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央视新闻记者对热销榜上的网红外卖进行调查,他们发现,月售3000多单的某品牌连锁餐厅,居然和废品收购站开在了一起。 更令人不堪的则是他们的厨房:厨房墙面污渍斑斑,灶台上结满油污,菜板周围满是污垢和残渣,熟食制品随意地用盆扣在案板上。操作间的纱窗上、灶台上结满了各种油污,地面满是污水,门帘上也沾满了黑色的污垢。 这与他们在平台上宣传的“制作过程干净卫生,菜单的配图色泽鲜美”真是天壤之别。真实情况,让人看了想呕吐。 记者还发现,大多数的外卖店铺外卖平台,都是所使用同一个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的外卖,还出现了40多家外卖店铺公用一个10平米的线下厨房。这表明,一些外卖的线下厨房也是假的。 2 央视新闻报道的这种,其实就是“影子店铺”。 消费者点外卖,通常都参考店铺的营业资质、门店图片、消费者打分等情况来选择外卖商家。按照食品安全的相关法规要求,外卖店铺必须做到证照齐备,到当地相关部门备案,并且线上商家与线下门店一一对应。40多家外卖店铺租借执照,共用“京门楼”一个地址,怎能不令人愕然? 接单处是一个地址,实际发单却是另一个地址;在平台的多家店铺,其实都是一个接单单位;多家餐饮店铺,仅有一个餐饮证;还有一些餐饮店铺,居然可以跨城接单……这些都是“影子店铺”的特征。 “影子店铺”有哪些危害呢?首先,它们披着隐身衣,逃避监管,给食品安全留下了巨大隐患。其次,有些“影子店铺”属于转单,他们接单后再转给其他线下的餐饮店,从中赚差价。 如此一来,真实出单的餐饮店为保持利润,就会在外卖质量上做手脚。由此可见,“影子店铺”的存在,既影响食品安全,也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3 有其店而无其铺的“影子店铺”,是新鲜事物吗?当然不是。其实,早在2016年,媒体就曾集中曝光外卖平台存在“套证”“盗证”“阴阳地址”“多店一证”等问题。甚至可以说,“影子店铺”伴随着外卖平台的出现而出现。 当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一直着手解决,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影子店铺”依然很猖獗,甚至成为了外卖领域的顽疾。 从保护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看,我们必须杜绝“影子店铺”。商家为了流量,为了客源,为了更多的收益,在外卖平台上虚置店铺,打造“影子店铺”,欺骗消费者,他们固然是“元凶”。 但是,“影子店铺”的泛滥,与平台审核、监管松懈有直接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外卖平台就是帮凶。这一点,外卖平台必须夯实自身责任。 平台与外卖商家的底层逻辑是:店铺流量大,商家繁荣,平台就能从中抽成更多。所以,外卖平台在处理“影子店铺”的问题在上一向态度暧昧——有人投诉举报,我就查,我就惩;没人举报,我就视而不见,你好我好大家好。 4 由此可见,“影子店铺”屡禁不绝的根源还在于平台,如果外卖平台一方面强化线上审核;另一方面在网格化管理中,加大对巡查员的责任,“影子店铺”必然失去生存土壤。 装睡的孩子叫不醒。外卖平台切莫做那个装睡的孩子啊。 据了解,5亿多消费者使用网上订餐,食品安全真的不容忽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幽灵店铺”成外卖顽疾。 所以,大家期待着职能部门加大监管,外卖平台也要履行好自身职责,不能见利忘义,罔顾消费者的权益和食品安全。 ------------ The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