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一所私立学校David Game College高中正在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取代教师,以帮助一些学生准备考试。在这所学校9月开始的试点计划中,20名15岁左右的学生将在参加GCSE(中等教育通用证书,相当于高中文凭)考试之前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一年,备考科目包括英语、数学、生物、化学和计算机科学。除了AI工具,每名学生还将配备三名全职学习教练,以获得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在AI技术氛围更浓厚的加州,甚至有年龄更小的孩子开始在学习过程中使用AI工具。即使美国各地的学校都禁止使用ChaGPT,防止作弊或模型幻觉对学生造成长期伤害,可汗实验室学校依旧引入了与OpenAI合作开发的模型Khanmigo。可汗实验室学校依旧是一所私立学校,每年的学费超过3.1万美元。由于地处硅谷,许多学生家长本就身处AI行业,学生们也对各种技术概念十分熟悉。可汗学院创始人Salman Khan表示,「大多数家长对此都非常兴奋并能看到其中的力量,他们只是想要合理的护栏。」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的学校要争先恐后地在课堂中部署AI?仅仅是因为「时髦」吗?在很多决策者看来,用AI辅助教学有诸多好处。首先是更好地促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的创造性学习。根据《金融时报》的分析,虽然韩国在OECD组织的对各国学生的评估测试中一直名列前茅,但首尔政府担心传统的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正在扼杀创新,因此AI才成为了这场教育改革的关键。根据韩国教育部的说法,他们将采用可定制平板电脑,AI软件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数据评估其学习水平和进度,分辨出「快速学习者」和「慢速学习者」,从而生成不同复杂程度的任务,为每个人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大量的韩国学生都会进行课下补习,导致同一课堂往往存在不同的进度——有些人因为学过觉得太简单因而昏昏欲睡,其他人则跟不上课程。教育部官员表示,AI教科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能为任何情况提供各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进行创造性思考。」伦敦David Game College的校长John Dalton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班级的整体进度并不适用于每个人,而AI驱动的自适应学习将让学生受益匪浅。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必强求必须与整个班级保持一致。Dalton表示,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教授核心科目的效率,学校可以利用剩余时间发展「素质教育」,比如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批判性思维、积极的公民意识、数字素养、艺术表达、公共演讲和企业家精神等等。参与试点的这20名学生就将在下午参加「多样化的辅助课程」,包括学习如何辩论、培养创业技能、探索AI和金融素养,并参与烹饪和绘画等创意活动。此外,不同于和人类教师的互动,学生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向AI助手提出那些可能让教师感到不适的问题。即使学习速度缓慢或者犯错,也不必担心来自AI教师的评判。让学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促进知识掌握的同时改善心理健康。此外,Dalton补充说,引入AI教学并不代表完全排除人类教师的参与,「如果学生愿意,他们仍然可以和老师互动」。除了这些直接优势外,一些教育工作者还看到了其他方面的价值。他们认为,这可以帮助解决英格兰多年来面临的教师短缺和过度劳累问题。随着班级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一对一互动的负面影响,或许也能用AI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