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潜川常用“清震丹”治偏头痛:药仅四味,祛风镇痛,效果显著

 高山流水cjl 2024-08-24 发布于陕西
中医书友会第397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周潜川前辈的经验,包括:治疗剧烈偏头痛的清震丹,治疗慢性湿疹的除湿汤,治疗顽固性呕吐的连二陈汤。对于临证实践很有帮助。

—本文约2200字,预计阅读6分钟—

图片

周潜川学术经验临证运用心得(节选)

作者/杨凯

作者介绍:周潜川(1907-1971),著名中医学家、养生学家,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气功大师。早年从军,后因病离职,专门学医,兼修佛、道气功。主要师从于峨眉高僧永严法师、丹道大师黄子箴先生等。继承了流传于民间的一个古老的、独特的医学流派-丹道中医,并成为峨眉派的第十二代传人。

图片

我省已故著名气功大师周潜川,不仅在气功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熟练的功法,而且在中医方面掌握一些独特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运用气功、导引点穴、中医中药(包括各种民间草药)、炼丹术、针灸(盘龙针)、二十部脉诊法、食饵疗法等诊治疾病,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笔者曾受业于周师,历时五载,受益良多。多年来,我在临床上遇到一些疑难病症,将周老学术经验灵活运用,往往药中肯,兹简介如下。

一、以“清震丹”为主治疗剧烈偏头痛

“清震丹”是周老常用的经验方,主治偏正头风。

方剂

原方由香白芷75克,川芎30克,炒川乌30克,甘草30克共研细末而成,每服3克,一日2次。

我在用此方时,将散剂改为汤剂:白芷15~30克,川芎15~30克,川乌6~10克(必须先煎40分钟),甘草6~10克(与川乌同煎),再加入细辛3~5克。



多年来,以此方为主,辨证治疗偏头痛及其他神经性疼痛共112例,疗效尚佳,现举验案如下。


陈××,女,39岁,初诊日期1987年5月19日。
主因偏头痛反复发作20余年,三日前又突然发作,剧烈难忍,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
自诉此次因劳累受凉引起,开始时鼻流清涕,全身无力,后固定在左侧太阳穴周围剧烈疼痛,为阵发性痉挛样发作
严重时抱头乱滚,呼喊呻吟。伴口干,喜冷饮。脉弦数,苔薄白微黄。
入院后曾内服中、西药配合封闭治疗三天,仍未停止发作,遂改用以“清震丹”为主的方药:
处方

川芎20克,白芷15克,川乌6克(另包先煎40分钟),甘草9克,细辛3克,蜈蚣1条(研末冲服),全蝎3克(研末冲服),天南星7.5克,吴萸4.5克,黄芩15克,党参10克,水煎服。


服上方一剂后,周身出汗,头痛消失舒适,再未发作。

“清震丹”药仅四味,但其祛风镇痛力宏,配合严密,选药精专。

用于治疗风寒头痛,效果显著,临证时亦可在此方基础上随证加减,对于疼痛剧烈,日久入络可加虫类搜剔之品。

二、芩连二陈汤加味治愈顽固性呕吐

周老临床多用此方,据分析此方药性以苦、辛、甘淡三种合用,“辛甘化阳”,虽有芩、连苦寒但亦不伤胃,全方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降逆泻火,调肝健胃之功。

尤对一些消化方面寒热错杂之证更为合拍。
史××,男,16岁,农民,初诊日期:1988年1月29日。
主诉上腹部疼痛,每顿饭后呕吐已三年。
患者于三年前突然开始呕吐,心窝部常感不适,疼痛,有时向胸部放散,经常大便干,动辄自汗,口干,烧心,不吐酸,曾服用中、西药止吐、解痉等剂,均未见效,来院求诊。
见其形体较瘦,满头出汗,脉象微濡,舌质红,苔白腻。据其脉症,乃胃气上逆,痰饮内阻,湿热郁滞。
处方

川黄连(或黄柏代)10克,黄芩10克,茯苓10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吴萸3克,枳实10克,代赭石30克(捣),竹茹15克,干姜3克,白芍18克,水煎服。


服上方三付后,呕吐即减少,有时劳累后偶尔吐几口,后以此方为主加减,加玉竹、沙参养胃阴之品,共服11付,再未呕吐,上腹痛亦消失,三年痼疾,得以消除,未再复发。

三、“除湿汤”治慢性湿疹及皮肤过敏性疾患

自1976年以来,余宗周老关于“除湿应兼顾养阴”的理论,自拟一方名曰“除湿汤”,治疗慢性湿疹患者共50余人,效果显著,今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生地24~30克,土茯苓30克,槐花30克,石苇30克,薏苡仁30克,威灵仙30克,黄柏12克,栀子9克,苍术15克,猪苓9克,露蜂房15克,水煎服。


本方重用生地、槐花、栀子、黄柏以清热、凉血、养阴,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此类药品有减少毛细血管渗出,调节微循环的作用。

土茯苓、薏苡仁、石苇、猪苓、苍术等有渗湿利水,促进渗出液排泄的功效。
威灵仙祛风除湿,有抗组织胺作用,露蜂房祛风攻毒,治疗隐疹搔痒,全方共奏去湿清热养阴攻毒之功。
适用于慢性湿疹皮肤过敏性疾患属湿热型者。
褚××,男,32岁,兽医,初诊日期:1976年8月10日。
患者自1975年12月开始,颜面及左眼上睑、口唇周围、右耳、阴囊、两腿等处皮肤剧痒,继而出现丘疹,渗出糜烂,结痂脱屑,皮损部呈紫褐斑状,肥厚,干燥,病程缠绵九月未愈,曾用过多种中、西药,未见效果,求治于余。
诊见:脉弦濡,舌苔薄白质红。此乃湿热侵袭皮肤,日久耗伤阴液,致成疮疡。
用自拟“除湿汤”原方,煎服二剂,并停用其他各种药品。
服药两剂后,全身搔痒大减,丘疹、水疱开始消退,又照原方服两剂,全身丘疹、水疱完全消退,痂皮脱落,皮肤颜色转为正常,又续服二剂善后,至今已十余年,再未复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