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通辽市全产业链发力抢跑“牛赛道”通辽市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西辽河文明”的核心区域,境内拥有山地、草原、沙漠、森林、湿地、湖泊等自然形态,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辽市扎实开展肉牛品种的改良选育,经过70多年的传承发展,全市肉牛的种群规模不断扩大,品种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效益持续改善,已形成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饲草料保障、屠宰加工、交易流通、质量安全、品牌建设、科技服务八大体系。种质资源、养殖规模、交易数量、品牌价值、服务体系、屠宰加工等六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近年来,通辽市紧抓自治区“支持通辽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重大机遇,持续夯实肉牛产业基础,培育壮大肉牛全产业链条,力求从“卖肉牛”向“卖牛肉”突破,不断提高通辽肉牛的综合效益,坚持向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迈进。 全国肉牛产业的“天选之地” 通辽市地处北纬42°至45°之间,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畜牧带,适宜紫花苜蓿、燕麦草、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种植,这让当地的牛产业更加牛劲“食”足。 2023年,通辽市肉牛存栏、育肥分别达到385.8万头和31.5万头。玉米产量达到181.9亿斤,占全区28.6%、全国总产量的3.1%。青贮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饲草总储备量达到2400万吨以上。持续推进从饲草种植、收割打捆到装卸入库、进场饲喂的全过程机械化,为肉牛养殖提供坚实基础。 “一棵草”牵动“一头牛”,清晰演绎了当地“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发展思路。目前,全市76万农牧户中18万户以上从事肉牛养殖,106万农牧民从肉牛产业链条中获益增收,肉牛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牧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农牧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而在当地,对牛进行品种改良早已不是新鲜事,优质的品种牛价格更坚挺也成为了多数养牛人的共识。 家住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协日勒台嘎查的布和白乙是品种改良的受益者,也是牛市的“不倒翁”。通过科学选育,他饲养的个别牛售价能达到20万元以上。“养牛重在质量,不在数量。我养的50多头牛,有11头在各种比赛中获过奖。”布和白乙介绍,为避免发生近交衰退的情况,买牛时他都会挑选改良程度高的基础母牛,在配种时也会选择远缘的父本冻精。 如今,该市正大力推广“精养精育”的养殖模式,仅2023年便成功创建肉牛养殖示范场户96个,带动创建肉牛养殖示范村镇20个,建设改造育肥牛养殖场30个,盘活闲置规模化养殖场10个,精养繁育户达到1200户。 蓬勃发展的通辽肉牛全产业链 在国家级种公牛站——通辽京缘种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忙着检测种公牛精子的活力和密度。检测合格的公牛精子一部分用于出售,一部分免费提供给当地养殖户。这些来自全国最好的种公牛生产的冻精,也是通辽肉牛产业背后的发展“密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表示,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肉牛育种值评估结果看,全国排名前100名的种公牛中,通辽市数量占比独占鳌头,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目前,全市已建有2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和1个国家级种公牛站,年供种能力、冻精产量、胚胎生产分别在300头、300万支和5000枚以上。 优质种业资源为当地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如何在形成相当数量规模的基础上,让肉牛产业全面“牛”起来?通辽给出的答案是:把屠宰加工这个核心环节真正做强! 通辽市加快推进从“卖肉牛”向“卖牛肉”转变,紧紧抓住市场开发这个“牛鼻子”,依托品牌推广、精深加工、品质保障,“反弹琵琶”带动屠宰、育肥、繁育等前端薄弱环节实现突破。全市现有规模化肉牛屠宰加工企业8家,年屠宰能力达到125万头。通辽肉牛产业园已入驻企业45家,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成功培育一大批肉牛行业旗舰品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如今,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肉牛饲养量达500万头以上,牛肉及深加工产品销往中东国家、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404.9亿元。 从“通辽肉牛”走向“通辽牛肉” 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通辽牛肉”营养品质特征因子研究报告,对通辽牛肉好看、好吃和营养健康进行了科学论证。“通辽牛肉”的优良品质已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大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从牧场到餐桌,好牛肉怎么来的?内蒙古新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例证。据悉,该公司运用AI胶囊进行数据监控,可达到全程追溯的质量标准和规模化需要,实现全产业链的可控和高品质牛肉生产。成为了科左后旗推动肉牛产业全链条发展的一个代表。 通辽市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日常养殖、屠宰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深入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强化“通辽肉牛”“通辽牛肉”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牛肉产品品牌宣传推广。目前,已有全国全区知名企业品牌30余家,产品品牌百余个,供港澳活牛年均2万头以上。“通辽肉牛”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67.8亿元,位列全国畜产品首位。 “2024年,我们围绕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总体目标,加快建设'一中心、三园区、五基地’,持续推动肉牛产业从全国地级市中数量第一向综合效益第一跃升,努力向着实现屠宰加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产业发展保障能力等'六个全国第一’的目标迈进。”通辽市农牧局副局长马海峰信心十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