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斟细语】细品这一场争娶悲剧(上)

 红楼心语 2024-08-17 发布于山西


编者按:

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憧憬,那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实在无以排遣的时候,你可以来这里——“红楼心语”!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栏目是每一位红迷朋友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愉快地开启属于你自己的梦想航班,尽情地抒发你对《红楼梦》的喜爱之情。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

热诚欢迎你的加入


细品这一场争娶悲剧(上)

作者:火烧彤云

“不想遇见”

张金哥的故事是《红楼梦》里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故事之一,故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馒头庵的住持静虚转述的。张金哥是故事的中心人物,她的名字大概率不叫金哥。静虚向凤姐介绍她时说她“小名金哥”和周瑞家的跟刘姥姥介绍王熙凤时说她“小名凤哥”一样,都是用名字中的一个字加一个“哥”字来代称此人,这是当时称呼人的一种方式。张金哥的本名应该就叫张金。她被称为金哥,就像贾兰、贾蓉被称为兰哥、蓉哥一样,只是一种称呼。如果她叫张金某或者张某金的话,作者应该不会吝于把她的名字给全。不过,既然静虚称她为金哥,笔者也暂且称她为金哥。

金哥是长安县的一个财主的女儿。她到县里静虚出家的善才庵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被李衙内看上了。显然,长安县是长安府下辖的一个县,长安府和长安县的关系和今天的地级市和辖内的县一样。知府是正四品的地方行政官员。

只要是对传统文艺作品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这个故事的开场就是《水浒传》中林冲开场故事的变版。这两个故事实在是太相似了!金哥和林冲的妻子张氏一样,都是良家女子在寺庙里碰到了心术不正的纨绔子弟。

虽说法律没有规定男子不能去尼姑庵,但是尼姑庵是专为女性礼佛而设这一常识尽人皆知。一个男子,如果是正人君子,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尼姑庵。凤姐带着秦钟、宝玉去馒头庵下榻,是因为他俩还是孩子。他们和凤姐都不避男女嫌疑,何况到别处。凤姐并不知道秦钟和庵里的小尼姑智能儿相爱。李衙内不一样,他作为一个成年男子,专门跑到尼姑庵去干嘛?不就是去猎艳吗?

有没有可能李衙内只是从善才庵外路过,无意中看到了进出庵门的金哥呢?不可能。金哥被李衙内看到,小说中用的是“不想遇见”。“不想”就是“没想到”的意思,指的是出乎金哥的预料。“遇见”则是指双方都看到了对方,几乎就是正面迎上,而且是双方都知道对方看到了自己。一个成年男子在尼姑庵走到年青女子前面,专门去看她,造成两人相遇的场景,也不管人家尴尬不尴尬,这能是好人吗?

这么说可能还是很难让人理解,甚至有人会觉得,不这么写,还能怎么写呢?我们来看看《聊斋志异·封三娘》里的描写。秀才孟安仁路过水月庵,正好看到了离开庵寺、上车回家的一对美貌闺蜜。小说中用的是“忽睹”二字,也就是孟安仁忽然看见。“忽”意指这是偶发事件,不是孟安仁守在水月庵门口附近专门去看美女。“睹”是看见的意思,但是是单向行为,仅指孟安仁看到了两名美女。这两名美女看没看到他?知不知道孟安仁看到了她们?孟安仁都不知道。这可是和李衙内撞遇金哥的情形截然不同的。

蒲松龄和曹雪芹都是伟大的作家,用词精准又讲究!仅用一个副词加一个动词就把人物的品性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令人拍案叫绝,真是值得细细品读!把孟安仁的“忽睹”与金哥的“不想遇见”放到一起对比,李衙内的品行之恶让人一目了然。

此外,两位作家还不约而同地用人物的名字来暗示其人品。孟安仁就是安分守己的仁人君子。李衙内和《水浒传》里的高衙内都是衙内,一看就是一丘之貉。

两家争娶

金哥非常美丽,李衙内很快就派人上门来求亲。然而,金哥早已许配给了一位守备家的儿子。

守备是正五品武官,掌管分守城堡或营务粮饷等事务。众所周知,从古到今,驻军单位的所辖范围和地方行政所辖范围是不同的。这位守备“原任长安守备”。“长安守备”指的是长安县地区的守备或者是以长安县为中心的几个地区的守备。

他“原任长安守备”,也就是说,他现在不是长安守备了。但无论是静虚还是作者以第三人称进行的叙述都还是把他称为守备,说明他仍是守备。我们从后文可以得知,这位已经没任长安守备的守备仍然受着长安节度使云光的管辖。也就是说,他仍在长安军事藩镇内的某个驻军区域担任守备。

守备是明清时期的武官官职,节度使是北周和隋唐时期的武官官职。二者不仅不在一个朝代,而且所属的军事体系完全不同。作者把二者硬是拼到了一个时空里,笔者也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情况,只能根据小说上下文所表达的意思来推测作者的设计。

在小说中,长安守备的驻军范围不包括长安府,只包括长安县。根据小说中的描述,长安就是首都。不管脂批者和评家如何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这就是小说中的设定,因为小说中已经多次出现“长安都中”一词。长安府就是首都,和北宋的首都也叫开封府一样。在《红楼梦》中,首都长安驻军的最高军事长官可不叫长安节度使,而是叫京营节度使。贾代化就是京营节度使,这在贾蓉捐官的履历上可是写得明明白白的。

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为了把地处长安县的张财主的亲家——这位守备在担任长安守备时限定在长安县内活动,而不在长安府活动,更不在别的地区活动。只有这样,两家才有认识、定亲、交好的可能。这可是作者的苦心设计,我们一定要领略到这层设计的作用。

根据当时的社情,两家定了亲就成了亲家,哪怕当事人还没结婚。薛蝌和邢岫烟定亲后,史湘云在薛宝钗面前提起邢岫烟就是用“令弟媳”来代称的。

守备只是正五品官员,而知府是正四品官员,权势较大。另外,李家应该是比守备家有钱。这应该就是作者对张财主夫妇父母“爱势贪财”评价的诠释。因此,张财主夫妇想和守备家解除婚约,改和李家结亲。但是,他们想归想,却没有主动去这么做,因为不占理。所以,李家来提亲,他们就把女儿已经许配了人家的情况告诉了对方。

根据当时的公序良俗,一个正人君子得知这种情况后就应该止步了。在《聊斋志异·王桂庵》里,男主人公王桂庵也是外出邂逅了一位美貌女子孟芸娘,心生爱慕,打听到她待字闺中后,带着银两,兴冲冲地去孟家求亲。孟父却告诉他,女儿已经许配了人家。王桂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也只是追问了一句,确定芸娘已经许配了人家后,就礼貌地告别了。王桂庵是世家子弟,孟家是贫寒小户。在这件事上,他虽然大失所望,可没有利用自家的影响力去找关系来为难孟家。而李衙内得知金哥定了亲,“执意不依”,一定要娶她。这和他专门跑到尼姑庵去猎艳所呈现出来的卑劣人品一脉相承。

张家为难了!他们既不敢得罪知府家的亲戚,又不好跟守备家张口退婚。正在此时,守备家得知了消息,来到了张家。根据静虚的陈述,守备家的态度非常不好,“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导致张家赌气,“偏要退定礼”。

有的人认为,静虚对守备家的态度的陈述是编造的,是在为了帮张家建立道义上的人设而编了一通守备家的言行,要把张家说成是被守备家上门争吵而赌气要退婚,实际上就是张家想退婚。笔者不这么认为。因为静虚没有必要这么做。静虚来求的是有权有势的贾家,她代表张家来跟贾家进行权钱交易,这本就不是什么合乎道义的事,无需当事人要有道义上的人设。因此,静虚的陈述是真实的。

守备是个武职。军人的脾气大多性急易燥。因此,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守备家听说府太爷的小舅子执意要娶他家的准儿媳,而张家又没有坚决果断地拒绝,很生气,于是就来到张家,“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让人难堪。

张氏夫妇虽然难堪,但准亲家既然来了,不妨就把李家执意要娶金哥的情况和希望退婚的想法都告诉了亲家。守备听了当然更来气,“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

倚势退婚

两家从喜定婚约的和和美美走到了对簿公堂的僵持不下,真是令人遗憾。其实,在两家争娶的情况下,最好的处理办法是马上履行婚约,让金哥与守备之子完婚。在《聊斋志异·向杲》里,主人公向杲的哥哥向晟与妓女波斯相爱,要娶波斯为妻。然而,有钱有势的庄公子也看中了美貌的波斯,要娶她为妾。在向庄两家争娶的情况下,重情轻利的波斯向鸨母表达了只做向家妻、不为庄家妾的坚定意愿。鸨母被波斯说服,让波斯如愿嫁给了向晟。庄公子知道后,气得咬牙切齿,但也无可奈何。

在争娶金哥这件事上,最好的处理方式也应该是如此。张家贪慕李家的财势,向亲家提出退婚,是见利忘义,却并不违法。能定婚就能退婚,只是需要双方都同意。面对张家的态度,守备家生气、发火、辱骂的情绪可以理解,但对解决问题没有太大的帮助。守备家应该对张家晓之以理,劝说亲家赶快履行婚约,结束这场风波。他们还可以告诉张家,只要他们不同意退婚,金哥就不能嫁到李家去,这事就总悬着,张家就总夹在两家之中左右为难,不如快刀斩乱麻,打消张家想把女儿嫁入李家的念头。在态度上,守备家坚决不退婚,但也不发火,让张家挑不出毛病来,最终张家也只能接收亲家的提议,尽早完婚,了结此事。这样的话,李家是得罪了,但李家挑不出理来,金哥又已经成了守备家的媳妇,也只能罢了。

然而,军人急燥脾气和冲动性格使得守备没耐心劝服亲家。看到亲家居然还想退婚,一气之下把亲家告上了公堂。这就是作者把张财主的亲家设计为军人家庭的原因。守备的军人身份对于把事件的矛盾推向高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守备采用打官司的强硬手段,力图排除掉硬插一脚的李家干扰,稳固已有的婚约,这是在尽最大努力在维护自家的婚约权益。可这样一来,他们就把亲家好势贪财、背弃婚约的面目展现到了世人跟前。张家哪里受得了?两家就此闹翻。张家本就想和李家结亲,这下更是和李家站到了一起。

在民事诉讼中,‌通常遵循的原则是诉讼由被告所在地的官府管辖。张家是被告,位于长安县,这场官司‌守备应该是向长安县衙提起了诉讼。官司毫无疑问是原告占理,可张家已经和亲家闹翻,就是要赌赢这口气退婚,于是要向上找门路。

按说,李衙内的姐夫就是长安知县的顶头上司长安知府,可以直接给长安知县施压,让知县想办法判决退婚。可是,守备只告了张家,并没有告李家。守备也只可能告张家,不可能告李家,因为张家是他家的亲家,李家和他家没关系。此时大多数人还只知道这是一场退婚纠纷,假如长安知府一插手,反而让人们知道了这是一场明为张家与守备家的退婚纠纷、实为李家仗势逼人退婚的争娶官司。这不把知府的名声搞臭了吗?因而知府不便出面,张家还得另寻门路,李家则出钱相助。

张家找到了静虚,静虚求到了凤姐。凤姐假托丈夫贾琏的名义给云光写信,派心腹家丁来旺儿连夜前往长安县,“不过百里路程,两日工夫俱已妥协”。长安县离首都仅百里路程,来旺儿两天就能赶到,说明:1、长安县是长安地区的一个县,首都就是长安府;2、长安藩镇的驻军管理中心在长安县。

云光接到信后,小说中的描写是:“那节度使名唤云光,久见贾府之情,这点小事,岂有不允之理?给了回书。”读者如果不仔细读,再加上受小说中不断地烘托贾府地位之高的气氛影响,就会觉得云光的地位比贾府低,接到信不敢不应允。其实不是这样的。

云光应允这事看的当然不是贾琏的面子,而是他的父亲贾赦的面子。贾赦是一等将军,品级应该是三品,因为贾珍的品级是三品。贾珍是直接顶替父亲贾敬袭的爵官,等于是贾敬没当官,直接让贾珍去当了。很明显,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都是一品公爵。根据承袭降等的原则,他们的儿子,贾代化和贾代善则是二品或者从二品爵官;他们的孙子,贾敬和贾赦则是三品爵官。节度使是从二品。云光的官位比贾赦高,这一点恐怕很少有人注意到。

之所以云光接到信就应允了,不是因为自己的官位比贾赦低,怕着贾府,而是“久见贾府之情”,也就是和贾府是相交已久的朋友。他和贾赦同在兵部为官,同为高级将领,官阶相差不大,二人的关系相当好,这件事对他来说又确实是件小事,所以立马就应允了。

从二品的节度使云光要自己驻军辖区的正五品守备息事宁人办退婚,守备不敢不从。守备对亲家敢发火,敢起诉,前提是两个定亲的家庭地位平等。而在军营中,军人的天职是服从,身为中级军官的守备面对高级将领的节度使只能忍气吞声。


作者 | 火烧彤云:湖南省长沙市人,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自幼喜欢《红楼梦》,爱思考,爱写作,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

编辑 | 落笔升蝶:资深痴红品红人。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 迎 来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