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界首之春丨皮王李士兴——记一个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崛起(中)

 界首柴大官人 2024-08-23 发布于安徽
皮王李士兴——记一个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崛起(中)
汤志勇 赵安
1984年春节期间,一位农村姑娘一路打听找到回族皮件厂,要买皮箱。李士兴听说后,见她如此看重本厂产品,非常高兴,亲自接待了她。
姑娘感激地跟着她来到工厂营业部,仔细地将各种皮箱看了一遍,失望了。要求再看看别的品种。
李士兴领她来到存放皮箱的仓库。
这里各种高级皮箱琳琅满目,如航空模压箱,旅游模压箱,带轱辘的套箱等等都是刚出品的抢手货,非常畅销,供不应求,来不及在本地上市,正准备直接运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出口国外。
谁知姑娘看了仍然摇头。
李士兴下决心非使她满意不可,又领她到产品设计室,拿出最新设计的样式,一一向她介绍,说:只要你喜欢那一种,马上便给你订做。
姑娘听了后,仍然不感兴趣,为难地低下头,说:“谢谢你,不麻烦啦。俺回来叫爹请木匠做一个吧,”
姑娘走了,引起职工们一片议论:有的说乡旮旯闺女、头发长、见识短、有眼不识金镶玉。有的说:放着“洋”的不买、非请木匠做个土的,死脑筋,不开化,理她干什么!
恰恰相反,这件事却引了李士兴深沉的思考。他说:消费观念是一种直觉,一种家庭、地域、环境、经历、心理、文化层次在人民心理上的积累。你不要看不起这个农村姑娘,她代表着一个广大的市场。这几年咱们盯着城市是对的,但是,不能忘掉农村。
于是,他领导技术人员设计出一套适应农村审美情趣,造型新颖、色彩鲜艳、乡土气息很浓的“龙凤牌”方角衣箱。一上市,即被抢购一空,成了农村青年订婚的礼品,预购信纷纷寄到工厂。
李士兴善于观察群众的消费趋向和热点,不断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他那种不达目的不肯罢休、执着到入迷的劲头,确实使人折服。有次,还差一点闹出了笑话。
1984年的一段时间里,他不断到医院、药材公司请教,有时还出发到外地医药科研单位拜师,一去就是几天,连日不归。开始时,除了领导班子成员外,谁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啥药。有人便怀疑他得了不好治的疑难病症。
亲友听到消息后纷纷关心地询问,有的还带着礼品登门看望,逼得他不得不说出真实情况,原来他为解除脚气患者的痛苦,正在研制一种药物皮鞋。在没有成功的时候,不宜公开。
药物皮鞋终于问世了。不用广告,消息便不胫而走,求购者几乎挤破了厂门。
这项产品荣获了省和国家科技成果奖。
人们说李士兴把皮子的文章做绝了,送他个“皮王”的雅号,他只谦虚地笑笑。
他也记着《孙子兵法》上的一句名言:“上下同欲者,胜。”
我们知道,在光谱里面,和绿色相邻的,长波一端是黄、橙、红,短波一端是青、蓝、紫。花色以绿为起点,向两端进发,植物界才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
这是李士兴在中学生物课程里学的知识,不知道为什么,近日总是驱不散,赶不走地萦绕在他的心头。
是呀,在原始的花的王国里,是先由绿色的花,以后才进化成黄、红、橙、紫、青、蓝多彩世界的。
而他们工厂的绿色是什么呢?他们虽然先后生产不少产品,哪一种能将工厂带进绚丽如春,繁花似锦的世界呢?

你还记得这个老厂吗?

1989年,他们从外贸部得到了国际市场上牛兰湿皮供不应求的信息。界首地处黄淮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所产牛羊皮毛色光泽鲜亮,质地细腻柔软,在国内享有盛誉。有这么好的地利作依靠,加上国际市场走俏的天时,如果调动全厂职工的积极性生产牛兰湿皮,岂不是带动全厂繁荣,跃上新台阶的“绿色”吗!
于是,他断然决策,生产牛兰湿皮。花八万元,从上海购进一套制革设备,仅用六十二天的时间,便建成了牛兰湿皮加工线。
又经20天的努力,牛兰湿皮试制成功了。全厂欣喜若狂。谁知样品送到广州检验,答复只有三个字:不合格。
接着第一次,第二次……直到第九次,都未过关。
在连续失败的打击下,李士兴的心情是沉重的,说不清是惭愧,还是耻辱。事实是不容回避的,他们走进茫茫的沼泽地,陷于步履艰难的困境。
他知道商战如兵战,失败者只有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同时,他也记着《孙子兵法》上的一句名言:“上下同欲者,胜。”他要发动全厂,上下一心,转败为胜。
首先,他以领导班子为核心,吸收技术人员和职工代表参加,组成攻关小组。发动大家挑毛病,找病根,总结经验教训,重整旗鼓,秣兵历马,以利再战。
然后,他又专程到上海请来专家会诊,虚心求教,听取意见,制定了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保证产品质量为核心的300攻坚工程。
300攻坚工程的目标就是在牛兰湿皮加工中要集中全力实现三个百分之百。
这三个百分之百的内容是:()原牛皮收购要百分之百达到规定标准;()牛兰湿皮加工中的关键岗位,要百分之百达到技术人员水平,()生产管理的所有环节,要百分之百实现目标管理责任制。
收购质量优良的牛羊皮,是保证制革质量的第一关。
上面讲过,界首市周围产的牛羊皮深受外商青睐。但在他们挂牌收购后,牛皮贩子一拥而上。有的贱价贩来外区山地牛皮,鱼目混珠,以次充好。
山地黄牛,栖息在山野之间,奔窜于丛林之中,常被荆棘刮破和毒虫咬伤。这类皮张多有暗疵,表面完好无缺,一经揉制,便出现大小不一的洞洞;加上山区土地贫瘠,营养不足,牛皮毛色灰暗,质地粗糙。开始时经验不足,收购的这类皮张,竟达百70%,是制革不能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于心计,善于伪装的牛皮贩子煞费苦心地将山牛皮整治得和当地牛皮一般无二。怎样才能识破他们的伪装呢?
树叶儿密稠,遮不着鹰眼。
李士兴带着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亲自收购。
收购旺季,工厂门庭若市。牛皮贩子混迹其间,施展千般手段,舞动如簧之舌,百样生法迷惑收购人员。李士兴打定主意,见物不认人,带领工人一车车,一张张检质,定级,评价。他们从早晨忙到明灯高挂,都是一丝不苟,不放过一个疑点,从来不收一张马虎皮。夜晚下班后,他还带领收购人员抽样检查,揣摸,对照,总结经验教训;甚至躺到床上,还不时比划着,探索窍门。时间一长,他人累瘦了,眼熬红了,职工们可怜他,劝他休息一下。他笑笑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收购牛皮是制革的基础,一天摸不着规律,就是躺到床上,我也睡不着觉。”
经四十五天的日夜备战,他终于摸出了本地牛皮和山地牛皮不同的特点,总结出牛皮收购“八字诀”。
按照“八字诀”验质,什么是本地牛皮,什么是外路牛皮,都能一目了然。从此,收购有章可依,实现了收购工作规范化。
但这只能算解决了技术关,要彻底解决问题还要端正执行“八字诀”人的思想问题。
一个秋风萧瑟的深夜,“砰砰”的拍门声把他从梦中惊醒。开门一看,是个从不相识的中年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