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三次南迁对中国的影响很大,直接改变了南、北两地的经济情况

 大朋小雷 2024-08-18 发布于上海
在中国历史上,每逢改朝换代或外族入侵,便有世居于中原北方的名门望族和百姓向南方迁徙,其中尤以三次南迁的规模最大,又被称作“衣冠南渡”。
衣冠: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泛指衣着,穿戴,专指礼服。代称缙绅、士大夫。借指文明礼教。
南渡:所谓“南度”,渡水而南,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图片
第一次 永嘉南渡,西晋末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
“八王之乱”爆发期间,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变乱中。这场由分封制引发的变乱让西晋王朝迅速陷入衰落,以至于,盘踞在中原以南的鲜卑、匈奴、羌、羯、氐等“胡人”趁机南侵,瓜分中原大地。
永嘉五年,匈奴人侵略了西晋的首都洛阳,并将西晋皇帝俘虏,在此期间凶残的匈奴人杀掉了三万多名百姓,史称“永嘉之乱”。值此变乱,国将不国,世居于北方的老百姓没有了落脚处,只能寻找适合生存的乐土。
当时洛阳的百姓,主要有三个迁徙的方向:
一是、向北方迁徙来到辽西一带落脚;
二是、向西方迁徙来到张凉寻找生计;
三是、南渡到江左寻找栖息地,其中,以南渡者最多。
在南逃的百姓中,亦包括了一些当时的名门望族,其中,有琅琊颜氏、琅琊王氏、姑幕徐氏等大家族。我们熟悉的东晋开国宰相王导,就是出身于琅琊王氏。从这以后,直到陈朝覆灭,琅琊王氏总共诞生了十多名宰相,还有八名皇后和数十名驸马,王羲之、王献之,也出身于这一家族。
根据《晋书》的记载,当时起码有半数以上的中州百姓进行了南渡:“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图片
第二次 唐末南迁,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徙;定都 江宁府(南京),建立南唐;
唐之盛世,败亡于藩镇。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发展停止,国家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乱中,中央政权的控制力被地方藩镇瓜分,一直持续到大唐王朝覆灭。
随着农民领袖黄巢发动了起义,中原再无宁日。开平元年,唐哀帝逊位,后梁取而代之,一段名为“五代十国”的血泪史上演。在这纷乱年代中,中原的老百姓先是承受了“安史之乱”的痛苦,重演了当年的永嘉南渡。李白的《永王东巡歌》便是百姓迁徙的真实写照:
“三川之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正是因为这批流民来到南方,使前、后蜀有了立国的基础。随着“黄巢起义”及“五代十国”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原人开始南渡长江寻求庇护。承蒙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江淮地区的政权收获了大量北方名士。
例如,徐知浩在辅佐吴主杨溥时,曾借助齐王的身份夺取实权,并用自己的威信收容了大量来自北方的名士,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正因为王彦铸、高越、高远、江文蔚这些名士的投奔,使徐知浩的力量如日中天。随着徐知浩的力量壮大,未来建立南唐的基础班子基本成型。
时人何曾想到,正是这次发生在唐末的南迁,改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图片
第三次 建炎南渡,北宋末,宋高宗渡江,以临安(今杭州)为行都,建立南宋。
这次南渡发生的背景我们比较熟悉,建炎南渡始于“靖康之乱”。
因为金兵攻陷了北宋的首都汴梁,以至于汴梁的所有财富均被金人所获,两位皇帝和后宫女眷、朝中大臣沦为阶下囚,成为金人钳制南宋的砝码。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原本的朝廷已被颠覆,不过,北宋皇室尚存,康王赵构在旧臣的拥立下迁到杭州建立南宋,无数中原士族尾随而来,在南方重建家园。
不过,这次的南渡与之前的两次截然不同,从持续时间来看建炎南渡比前两次加在一起都要长。从北宋灭亡,到蒙元入主中原,建炎南渡从未停止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云:“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
那么,这次南渡又给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原本立足于北方的名门望族自此定居于江南,如第四十八代孔氏后人奉旨将曲阜的孔庙迁往浙江,从这以后中国孔氏被分为南北两宗。虽然,史学界亦有只认可西晋末与北宋末这两次为“衣冠南渡”(也有历史研究者三者皆称),但在文学应用上,三次都冠以“衣冠南渡”者比比皆是。
图片
综上所述,虽然发生于我国历史上的三次南渡,对古代人民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害,但是,发生在战争之下的迁徙也给包括江南在内的部分南方地区带来了盎然生机。
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在这三次中国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从原本的中原地区迁徙到了南方地区,得益于这三次南渡江南逐渐被打造成了富庶的鱼米之乡,其经济繁荣度远超中原与北方地区,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南方经济上看到这种影响。
参考资料:
【《永嘉南渡》、《唐末南迁》、《建炎南渡》、《永王东巡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