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四郡(一) 武威郡(曾称“凉州”),即武功军威,震慑四方之意,以显示汉帝国的武功和军威到达河西。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共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以及隋唐时期的大凉五个政权于此建都兴国,因此被被称作“五凉古都”,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建都在酒泉。 (东晋十六国,也就是五胡十六国,西晋灭亡之后,东晋只剩下南方的一半领土,北边被五个少数民族占领,分别建立了十六个政权,最终被北魏统一了北方,北魏也就是南北朝时期的第一个王朝) 河西四郡(二) 张掖郡(“甘州”),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从武威向西通西域,河西走廊渐行渐窄,最窄处不过50公里,这里便是张掖郡的所在地,可想而知,谁要控制了张掖,就等于扼住了河西走廊的咽喉。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张掖因此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称,这跟张掖的地形有关,张掖北面有三山环绕,阻挡了东北部的泥沙风暴。(北面是合黎山和龙首山,东北面是焉支山) 河西四郡(三) 酒泉郡(“肃州”),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传说霍去病曾在此大败匈奴,汉武帝特赐御酒庆功霍将军希望将这份赏赐与将士共享,无奈御酒有限他便命人将御酒倒入一眼清泉中大家共饮此泉,以示同享这份荣耀。 河西四郡(四) 敦煌郡(“沙州”“瓜州”),即盛大辉煌之意,由于荒漠干燥,昼夜温差大、水分渗漏快出产的瓜果异常甜美,因此在唐代敦煌又改称“沙州”、“瓜州”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恢复其本名。 在河西走廊西端,满眼尽是黄色沙丘,从敦煌西行,丝路分为南北,南路出阳关,北路出玉门关,作为紧邻西域的要塞,敦煌自然是四郡之中军防最为森严的,形成了整个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的“一体化”防线。丝绸之路的开辟,最先受佛教传入的影响,成为我国早期佛教的中心之一,留下了丰富的佛教典籍和石窟艺术。 玉门关、阳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