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就是禅,行立坐卧,吃喝拉撒也是禅

 大侃说 2024-08-23 发布于山东

记得艾略特.阿伦森在《阿伦森自传》中写道:同学们认为我很腼腆,这一评价影响了我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反过来束缚了我的行为。这种现象叫“自我实现预言”。当你在新环境里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塑自我,我想如果自己待人接物时落落大方,新朋友就会认为我很开朗。

用阿德勒的目的论解读就是:你并不是腼腆,害怕社交,而是为了腼腆而制造出社恐的状态。实际这两种说话是相通的。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腼腆,什么是勇气。让你上台表演就会表演,当有了自我概念之后,再让你展示,就有了束缚。有时候,会看到有的孩子在见到生人时,父母让他自我介绍,就会躲在大人身后。

这不是他们的本性,他们的本性已经被家庭教育,或者其他信息框住了。记得在高一的时候,老师每个人同学自我介绍。没到我的时候,忐忑已经不停。到我的时候,紧张到无法开口,老师看到我窘迫的样子,让我在黑板上写下名字。

直到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是腼腆吗,害羞吗。为什么其他同学可以信心满满的站在台上。这样的场景在走入职场后,依然影响着我。聚会的时候,害怕发言。但现在可以发视频,可以直播,可以在众人面前讲话。

为什么前后的自我有了差异。在转变的过程中,也就明白了“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自己”,内向会发展成外向,外向里也有内向的样子。最终没有内向,外向的区分。

记得《菜根谭》里的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现在理解了。风,雁就是以前留下的教育,记忆的积累,它们过了,但还在潜意识中留存。碰到类似的场景,潜意识留存的概念定义就会冒出来。

当把潜意识的清理,也就是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去而潭不留影的状态,就发生了转变。我们每天会接受不同的信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变成了自己的认知。所以会争辩,有了各自的选择。只要在思考对与错是如何形成的时候,这个认知就会瓦解。才不会形成自我的概念。

我通过写作清理留存于潜意识中的概念,找到真实的自我。在寻找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我”是不存在,没有任何能代替“我”,名字,衣服,职位都不能代表我。越南禅宗诸派开山祖师说过:“别问我其他的任何一件事,我的本质是无言的,要深入观察,才能看清自己的见解,看清什么样的心结造成我们的思维。”

当有了这样的思考,逐渐对别人的评价有了免疫,更不会形成自我的概念,当赤脚走在雨水覆盖的街道,熟识的大爷说:你不能赤脚,地上有玻璃。我说:好的,但依然赤脚走在路上;当有人问你是如何做到早起,日更的,真厉害,我说:是吗?;当有人留言,你的观点不对,我没有回复。赞美表扬会见性;批评否定更像镜子照见认知里自我概念。

让自己成空,本性就会显现,接纳力就会越强。接纳是不加入自己的想法,那些想法也不属于你。星云大师说:我们现在讲求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间现象做种种的分别了解,而禅,般若,智慧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去开发。

写作就是禅,行立坐卧,吃喝拉撒也是,只有让专注在里面,才会明心见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