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荡赛伯空间的魅力与挑战2002年4月

 罗浮山客舍 2024-08-23 发布于广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2002年4月﹚

 


随着历史前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渐对社会产生剧烈影响,并推动着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整体提升与转型。在这时代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顺随这一趋势实质如何适应赛伯空间的发展,已成为企业能否与时俱进的一个新课题。

  赛伯空间(Cyberspace),是1984年移居加拿大的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在其科幻小说中创造的词,后被世人借以反映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技术形成的网络文化以及电脑、人脑之间的联系,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既充满了魅力,也蕴含着挑战。站在现实与发展的角度,着重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概括,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九方面,都是网络化进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予认真面对与关注的问题。

 

  一、政治理念与价值意识扰动

  1969年9月1日,国际上第一个电脑网络:美国奥普网络上线,标志着由美国发端,主导并在西方国家盛行的网络化进程开始。其技术构造方式、资讯传播格式、语境文化样式这一网络化进程三式带有明显的西方社会印痕。就美国新闻媒体言,其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一直推崇并遵行新闻就是女人(women)、钱财(waupum)、坏事(wrongdoing)这个“三W定义”,而被称为西方新闻界实用派经典;美国还提出“信息自由流通”原则,但在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真正的“信息自由流通”。经济与科技力量差距,造成了网络信息生产、流通、利用等方面的不平衡。以美国为首的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科技是有选择有条件地输出,而政治理念与价值意识却是无保留无限制地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倾销。其貌似政治避离与商业迎合,实质是通过明显的煽情传播,灌输西方政治理念与价值观念,最终对全社会的精神结构产生深刻影响,达到“不战而胜”目的。对此,第一部因特网政治经济学《数字资本主义》(丹·希勒著,杨立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作了率直的揭示:“因特网演变为一种政治工具,描述这种新工具必须重新从政治层面上审视这场变革,返回数字资本主义的发源地——美国。”

在网络化进程中,企业员工用有限的理解力面对无限的赛伯空间,难免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强势渗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要关注这种渗透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社会基础的挑战与影响。如今,新闻价值、信息主权,文化帝国主义,己成为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的三大课题,亦从另一侧面提醒思想政治工作的警惕与关注。因而帮助员工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保持清醒的政治方向,应当成为网络化进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使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塑造企业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运行与企业结构转型

  经济领域网络化是一种交流式的革命,其最本质特征是互联互动,并日渐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准则:提供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成为企业的主体作用,而顾客则成为网络经济的驾驶员。网络时代的顾客希望随时得到优质即时服务,从而改变了信息传播与市场交易的路径,逐渐使企业结构与经营模式转型。如赛伯空间的效用带动了伙伴营销的发展,使企业与客户间能迅速沟通,不断发展为伙伴关系,进而借助网络技术授权于消费者,客户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就要研究这些现象给企业运作与人员管理带来哪些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切题到位这些问题,才能把握好网络互联互动特性,适应经济运行与企业经营转型需求。就一般意义上说,在思想教育对象上,应使每个职工的个人兴趣与网络工作属性、个人价值与企业效益互动契合;在政治工作内容上,要努力探讨如何促进传统服务方式改革、员工时空观念改善、职能授权规则改进等等切合实际的新问题,真正显示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与保证作用。

  我们还应看到:1995年后,商业网站的数量首次超过教育与政府网站,成为经济系统进行整合的重要工具,导致企业各种流程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流程再造”或“业务重组”,其可能使部分员工调岗、分流甚至下岗。这是网络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与难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责任,就是要做好这部分可称之为弱势群体的工作,如帮助员工提高借助网络系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流程再造后组织结构扁平化的需要;教育职工顾全大局并切实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等,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与精神动力。

 

  三、文化基因与科学精神受惑

  在网络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古文明国家的文化魅力,因国际地位能量薄弱受到无情排挤,其科学传统因经济发展滞后而受到实际打压。仅1999年统计,在全球网上各种语言使用频率中,从高到低占的比率排序为:英语84%,德语4.5%,日语3.1%,法语1.8%。我们在赛伯空间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种文化帝国主义的受众对象。英国学者汤林森在其《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中称:文化帝国主义就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生活进行系统渗透和控制,以达到重塑其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使之服从帝国主义的目的。

在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下,人类牺牲着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被迫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走向西方文化趋同的径途。这种狭义的“网络文化”,必然影响到企业及作为企业主体的人。如企业科学管理体系的构筑,是在企业文化基因上,吸取科学主义精确、规范等五大原则,以生产关系为特征,以生产力水准为依据而发展的。很难想象,建立在趋同西方文化而滋生的基因,能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

随着网络化进程和按照WTO规则运作的发展,我国的文化管理体制和企业的行为方式将发生变革,对企业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方式、水平等诸方面的挑战是严峻的,如果我们不能提供多元价值取向的主流文化和企业文化,员工就会会陷入无所适从的价值选择与精神取向的迷茫中。因而,我们必须敢于面对赛伯空间的挑战,从中找出网络化企业治理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在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大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现代气派和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和科学管理的建设,走出单纯依附西方管理理论的角色,缩短企业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差距,为企业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境域。

 

  四、技术处境与心理感受相悖

  赛伯空间文化用信息高速公路为最基本平台,通过计算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文化交流。但由于其发展的进程是一种技术可能世界,存在着欠缺或暂不被人们理解和把握的新形式或新内容,从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如赛伯空间既没解决好工程技术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间的转换问题,亦没解决好传播内容与运作的可控法律责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政府主义空间。这个空间的交流以自由的思想意识为先导,从而加大了人们精神力量与意识作用,使人的思想活动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变化成为更具有开放性、独立性、多变性、功利性、选择性的一种不可控状态。但企业许多行为是受控的,如企业规定、员工守则、ISO9002体系等,这就两相矛盾,给企业标准、规定的执行和主流伦理建设、道德灌输带来了难度,对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我们党的许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又如:图像、符号、视频等将成为支持新人类信息交流的新形式,其在网络运行中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特征,过多地侵蚀了原有的思想工作内容与教育通道,使人们的心理情感与技术处境不相容,造成精神内涵弱化与技术意识强化两相背驰现象。而网络的技术报复,又是对人的心理情感的另一种打击。美国爱德华·特纳《技术的报复——墨菲法则和事与愿违》(徐俊培等译,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专拟第8、第9两章论述计算机对人的报复,提出了计算机化办公室使人“变得紧张和寂寞”等多种苦恼,提出了累积创伤、腕管综合症等网络病状,都会引起人们心理感受的恶变。这都是思想政治工作应予关注的。

  网络化经济进程走向是与人的终极关怀相一致的,准确地进行这种把握使之展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对接、技术与心理的相融,应当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个人情感与团队关系疏淡

  网络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回归个体,个性化将成为其存在的重点。

  一方面,个人生命存在价值因之获得提升和强化,人生阅历可以变得更为深刻和丰富。但其既然张扬个性,并使人能在网络构造的所谓“虚拟世界”里生存,就有可能造成个人主义和虚拟的人际关系的滋长。人们一旦沉溺其中,就难免在自我建构的意象世界中神采飞扬,逐渐染上“电子隐士”、“数码个人”等另类个性,从而对人类特有的性情感触及其文明熏陶日渐陌生而随之弱化,对企业纪律的约束和团队关系的认识逐渐疏淡。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社会,企业内的组织结构也因网络化趋势使之从层级制向网络型发展,企业的人际效应和商务关系也逐步趋重网络化和个性化,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员工思想与行为在网络的自由活动空间,从而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存在价值和社会责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无视这些现象的影响,而应把握社会逐渐依循网络与自我之间的两极对立而建造的趋势,提倡整体效益,尊重个性特点,努力加强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和企业荣誉、利益共同体的培育,否则,企业上下级之间,部门间就会变成“比邻若天涯”,企业发展将无从谈起。

  网络化对企业发展个性化影响的另一方面是,企业的主要活动从“生产”转向“满足顾客需要”,主要商业单位从“公司”转向“商务网”。在这进程中,顾客期望从供应商主导走向客户主导,对营销链节从宽容走向挑剔;从一对多到一对一和按人定制的产品或服务等。这里所体现的满意度,主要从“一对一”服务中显示,这就对我们员工的责任、技能、品行等方面,特别是流动分散、点多线长作业的企业员工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事业忠诚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能适应个性化和时代化的要求。使员工与顾客情感相融,心理相约,进而达到“零距离”的服务水平,应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经营现实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网络信用与道德规范脆弱

  赛伯空间发展的精髓是自由和开放。但由于其责任规范和法律约束滞后,网上销售、竞拍等网络经济活动就难免有欺骗陷井(且不说网上赌博之类的变色活动),一旦陷入,就产生网络信息危机,从而成为人生一个体验。正则吸取教训以作磨砺;负则吸取手法以作鉴用。宽泛到本职工作,就会影响企业信用。

  网络信息的另一问题是“黑客”恶作剧,也会对人们的心理和道德等方面产生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1年,有63%的用户遭遇过计算机被入侵情况。本能的反映,使人们对“黑客”入侵反感,进而可能产生猎奇、尝试欲望,日渐趋同滋生网络报复行为,去实现所谓的“黑客式理想”。这其实是一种“边际人”的失范,很可能发展为失控和越轨,其既是道德操守,又涉及到法律问题。最近报刊披露:黑龙江七台河市一名17岁的少年在遭到黑客入侵后萌生报复行为,在去年岁末至今年年初二个来月时间,用“混客绝情炸弹”病毒,“灭”了约11万台电脑而被拘捕。这一案例起始及其涉及的道德法律问题,应引起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

  从本质上讲,道德和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块基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有效的工作夯实这两块基石。如积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纲要》,实行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等,防止职工网上道德行为失衡和网上信用行为异化,规范职工市场守则,维护企业品牌信誉。

 

  七、信息超载与信息焦虑挑战

  网络化进程是伴随着信息的开发、拥有和控制而来的。当初人们努力希望从网络上得到更多信息,显示出一种渴求上的焦虑。现在面对着网上多的难以胜数的信息,却显示出一种紧张的焦虑。因为网络信息的发展大大超出了人们所需求的容量,人们已茫然失措不会择用了。这是一种所谓信息超载或信息过剩现象:以传媒从投入商用达到5000万户所耗时间计,广播38年,电视13年,而互联网仅用4年。到2001年初,互联网上己有了3—4亿个文件,而且其规模每年翻一番。美国Gartner公司曾对信息发展作过“三个时代”的预测,其中到2005年,大多数企业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因无法区分有用和无用信息,导致无法逃出错误决策的怪圈,这被称作发生概率为30%的“信息黑暗时代”。因信息超载刺激导致的信息焦虑症,其症状如社会学经典名著《孤独的群众》所析:自恋、恐惧、焦虑、孤独。

  网络信息超载的另一征象,是大批量重复增多垃圾邮件。由于这一问题在国内没引起足够重视和缺乏法律制约,源自中国的垃圾邮件大部分是外国人“暗渡陈仓”所为,而国人却要替人受过。如网易、新浪、163等国内84个网站电子邮件,就遭到英国UXN网络公司拒绝接收。最近,中国有许多学者提出捍卫电子通道问题,认为其不仅仅是对新经济的捍卫,更是对我国经济运作和生活方式的捍卫。我们应认真获取、选择正确、丰富的有关信息向员工传播灌输,引导他们从泛滥的网络信息中滤出知识净水,吸取科学素养,起码可以从网上搜寻商机,发现利润可能性区域,这应当成为“超越竞争”的起点与基础。这种信息净滤作用涉及到企业精神的塑造和企业士气的激励,实质关乎企业的发展规模与速率。诚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应借助网络技术开辟自己的教育通道。如倡导、支持企业通过知识管理体系和网上信息门户,实行企业网络共享内容的组织管理,利用内部网络发布有针对性的教育文章等措施,为员工指明现实的精神出路并提供正确的网络资源,共同应对信息超载的挑战。

  捍卫科学的信息通道,也就是捍卫我们网络思想教育的通道,捍卫企业的发展与未来。

 

  八、理想需求与社会现实冲突

  弗洛伊德证明:压抑与渲泄是人的两种基本心理机制。时代发展的多样性,已造就了职工价值多元取向。职工对于企业的思想教育和先进类型有了选择性接受与挑斥的动机,那就难于阻止他们在自由的赛伯空间进行无情绪化或情绪化的渲泄。当社会生活丰富而企业文化单调时,上网成了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的一个爱好:他们既想对网络的运作和形式有最直接的体验并借此强化竞争技能,更想对网络的内容与信息有全面的了解,以作情感的慰籍或娱乐的补充。因而,喜欢快速地切换网站,快速地寻览信息,在赛伯空间欣赏浪漫与惊奇,追求成功与刺激,无拘束地发挥人类存在游戏倾向的天性。由于赛伯空间固有的形象化特点,难免影响到上网人的认识方式和精神状态,使他们习惯于用“观看”而不是用“思考”的方式来认识世象,形象认识不断优化,但精神意义却逐步弱减。

  网络化如同现代科技进步一样,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减少劳动的需求,从而产生调岗、分流、待业等问题。当这些企业行为使一些员工工作压力增加或利益受到影响时,在现实中得不到理想的需求,就可能转向网络进行情感诉求,选择虚拟的抚慰和情感的渲泄,以期暂时满足。这部分员工成为事实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长期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如何从职工理想与现实不相符境遇中,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准确地给予释难解惑与行为引导,及时地解急解难与有计划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才是“送温暖”的真正涵意,而不仅仅是逢年过节的慰问嘘吁。

 

  九、理论涵意与实践内容驳杂

  网络化给人们带来最本质的冲击,是时空概念与界限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网上实践时时显现出新鲜而又丰富的内容,使人惊讶瞠目。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就是要探讨这些新的变化对人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总结,向人们进行科学的说明与指正,这对于企业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网络化进程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实际是孕育和创造了其运行和发展的崭新形式。中国加入WTO后,也就是选择进入一个有既定游戏规则的场所。在网络化方面,一定时空内,就要接受人家的技术标准,版权约束等等要求。一方面,可能会使员工在WTO规则下,感到西方信息霸权“后殖民主义”等方面侵入的压抑,随之油然而生一种自卑自轻情结。另一方面,可使每一个受到WTO规则影响的员工获得更为宽泛和全面的对比观照,从而激励员工审视自己的优劣,推进自我完善,推动企业进步,实际上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当我们更深层地探及网络实践及其理论源由时,现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与机制,又难于解答网络实践中的一些疑虑,实际上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客观知识储备明显不足与网络进程开放性、复杂性的反差。如社会信息化的历史现实是利用网络分散化的力量,导致资本的集中化。折射在赛伯空间的反映,是上网访问量绝大多数集中到美国:约占全世界整个互联网访问量的85%,而中国不到0.3%。“9.11”事件后,全世界都关注着美国举动,特别关注美国经济复苏,大都想使其“壮阳”以带动全球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资本主义方式塑造了整个地球的社会关系,也是比尔·盖茨所欢呼的“没有摩擦的资本主义”。主义马克思导师所说的“腐朽的”“垂死的”预言以及一些理论判断,怎样才能进行准确而又圆满的阐释,无悔员工的诘问与疑惑呢?

  网络社会的形成,已将历史发展推到并喻文化甚至后喻文化阶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将遇到新生代与时代性的挑战,而影响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与契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年轻一代员工的思想倾向与年老一代员工的现实困惑,我们必须用实践昭示,用理论说服。逃避是没有出路的。

 

  结束语

网络化已走进我们的时代与生活,尽管其主要是由强者操纵并制定规则的游戏,但其毕竟是一场社会性的革命。我们要参与其中游戏,只能顺势而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和修正规则,才能趋利避害。是否具备政治敏锐性和把握赛伯空间的导向能力,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临的选择。在2000年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对互联网的特性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作出了深刻阐述。江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给网络化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予鲜明的指向。我们应认识到:赛伯空间创造了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打破了思想政治工作唯我独真的模式及其教育引导格局。人们既可以根据爱好兴趣在赛伯空间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又可以进行自我心境的释放与创造;既使人的能动性得到新的发挥和促进,又使人的价值判断和文化取向受到冲击和侵蚀。网络化进程中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正是这个深厚沉重而又深邃意远的新课题。

  魅力与挑战同在,激励与侵蚀并行,我们准备好了吗?

时代需要我们作出明晰的回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