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与陇馔之“熊腊”

 singer0852 2024-08-20 发布于北京

▌石厉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大张旗鼓呼唤美食的一位。《史记》中说“民以食为天”,所指仅仅是果腹而已,喜好美食则是更进一步的事。传统文人更是基本遵循孔子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训诫。

但苏轼儒、道、释皆修,三宗融通,入世以儒、自醒以道、解脱以释,说他洒脱,不无原因。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将“烹小鲜”与治国之道捆绑,美食一事,既小又大,谁还能有什么可反驳的?追求美食,在苏轼那里,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并不矛盾。

苏洵的两位得意公子苏轼(字子瞻)与苏辙(字子由)同时考中进士,苏轼兄弟因母丧回故乡丁忧期满后,举家老小从西蜀眉山搬至京城汴梁(今开封)。1061年11月,北宋朝廷任命苏轼为凤翔府判官,有权连署奏折公文。苏轼的人生从此踏上了一条在仕宦中颠沛流离的漫漫长路。凤翔府在京城汴梁以西,公文行走需要10天的路程。苏轼与弟弟苏辙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第一次兄弟二人异地分别,思念之情只能托付频繁的书信往来,几乎每月间他们二人都有诗歌唱和。苏轼与苏辙深厚的手足情义,在他们写给对方的诗歌中皆有充分的表现。子瞻刚到凤翔,子由写就七律《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展阅苏辙寄诗后,便依原韵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首联和颔联成为名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此诗将人生,用自然景物烘托和比喻,伤感与浪漫的情思皆包含其中,准确而深刻,让近千年来的文坛为之叹服。

很快,时间就到了公元1062年正月间,苏轼在凤翔又收到弟弟写于除夕的一首古诗,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切都让诗人情不自禁,挥笔再写就一首《次韵子由除日见寄》的古风,其中有八句,直接描摹了诗人远离家人、在外过年的情景与心境: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由于思念亲人,与老父、兄弟不能团聚,官邸中虽有酒,但孤冷的独饮难以成席;有秦地好喝的羊汤,还有陇上的美食“熊腊”,都难以勾起他的食欲。想起少儿时,在老家的光景,已如射出的箭矢,时不再来啊。也许他还想起了那些令他想念的家乡美食,在一个人的记忆中,童年时的食品才是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佳肴,那里蕴含着一个人最丰富的记忆。

苏轼的描述中,秦人的“羊羹”大家自然熟知,流传至今的西安羊肉泡馍、陕北的水烹羊肉,应属于“羊羹”一类,提起来都会让食客们垂涎欲滴。但“熊腊”为何,不要说美食家,就连见多识广的文人墨客都对这个词颇感茫然。首先“腊”这个字,是指干肉,因“昔”得音,正确读音应为xī,与繁体字“臘月”的“臘”(là)读音完全不同,简化字中将二字合为一体,以致当代人将“腊肉”(xī ròu)念成“là ròu”,这是其一。

另外,“熊腊”一词中“熊”一字也成了近千年以来人们竞相猜测的一个字。许多人说,“熊腊”者,用熊肉做成的腊肉也。我出生陇上,从来没有听说陇人用熊肉做腊肉。陇上属于黄土高原,土地贫瘠,植被不茂,缺少供熊维持生存的生物链。生长在北方的棕熊或黑熊,体重皆在200公斤左右晃荡,在甘肃是绝对的稀有动物。不要看熊平时行动笨拙,但打斗起来凶猛异常,难以成为普通人家常见的猎获物,陇人中估计鲜有尝过熊肉者,我从小生活的环境中也闻所未闻有人吃过熊肉。既如此,陇人又怎能拿熊肉做成日常生活中的美食“熊腊”呢?

陇上腊肉,基本都是用猪肉做成的。一般常见的做法大概分两步。首先将切好的猪肉条,用盐、少量、花椒、大料、桂皮、小茴香、干姜等香料粉揉搓后码放在盆子里腌制两三天,等作料基本入味后,再穿绳熏制晾晒。一般先将果木或麦草点燃后对腌肉进行烟熏,大概最初是为了防止变质或生虫,后来发现经过烟熏以后,又有一种奇特的香味,这大概就是腊肉中“熏腊”的由来。而苏轼所说的“陇馔有熊腊”之“熊腊”,其实应是“熏腊”的同音假借。陇上发音“熏”、“熊”不分。由苏轼诗也可知,熏制腊肉,最早可能就是由陇人创制的一种美味佳肴,后来其制作方式流传至全国多地。

如今陇上最著名的腊肉,就是用猪肉做成的陇西腊肉。将该肉蒸煮后,切成薄片,肥腻的部分看起来如青白玉一般,几可透光,尝一口香糯可人,回味无穷。但美中不足处,如今的陇西腊肉腌制后,基本靠日光晾晒,缺少了一道传统中烟熏的工序,因此也似乎缺少了一些往昔岁月的烟云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