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对联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与传播

 昵称29604659 2024-08-22 发布于北京

——在对联杂志社新时代对联传播传承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王永江

2024年8月19-21日,有幸参加新时代对联传播传承研讨会暨“诗意中国·联动青春”第六届青年诗词楹联主题活动。下面是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与大家分享。

对联肇端于什么时候,想必大家都知道个一二。今天所公认有记载的第一幅对联来自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时间是在公元964-965年,而宋朝的开始是960年,距今一千两百余年。

从对联这种形式出现之后,历经宋元明甚至到清初的六百年间,它的发展可以说是比较缓慢的。这一段时间记载于史书中的成熟的对联创作者和对联作品基本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朱熹在宋代的对联创作上几乎是一枝独秀,他生活在公元1130-1200年,创作了不少他所待过的书院的题署联,成为宋代有记载的批量创作对联的可以说唯一的一位作者。这其中的原因颇值得研究。要知道他离明朝的建立还有整整一百多年。

而广泛流传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对联故事,基本都是以春联的内容存在。明代有名的对联作者屈指可数,就包括解缙、唐寅、杨慎、张岱、傅山等十余家。

而到了清代,1700年以前出生的有名的联家也少得可怜,有代表性的我就找到了编《笠翁对韵》的李渔和和写过“放江山入我襟怀”朱彝尊两位。

因此,我们说对联从它诞生起之后的好几百年都发展非常缓慢,而到达繁盛时期已经是清中后期了。清中后期以后涌现出来的创作者可以用数以百千计来形容,我们熟悉的纪晓岚、梁章钜、陶澍、郑板桥、林则徐、曾左彭胡、薛时雨、江峰青、王闿运、俞樾等大家都是清中后期的代表联家。他们的精彩作品,我们有幸可以从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吴恭亨的《对联话》以及胡君复的《古今联语汇选》等代表性的书籍中看到。当然,现当代以来有不少对联爱好者也纷纷在搜集整理这些名家的对联作品集并逐步地出版发行,这也代表学界对对联的研究渐渐有复兴之期。

简要回顾对联的发展时间线,跟诗词的发展历史对比,就会发现我们对对联的发展历史的认知和研究就薄弱很多。甘棠奖终评委、京社社长魏新河先生就说过,研究对联都没有读过薛时雨、俞樾等代表大家的联集,就好比研究诗词没有读过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集一样,是不可思议和令人遗憾的。当然,这种情况不能完全怪读者,根本原因是一直以来对对联的研究本来就少之又少,因此那些大家的联集很多根本也没有发表或者出版过。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谈到今天我想说的对联的传承。如何传承?我们今天创作对联、研究对联自然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个“源”这个“木”到哪里去找?那就是得到巅峰时期去找,去学习,去传承。一直以来,有人对这一大批对标清人联作进行创作的作者称为“复古派”,但愿这不是一个跟“创新派”对立的称呼。我相信,也不应该是对立。魏新河先生还说过,学习诗词不跟唐诗宋词去学,跟谁学?同样的道理,学习对联不跟巅峰时期的清人去学,跟谁学?所以这里的“复古”,究其根本,才是对对联真正的传承。

传承他们的什么?前一段我刚写过一篇文章《简论对联的传统文学属性》,特别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学史里基本没有对联的地位,连承不承认对联是不是是一种文体,很多人都充满疑惑。而我想说的是,对联具备传统文学属性的各项基本要素,包括它的形式、表达跟思想,都是浸润在传统文学里而生出来的枝干与花果。因此,我们要传承的正是基于传统文学属性而创作的对联所具备的各项的基本要素。只有这样,我们写出来的作品才不是一个架空的东西,才是跟传统有血脉连接一脉相承的文学作品。

而谈到创新,对联如何创新?在这里,我想举一个诗词曲的例子,我们知道很多人把词叫做诗余,把曲叫做词余。从这种叫法我们去联想,词和曲何尝不是那个时代分别对诗和词的创新?唐宋人觉得诗太板正,不够灵活,于是就创新出了词这一样式;元朝人又觉得词太闷骚,不够接地气,于是就创新出了曲这一样式。

同样的,对联在发展中也在不断创新,民国人的对联风格就跟清人很不一样,融入了很多白话文的感觉,语言上有创新;不但如此,民国人的对联也突破了清代以实用为主的创作,大量涌现出以对联表达时政观点而不是追求使用目的的联作。这都是创新。

到了当代,无论是从创作题材的拓展还是语言风格的兼容并包,对联在创新方面更是百花齐放。关于这个,我也写过一篇文章《论对联的文体范畴已经超越诗词》。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现在我们看对联何尝不可?对联的题材从传统的题署、贺挽、春联等实用为主的范畴,早已经拓展到咏物、咏人、题赠、抒怀、杂感、宣传等各层面。可以说对联早已经突破了唯实用性而一的范畴。

除此之外,对联的实用性还仍然在不断地被发扬光大。以对联中国平台为例,这么多年我们承接了数不胜数的贺寿、贺婚、景区悬挂、家族祠堂、品牌宣传、春联等各种实用为目的的创作项目,而大家依然可以创作出有文学性的实用对联。我想正是当代对联的这些传承与创新,让对联有了甚至比诗词更高的生命力。

最后谈一下对联在新时代的传播。我想对联的传播现状不需要我再赘述了,大家都很清楚。关于如何做到对联的有效传播,我提以下几点思考供参考:

一、传播的基础在于创作出好的作品。作为平台,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纸质平台,必须在有效传承与合理创新之下引导广大作者创作出优秀的对联作品。如果连好的作品都没有,何谈传播?传播也自然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在“实用性”的复兴上下功夫。虽然我前面也说了,当代对联在题材上日益创新,对联创作群体也日益扩大。但不可否认,对联在当代发挥其实用性功能这一方面还是离古人差远,离“复兴”还有很长距离要走。作为对联平台,在推动实用性传播方面可以做很多工作。《对联》杂志一直有在发实用对联类的作品,但之前往往是通用联居多,未来还应扩大有针对性的贺挽赠题等具体实用性作品的征集和发布,对联的生命力往往在这方面体现得更直接与纯粹。

三、理论研究是短板也是潜力区。甘棠奖设有联论文章奖项,但从这么多届征稿跟评选来看,对联界理论研究非常薄弱,究其原因是对联界创作者和研究者科班出身较少,不同于诗词研究者大多是高校中文系出身。因此我们的研究不系统、不规范、不专业、不深入。而很欣慰看到《对联》杂志在理论研究文章方面也是下了大功夫去征集跟发表。但我认为还不够,还得加强。可以同高校、各大对联平台以及其他诗词类的高峰论坛等的合作,扩大对联理论研究的影响力。而诗词圈在这一点上,湖北聂绀弩基金会做得不错,他们的评奖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都把诗词联曲赋纳入到大的传统诗歌文学范畴内一并进行征集跟评奖。我想,这值得我们思考。

四、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吸引年轻的作者。这一点傅主编也很有眼光,组织杂志社引进年轻的人员,并成立了“青春诗联社”。前一段有联友看了对联杂志社的视频号都感慨,视频号还得年轻人做。毕竟现在是90后、00后的天下了,连奥运会夺冠的大都是00后了。咱们对联自然更得“后继有人”,而且我也相信年轻人未来一定会把这面大旗扛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