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元节|不留遗憾,不负此生

 新用户78168KoG 2024-08-18 发布于河北


过中元节的缘由

这是我听过最有吸引力的答案

图 | 网络
文 | 签约作者 弘瀚


远古时,人们以家为单位,传承着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

后经历史演变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古老的家常祭遂化身为文化象征着中国四大祭祖节日:清明、中元、上巳、寒衣。

其中最有传奇色彩的,便属中元节。

人们常将中元节唤作鬼节,但其内涵远不止于此。它源于民间秋尝习俗,秋收时人们将成熟谷物献予祖先,祈求来年丰收,因七月十五月圆,便成祭祖日。

后来,中元节又融入禅教解救苦厄灵魂及道教地官赦罪等意味。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即慎重办理丧事、虔诚祭祀祖先,百姓道德风俗也会受其影响,淳朴厚道。

我们过中元节并非惧鬼,而是传达即便阴阳相隔,心仍相连、爱永不灭的态度,也是敬畏祖先、知恩图报的人文传承。


对祖辈的崇敬
是岁月中最亮的灯塔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当我们探寻人生三问我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方时,常感迷茫与不安。

然而在中元节临近时,我们便能知晓答案:

我们其实就是来自祖辈们文化基因与自然规律结合传承下来的生命,百年以后终归是会回到大自然的怀抱。祖辈是我们生命航线的坐标,也是那无与伦比的璀璨灯塔。

据史料记载,在1866年,曾国藩在济宁处理完应急事务后,特地在济宁知州程绳武的陪同下,前往嘉祥县拜谒曾子庙。

当时正值雨季,道路积水难行,但他依然坚持前往,也要祭拜到自己的老祖宗。到达曾子庙后,曾国藩面对破败的庙宇,心情沉重,他不仅捐赠银两用于修缮,还亲自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表敬意。


中国历代以来,对祖辈的供奉与祭承,不仅仅是家族的根源,更是人生道路上最光荣的灯塔,指引着后辈前行。

在世世代代生命的延续中,我们始终如孩子般。许多人祭祖后会觉力量满溢,这源于追溯生命源头时,我们终寻得现实的确切感。

祖辈就如岁月中最璀璨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不再视生命如悬于死亡之上的摇篮,而是将其看作有生命本源的长江、有无垠之根的苍松。

只有家庭成员都重视祭祀,无论祖宗离世多久,都保持对祖先的敬畏之心,能够不忘祖先的恩德,始终贯彻孝的本心,才能保持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确保家族的繁荣和昌盛。


一个人的终点站
不是死亡,遗憾才是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才算真正与这个世界告别。

第一次时,是你的肉体离近消逝,最近的时候,原本活蹦蹦的心跳停止了后,呼吸也跟着嘎屁,这是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

在第二次,你入殓下葬后,亲朋好友们会穿着白素衣/黑犒衣来来往往出席这次葬礼。他们宣告,你已远去,离开这个世界、离开这个社会,不复存在,此刻是世俗宣告你的死亡。

到了第三次,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仅剩的唯一一个记得你的人,最终将你忘记。这次,你才是真正地死去,整个社会、全世界都将不再和你有关,此即精神之死亡。

我爷爷是一位慈祥而坚韧的老人,他的生命如同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家族的变迁。

18年的中元节前夕,爷爷的身体开始急剧衰弱,家人们围绕在他身边,尽力给予他温暖与关怀。然而,尽管我们竭尽所能,却还是无法阻挡这生命之火的逐渐熄灭。

那个夜晚,月光格外清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哀愁。爷爷躺在病榻上,呼吸变得微弱而艰难。他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对这个世界的不舍与留恋,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却又化作了无声的叹息。

最终,爷爷在宁静中离开了我们,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我当时便嚎啕大哭,追悔莫及。


遗憾的是,未能在他健康时多陪伴他一些时光,未能听他讲述更多关于家族的故事,未能见证他更多的笑容与对我学业的激励。倘若未来如果没有人能够记得他,他就会迎来终极的死亡。

而此刻,中元节的意义也便在此。它让我们停下脚步,留出时间去细细回味与亲人相处的每一个瞬间。犹如擦拭镜面上的尘埃,让记忆愈发清晰。

当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再度浮现眼前,我们便笃定,即便此刻无法相见,但那些曾在一起的岁月,永远深深烙印在心底,成为永恒的宝藏。

鲁迅曾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地死掉了。我们的眼睛虽然再也无法看见到他们,但是内心可以感受到。即便肉身消亡,可我们的心始终连在一起。

这份不相见却确凿存在的的牵挂,被后人铭记和传承的人,能够让我们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真正实现超脱生命的永恒。                          


对已故亲人的尊重
是享受生命的礼赞

奥里利厄斯曾说: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在中元节,我们探讨死亡,并不是为了陷入一切终将消亡的恐惧,惶惶不可终日。而是希望我们能更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思考今后应当如何生活。

杨绛先生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雨,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人的深情。

在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媛相继离世后,杨绛先生并没有沉溺于悲痛之中,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继续着他们的未竟事业,整理出版了大量珍贵的学术著作,如《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槐聚诗存》等。这些工作不仅是对钱钟书先生学术遗产的传承,更是对女儿钱媛未尽心愿的完成。


后来,杨绛先生在20037月的文学创作,《我们仨》家庭叙事文集出版后,深情回忆了与钱钟书先生及女儿钱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念与感激。

如果已故的亲人重新回到我们身边,相信他们也不希望看到我们因为他们的离去而意志消沉。

像杨绛先生那样,专注地做好眼前事,活好当下,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更何况,他们并未真的离去。

我们身体中流淌着相似血液,每照镜子都能从眉眼寻到亲人影子。

对已故亲人的尊重,便是享受生命的礼赞。带着他们的希望与祝福前行,这才是死亡教育的永恒核心课题。


写在最后:

罗曼罗兰说: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只是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这匆忙的一生,在它消逝之前,多去体验。

人的死亡,既可以因其生前的行为和贡献而功垂千古,名字如金重;也可以因为生前平淡如水的过好这一生,不争功利,而转瞬即忘,名字如羽轻。

但无论生命之舟驶向何方,终点的意义远超乎肉身的消逝。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奇迹,其分量,在于我们如何活过,如何爱与被爱,而非仅仅在于生命终结时的回响。

未来时光,愿你我携手同赏山川大海、同观花鸟草木,尽情去做自己钟意之事,去爱可爱之人。

生如梦,当竭力活好,待到年老回首,也在这世间尽情领略美好,爱值得爱的一切,如此没有空留遗憾,不负此生。



作者 简介

* 作者 | 弘瀚,遇见李菁签约作者,河北秦皇岛人,职业撰稿人、iP故事策划、诗人和国学经典在线学习服务师、写作课堂带教教练、个体历史研究学者等,一位钟情于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的创作者,喜好阅读经典,闲时品品茗,忙时接接单,专注于事情就像倾心于学问一样做有深度的研究,对历史和当今文坛秉持着独到见解。喜欢创新,欲有“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之志。微信号:18833533569。



签约 投稿

想要成为遇见李菁公众号签约作者
将有8万读者看到你的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申请报名 
(备注: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