历体现的主要是认知,不是某项能力。

  我再次回复:

  高学历、高认知的比例是高于低学历人群,从这个方面讲,您是对的。不过我见过的高学历巨婴可不少,我上面的话也是针对这些人。是我表达不清楚。我这番话也可以理解为杠,“杠”是一种相对的表达,当双方都不接受或局部不接受对方观点时,或许在某一方看来,对方就是“杠”。

  然后想一想,我上面这段话其实是有问题的。一般来说,在特定的语境中,首先发言的一方是有优先权的,后面表达反对或局部反对意见的才是杠。这跟对错无关,跟情绪有关。因为在心理上,后面反对的这个人是有攻击性的,而前面发言的那个人没有。我说我的,你为什么要插一嘴呢?所以,在前面那段讨论中,我也是在杠。

  个人看法:“喷子”、“杠精”、“极端”……这些词汇表面上是关于对错的,其实都是情绪。(我以前写过一篇《论极端》,欢迎师友们讨论)

  最先发言的那个人当然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后面反对的人便有错,所以“杠”这个事情本身便是错,所以“杠”是贬义词

  对错和认知的层级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作为讨论的双方,如果认知层级相差很大,不管哪一方都会认为自己的层级要高于对方,所以说大部分时候,这种讨论确实没什么意义,除非你能用身份压对方一头。

  在生活中,有很多特定的场景。比如老师讲课,有学生发表质疑或反对意见,那么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学生在杠。事实上也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因为老师所讲,一般都是来自教科书或权威资料,他是有底气的。至于学生的质疑或反对,有没有一丝可能也是对的呢?我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教科书会不会有出错或者比较片面的时候。当然,老师的身份高于学生,即使有这种可能性,老师自然还是对的。

  换一个我更熟知的领域,也很有意思。比如很多人以为审美只是个人喜好,就像我喜欢萝卜,你喜欢白菜,他喜欢很正常的事情,没有高低对错但是作为一个学美术的人,从最初不认可老师推荐的专业书,到很喜欢这些书,再到不认可其中的一些书,我也是经历了几十年学习的。审美似乎真的有层级,一般来说,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审美方面整体要高于未经过训练的人。

  平时泛泛而谈的时候,很多未经美术训练的人也认可这个说法。但是涉及到具体的事情就不一样了。

  比如有人买一张画,他知道我是学美术的,便让我看一看。我说这画不好,不高级,那他必然跟我急。我要是指出哪里不好,他必定认为我在跟他杠。这种事情我遇到过很多次。
  既然请我看,自然知道我的审美要高于他,我说这画不行,他又生气。敢情不是让我看,是来让我夸的。这人的行为看起来很矛盾,其实很正常,因为他不能认输,否则就是低我一头,这是重点。
  比如我做一个宣传栏,领导觉得不好,甚至说:“你还是学美术的!” 这时候我当然觉得他在杠,我一个学专业的,难道还不如你一个外行?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他觉得他是领导,难道审美还不如我?这个时候,领导自然是对的,他不是杠,是指导我工作,所以版面效果必须按他的要求做。

  比如有人是做理论的,她对佛教造像的一些历史典故如数家珍,我很佩服。但是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作品时,她并不清楚技法传承、审美等级、艺术价值等等,因为她不是学美术的。我如果在留言区指出来,那便是我在杠,因为以她的名气,不是我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网民能随便乱说的。(详见《勿较真,较真必被锤》)

  比如在知名博物馆中有专业圈中公认的赝品,我在网络上说一说这个事,并给出详细的证据,那在圈外人看来我也是在杠,因为博物馆不是我一个草民可以质疑的。(详见《发帖、留言、删除——我的网络三部曲》)
  我在另一个帖子中看到一位网友的发言,觉得很好,作为本帖结语:

  和别人讲理,潜台词就意味着对方是错的,大多数人不接受这样的潜台词。

  ——希诺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