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时温婉如玉 凝眸处若有所思 花蕾般柔软的画面 隔着薄薄纸张 都能闻到画上人物微弱的呼吸 …… 知己 找寻内美 扎根沃土 ——罗寒蕾工笔人物画读 文/梁照堂 微雨初过,小站前,姑娘身挂背囊,走热的身子把外衣围在腰间,行程匆匆等着开往远方的车子……简洁,微妙,当代生活气息浓郁,这是女画家罗寒蕾获《广东省第二届中国画展》银奖的工笔国画所塑造的单纯、美丽、奋发、风尘仆仆的都市女青年形象。 你不孤单 近年,经常从美展、报刊上看到如《红辣椒》、《秋色》、《暮归》、《一片蓝天》等多幅令人回味隽永耐看的工笔人物作品。罗寒蕾的工笔人物画大多以表现当代生活女性为母题,又多以表现劳作生活中的女性之美。在她的作品中透出的是少一分躁动,多一片纯真;少一分繁复,多一份明亮;少一分激烈,多一点温情。在画家这种对艺术笃信,乃至虔诚的理想主义心灵中,对静穆逸安表述得如此专注,使人们在其工笔画作品中可品味到那片温情的迷茫,那份升华着的寂寞。 别迟到(中国美术馆藏) 寒蕾对女性的审视是极其古典、美丽、清纯而圣洁的。这些当是她对她们生命本质的最高概括,她对女性的理解和挚爱生发于她的长期观照和认知,同时又显示出她的理想和信念,那是对劳动的尊重,对生命精神的终极关怀。那飘逸、如银浦流的长裙,那舒展的身影,那自然、优美的姿态,那清澈、幽深的秋水,“传神写照,全在阿睹中。”(《晋书·顾恺之传》),分明是一朵朵无尘的花,分明是一个个纯洁的梦。 如常 她对笔下女性的表现并不仅仅站在一个纯自然的角度,而是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创作能动力。对于成长于艺术家庭的她,父亲是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罗远潜,自小耳濡目染,家住广州美术学院,母亲是美院的英语老师,十来岁就读美院附中,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专业教育,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专精于中国画专业,嗣后考取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十数年的寒窗苦读,为其打下坚实的美学基础和扎实的笔砚工夫,同时她还十分注重文学、音乐、哲学等画外工夫的锤炼,使作品在严整、精致、大方的写实造型能力中,能溶人对艺术的忘我而生有我,从而创造着理想中的艺术境界。 家 读寒蕾画作,自然感受到她那敏锐的感觉,对生活、生命的外在观察和内在理解。艺术形式、工笔勾勒的传统与现代契合。而当我读到她的一些艺术论文,如《随类赋彩—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基础》时,更佩服她对艺术的内在理论,古代传统的美学的深刻理解,她把中国画色彩中六法之“随类赋彩”的“类”与“赋”作了深刻、精辟和发展性的阐释,阐明中国画色彩理沦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高度性,给人们无比的启迪。 小猫 她的艺术之途相对是一帆风顺的,从美术中专到大学研究生,又成为大学——华南师大美术系的教师,从事艺术教学,一直尽在绿茵校园中度过、长年呼吸校园知识的空气,沐浴在学养书卷之中,使得寒蕾视绘事如来去自如,俯仰自得的活动,有颇深艺术修行的她朴素地说:“我画画只是出于喜欢……”,固“学画所以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清·王昱《东庄论画》)。作为一名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所寄寓的均离不开大社会群体的意念,再者其艺术的内在精神常常又与时代精神生活相适合,所以在寒蕾的不断人选、获奖的如《小雨初歇》,《红辣椒》、《秋色》、《暮归》等代表作中,观者不但能品味出其文秀、儒雅、工致的画风,更能看到通过作为抒发社会群体意念的媒介及艺术家自身个性情感外露与宣泄的载体,寄寓着一股其不可遏止的,或显或晦的自身愿望——画家深情于质朴乡土,情真于平凡劳动女性的情怀。 蓝精灵 罗寒蕾的工笔人物画中,多以清润,单纯的色调来营造意境。观其画境,便如同欣赏到一曲柔和、轻 曼的古典乐章,不以强烈的音色的跌宕引发通感,而是依据主体艺术需要“随感赋情”,随“类”赋“彩”,因情而异,因境而生,通过引发心灵的冲动,以艺术纯化的手段来表现空灵与宁静,以一种符合大自然的节律如音乐感来揭示在宏观静穆中孕育着的生命活力和昭示着画家的空明心境。 网·秀红 宋·陈郁在《藏一话腴》中曾云:“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在捕捉人物情态方面,画家寒蕾尤为匠心。画中人物表情丰富,或嗔或喜,或忧或思,均因人而塑造。动态自然,或站或蹲,或半倚,或俯拾,都昭华琰琬,各呈其美。对于写心,对于现实生活独特的审美角度和审美点的确立,正基于她对质朴的人情,人性美的深度体验和情感意味的准确把握。通过对形象的深刻刻画,精到表现出特有的情绪和意味。她分明清楚,若过分专注形式或炫耀技巧,会损伤形象的独特美感的质朴与内在深刻。故而在力排语言技巧中的过火和冲击后,关注内美的充分表现,使能通过体现形象内在美的细致刻画来达到以形写神,以形写心的目的。她注视的是一种质朴储蓄的美,一种平凡、朴素自然、实在的美。 你的天空 在当今频繁兴起的艺术潮流中,青年画家罗寒蕾没有那种随波逐流的浮躁,也没有闭门造车的自封,没有喧华炫耀的肤浅。相反,基于对自己艺术之路的准确把握,对自身艺术价值的清醒,使她能始终沉醉于朴实之美的找寻,始终把自己的艺术生命寄托于这片学养的沃土,作为一个青年画家,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艺术成熟,也是她修养的硕果。写至此,我得一词相赠之:听说,当初其父给她起名,意祈望她成为寒冬中傲雪的花蕾一般。今天的寒蕾,在艺术的旅途上,取得一个个硕蕾果实。原她更在这不是很多人都愿意垦耕的实在有些寒寂的人物工笔画的领域里,步步进拓,更花蕾壮硕,更攀艺峰。 早班地铁 “薄中见厚”——寻求现代工笔重彩画的高古之意文/罗寒蕾 引言 中国画色彩已被水墨之上的观念压抑的太久,近年来矿物颜料的重新研制使用为中国工笔画开拓了一片可以肆意运用色彩的新天地,工笔重彩画家兴奋狂热地向观众展示一个神采生动、色彩斑斓的重彩世界,工笔重彩画迎来了她的再度辉煌。 “薄中见厚”是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设色原则,反映了中国画的色彩审美要求:“大抵秾艳之过,则风神不爽,气韵索然矣。惟能淡逸而不入于轻浮,沉厚而不流于郁滞。”在提倡创新,注重文化相互融会贯通的今天,重提“薄中见厚”这一古老的设色原则更显重要,它是保持和发展现代工笔重彩画民族性的关键所在。 日日是好日(中国美术馆藏) 一、“薄中见厚”与传统工笔画的色彩审美。 因循“随类赋彩”原则,中国画追求的色彩世界从来不是纯客观自然主义的机械式再现,而是进行艺术夸张之后的真实:“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飏 ,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客观的“物”类色彩,经由心中的“悟”化,从而赋予人类所特有的人文精神。由色、线、面系统构成的中国式的视觉方式促使中国画更注重色彩的平面性,在各色块的微妙变化与虚实关系之间表现空间:“粗心看去,不过是统一色,细意求之,则此重而彼轻,此浅而彼深,能一一无差,自然神情逼肖矣”。 旅途(中国美术馆藏) 主观平面的传统工笔重彩画色彩语言,以中国特有的“温柔敦厚”讲述着自然之美,体现着中庸之道;在单纯中求变化,在对比中求调和,在浅淡中求厚润。这就是“薄中见厚”。 宋元开始由于文人画的发展,水墨之上观念的盛行,工笔重彩画日渐衰微,从而造成现代工笔重彩画与传统工笔重彩画短时期的断裂。重彩颜料不仅贵重稀缺,而且渲染技巧复杂繁琐,传承确实困难。今天我们可以从丰厚的优秀中国工笔重彩画遗产中感受到传统设色技巧和经久不褪的金石颜料所演化出的神奇效果,轻重明暗间神采生动、自然妍丽。如汉唐壁画之色彩雄宏、气势博大,两宋院画之精微之致、意韵深远。 甘霖 传统工笔重彩画要求渲染得法,做到厚中生津,染不露痕,深浅自然的明净效果,即所谓的“薄中见厚”。“作画所用之色皆取经久不褪者,而不褪之色惟金石为尤,故古人不单用草木之色也。金石是板色,草木是活色,用金石必以草木点活之,则草木得以附金石而久,金石得以籍草木而活,而制合之道又在细心体会,须物物识其性情而调用之”。“活”概括了总体的色彩表现要求:亮活洁净、生意浮动。而“不单用草木之色”意为水色、石色的结合使用。例如石绿可用汁绿、花青、赭石等水色打底,再层层敷上,于画的背面以石绿衬之,才能使“板色”变为“活色”,色泽饱满、秀润无痕使金石的材质美感在作品中凸现出来,浓艳沉着,尽脱火气、俗气、洗却烟辣之气息。若贪省漫堆,定会造成用色过厚或厚薄不均,呈色晦滞黯淡,浮而不实。 婚姻·父母 “薄中见厚”概括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设色审美要求:“愈浅淡愈见浓厚,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 二、“薄中见厚”与现代工笔重彩画的时代性。 重彩画使用的金石颜料尤其是天然矿物颜料,色质稳定,色相鲜明亮丽。虽经历千年仍闪烁着神秘的宝石微光,散发着色彩的无穷魅力。受水墨至上的观念排挤,曾经辉煌的工笔重彩画一度式微,甚至造成一部分石色的生产使用失传。近年来经过一批工笔重彩画家的不懈努力,古老的工笔重彩画又在工笔画坛散发出夺目的耀眼光芒。她突破了原有的表现手法,创出一条更自由更多元化的新路。过去使用的版面材料只有熟纸和熟绢,技法上只有勾勒平涂、渲染等。而现代有高丽纸、皮纸、生绢、生宣、的确凉、亚麻布等。绘画技法上除吸收水墨画中笔墨运用外,还融和了国外绘画中做肌理的方法,如揉纸、喷洒、用矾、漏纸、涂洒云母、涂粉等手法,在颜料的使用上也比过去扩大了范围,除传统颜料,也使用水彩、水粉、丙稀及新矿物颜料等。⑦现代工笔重彩画家大胆地借鉴其他民族和画种的优点,凭着他们对艺术真谛追求的坚毅和革新的勇气,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但当一片创新的呼声渐渐平息,我们冷静下来回看走过来的路,发现不少问题。有些作品一味堆厚,生吞活剥其它画种如油画、漆画等语言,体现不出中国画的优势,虽浓艳满纸,画面整体色彩晦滞黯淡,愈显呆板。 暗香·面纱 “科学讲创新,艺术也讲创新,但讲法不一样:科学的本质是穷其真理;艺术的本质是反映自然之大美。真理无极限,大美却永恒”。绘画最重要的因素是它所表达的内在精神,是艺术个性,是时代性,也是民族性。工笔重彩画即是现代的也是古老的,我们不提倡一味模仿古人,也不提倡割断历史,无视传统。或只片面追求技法的华丽工细,无中生有、平中生奇。抛却工笔重彩画的设色传统,抛却“薄中见厚”原则,满纸金属箔及粗颗粒,处处沥金、厚堆,架空现代工笔重彩画妄谈创新,无异于邯郸学步。 暗香·玉佩 “薄中见厚”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精髓,温和妍雅。执儒家中和标准以衡量“薄中见厚”内涵,方显厚实饱满。尽管现代工笔重彩画已和传统工笔画在面貌上存在很大的不同,无论从题材、体裁和表现手法上都在向多元化发展,涵盖了工笔重彩、工笔淡彩、没骨、写意、泼彩,打破了工笔画种界限。但是“薄中见厚”仍对现代工笔重彩画起着指导作用,推崇厚薄结合,以“薄中见厚”的设色为主,厚堆手段为辅,充分地发挥出金石重色的绚烂妍丽的材质之美。 三、“薄中见厚”与现代工笔重彩画的技法创新。 传统工笔画对于载体、技法有着明确的界定,有别于其它画体,例如对线条的界定:“工笔如楷书,但求端正不难,难于笔活。……精巧,尤贵于笔笔有力,笔笔流行,庶脱匠派”。“意笔如草书,其流走雄壮,不难于有力,而难于静定”。“所谓逸者工意两可也。……盖意不太意,工不太工,合成一法,妙在半工半意之间”。 等待 现代工笔重彩画顺应现代绘画的审美意识,广泛地吸收水墨画和其它画法的优点,突破了比较单一的样式,以“薄中见厚”原则为指导,形成了重彩、淡彩、写意、没骨相结合的新技法,减弱了因石色不易于平涂难于晕散所造成的装饰性、工艺性,增进了重彩画的绘画性。洗这种技法来自于现代工笔淡彩画,是一种绘画技术中的减法。如同素描中的橡皮檫,不只是修改错误的工具,洗檫不仅仅可以掩盖笔触、剔除渣彩,还能模糊边缘界限,制造肌理、刻画细节、提亮色块等等。随着清水的洗刷,铅华褪去、火燥消隐,颜色变化微妙、含蓄蕴蕴。 蒙古女孩 泼彩 使用生宣、皮纸等写意载体,引入了水墨的浸润渗化,大胆的泼洒,精心收拾。随着水墨色的流动渗合,牵动了整个画面的韵律,随意松动,水色淋漓,其独特效果使画面充满着虚实超然的美学意蕴。 积色 利用熟宣不吸水色的特性,用大量的水色冲击流淌,熟宣浸水后自然皱折,凉干后形成各种形状的水痕斑纹。也可利用色彩的不同质地让颜色在水的作用下不断碰撞交错,产生一些异想不到的丰富效果。例如石色于石色或水色于水色一起积色,由于质地相同,色彩相互之间很容易融会结合,不会出现沉淀,如需沉淀效果,可用水色与石色相撞。 网三·金陵十二钗 第三版本 金陵十二钗 第二版本 没骨 也可称“撞水渍色”,是以二色或多色相撞的手法来完成浓淡的过度。由于水份的作用,颜色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产生由深到浅,变化丰富而自然。色彩的流动激盈代替了工整的渲染,偶然性的效果当中潜藏着灵动、变幻的因素。 片段系列之佳人 结语 工笔重彩画色彩效果的深层结构是画家对其内心深处、精神世界和生动异常千变万化真实生活的再现,对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的一种感悟把握和表现,色彩挥洒之间,灵性毕现。 “薄中见厚”不单纯是一种设色技法原则,更是中国工笔重彩画色彩表现的特殊方式,这种方式渗透着中国文化的艺术趣味、审美理想和难以言传的精致感受。把握并挖掘其深层的存在依据,加以拓宽演进,这对中国工笔重彩画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就有了最高层次的深刻含义。 暗香系列之红狐 浓妆淡彩总相宜 ——评罗寒蕾中国重彩画的艺术文/蒋采苹 中国传统绘画有两种审美:一为“错彩镂金”;一为“芙蓉出水”。这两种审美都是高规格审美,而且都可以做到极致。这两种审美看似对立,其实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但是比较难。难能可贵的是,我在罗寒蕾的画中看到二者的统一。她的作品《都市男女·人行道》、《都市男女·早班车》中都体现了二种审美的和谐的结合。她在中国画三届大展获奖作品《旅途》虽是以墨色为主的淡彩工笔画,但画中人的围巾上的“错彩”手法做得很极致。人所着的牛仔服和牛仔包应该说是“错墨”,其手法新颖,也做到了“尽精微”的深入描绘。画中现代年轻女性的面孔则是像初发芙蓉那样令人过目难忘。 中华五千年文化总结出这两种审美是值得我们后人骄傲的,我十分欣慰地看到它们在年轻画家的画面上荡漾着。 网5·青衣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绘画品种的出现。近30年来,中国画家的视野阔大,对西方现代的绘画了解深入不少,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什么是我们中国画的新的生长点呢?恐怕还应当从自己民族绘画的传统中去寻找。我想工笔重彩画有着3000年的历史,在1400年前谢赫提出的“六法”也是当时正为主流的工笔重彩画的美学总结。有识之士说:只有盛世才有工笔重彩画!曾出现阎立本、吴道子、李白、杜甫的灿烂文化的唐朝正是工笔重彩画辉煌的时代。今天我们有逢盛世,中国重彩画的再现辉煌当不是偶然的。 从1998年至今,我共主持了12届中国工笔重彩画高研班,招收了360多位学员,她从2006年结业后,曾在3次全国美展中获最高奖,成绩斐然,令我欣慰。在她的画集出版之际,祝愿她更上一层楼。 林黛玉 史湘云 秦可卿 妙玉 我在1 我在2 春萌 静夜 倾 大的小的 影 网4.兰 成长系列 戏·花旦 戏·刀马旦 僳傈族少女 白族姑娘 新娘 苗女 喀什姑娘 人体 人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