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17米巨幅行书问世,体量超过20部《兰亭序》,每个字都是“无价之宝”!

 墨品书法网 2024-08-21 发布于北京

想把行书写好,“书圣”王羲之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师。他五体皆能,而行书水平又居于诸体之首,自东晋以来学行者,都奉其为“正朔”,能学到点皮毛,都能卓然成家了。

书法的核心是“笔法”,它是“千古不易”的,行书自然也是如此。“书不宗晋,终入野道”,因此,以王羲之为师,既符合“取法乎上”,又是追本溯源。学“王行”者,多以《圣教序》《兰亭序》为师,然而这两部作品各有缺点,也正因此,唐末五代初年,有人集王字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它就是《行书道德经》

《兰亭序》到底是不是王羲之写的,这件事一直存疑,自宋代起就有人认为它极有可能是智永的伪作,将它与智永的《千字文》对照,会发现在尖起、钝起、行笔上如出一辙。而且东晋墓志的出土,也证明王羲之生活的年代,还没有这么妍美成熟的行书。

而《圣教序》虽然经典,选字也是根据宫内所藏真迹,但此作在结字、章法上并不自然,清人安世凤就说:“其集王字,顾独得其精神筋力,俨如生动。不比怀仁,只得其形模,并其古澹之趣而已,是以书家重之。”而且练习它,不容易出帖,很多书友反映临帖时得心应手,把帖拿开就不会写了。

这部《行书道德经》全卷长达17米,洋洋洒洒5100余字,不重复的字超过4800个,体量相当于3部《圣教序》、20部《兰亭序》,几乎囊括我们平时用得到的所有汉字,非常适合作为日课练习。

此作选字精益求精,从王羲之真迹、《圣教序》《兴福寺半截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优中选优,每个字都不雷同,相同的字则取最精彩者。《行书道德经》集字完成后被摹刻上石,但原碑于北宋时毁于兵乱,幸运的是有宋拓本传世。每个字清晰自然,笔画中的石花痕迹都得到了保留。

当代书法家杨震方认为,《行书道德经》与《圣教序》《兴福寺》相比优点很多,和谐而书、结体多变,结字和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关系似可胜出。所以,不论是临《圣教序》《兰亭序》或是王羲之其他法帖的书友,如果能先临摹《道德经》,可以将王羲之笔法更快消化,转成己用,少走很多弯路。

此作完美还原了王羲之用笔的精髓之处,如绞转、连带、欹侧取势、俯仰向背等,字字都是“无价之宝”,值得我们毕生临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