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全本”封面为什么没有上“原作者”名字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4-08-26 发布于江西

很多朋友在拿到“三全本”后,问我们:

为什么封面上只有译注者的名字,而没有原作者的名字?

大家的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郑重地做一个答复。

2009年,“三全本”尚在策划阶段,我们团队在做整体规划的时候,系统梳理了古籍经典的情况,那时就已发现:很多典籍的原作者,是定不下来的。所以,策划之初,我们就定下规矩:在每本书的前言部分,清晰地交代成书过程、作者情况,而在封面,一律不署原作者名。

图片

原作者的名字为何难以明确?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不知是谁。

有很多部古籍,我们已经无法获知谁是作者。举几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比如“三全本”作为首部推出的《黄帝内经》,以黄帝和岐伯对话的形式写成,但它是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医学经验的总结汇编,是集体、多人长期努力的成果。

《山海经》的作者,一度被认为是大禹及其臣属伯益,而现代学者考证后认为,此书并非作于一人一时,而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增益成书。

常与《山海经》并称的奇书《穆天子传》,记录周穆王西巡史事,是西晋初年出土于汲郡古墓且流传至今的竹简古书,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但是,该书具体成书于何时,都还没有定论,作者身份就更无法确认了。

有的出版机构把《论语》作者标注为“孔子著”,这种标法不对。《汉书·艺文志》把《论语》的成书情况讲得很清楚了:“《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就是说,《论语》这本书,是孔子去世之后,其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先师的言论编撰而成。显然,《论语》的作者既有“口述者”,又有“笔录者”,情况复杂,难以具名。

与之类似的是《孝经》,记载了孔子向曾参讲述孝道的言论,孔子的讲述比较口语化而不成系统,由学生把这些言论记录下来,归纳整理,甚至还进行过文字上的润饰、加工。文中的曾参,也被称为“曾子”。做记录整理工作的可能是孔子的其他学生,也可能是曾参的学生,另有子思说、汉儒说、齐鲁间儒者等多种说法。

《诗经》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三百多首,作品最早为西周初期,最晚至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为民歌,经过长期流传,不断加工而成,属于“集体作品”,作者名字也没有流传下来,目前通过考证能确知作者的,只有极少数篇章。

像这种情况,在“三全本”已出书里,大概有20多种。

二、似是而非。

“三全本”已经推出了多种诸子类著作,这些书一般以“某子”命名。但是,书名《某子》,不等于作者就是“某子”。诸子著作往往并非由“某子”本人独著, 而是成于众手,大多是其门人弟子将其言行思想记录、整理、汇编成书,以“某子”作为书名,以表示对先师的敬意,及表明本学派的核心思想体系是由此人开创。

比如说,《鬼谷子》,就是鬼谷子及其弟子集体撰著而成;《管子》,研究表明,是一部托名管子的著作,也有学者称它为“管子学派”之作;《墨子》,基本不是墨翟自著,而是由门人后学记录辑集而成。

同时,著作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存在后学续笔发挥的情况。比如《庄子》,应该于先秦时期就已成书,西晋郭象经过删订,留下了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这就组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庄子》。但早在北宋,苏轼就明确指出,其中有四篇为伪作,不是出自庄子本人之手;后世学者进一步考察,认为外篇、杂篇伪作居多,提出了很多证据。那么,标注今本《庄子》作者为“庄子”或“庄周”,是不严谨的做法。

不光是以上例子,即使作者和著作之间的关系看似已经“板上钉钉”,也存在需要细论的空间。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史记》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但到了《汉书·司马迁传》里,《史记》已经缺失了十篇,仅存目录。我们今天能够见到完整的一百三十篇,有赖褚少孙等人陆续补全。但至于这些篇目,哪些为褚少孙所补,哪些是不知名的“妄人”所补,哪些是“补史之亡缺”,哪些只是“续史之不足”,仍是众说纷纭的话题。

像这种情况,在“三全本”已出书里,有20多种。

三,存在争议。

还有一种,就是作者是谁,目前尚无定论。

比如说,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越绝书》,作者归属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子贡所撰,有的说出自伍子胥之手,还有说是战国时人所为,后人附益增删而定。明代学者杨慎认为该书作者为袁康、吴平,此说法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用,但也未形成定论。

诗歌理论著作《二十四诗品》,作者为谁,存在很大争议,有唐人司空图、元人虞集、明人怀悦等几种说法。而作者属于哪个时期,直接影响解读方式。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对《二十四诗品》使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而是从文本本身的语言、结构、形式入手,分析其深层美学意蕴。

这种情况,在“三全本”已出书里,有若干种。

四,随时而补。

这在蒙学类著作里比较常见。在古代,蒙学读本是为学童启蒙教育编写的在书馆私塾使用的课本,相关人士经常视实际教学需要,在流传下来的课本中增加一些内容。比如《三字经》的主体部分,一般认为是南宋王应麟所作,而民国前期,不知名作者增补续添了宋以后直至清末的一段历史叙述;《弟子规》,脱胎于清康熙时秀才李毓秀编撰的《训蒙文》,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整理,改称《弟子规》,广为流传;《龙文鞭影》初由明万历年间萧良有纂辑,后经明末清初杨臣诤增订,晚清李恩绶校补,所以,书中出现了明末典故,还提到了《圣经》人物。至于杨臣诤、李恩绶具体在哪些部分做了增订校补,现已不得而知。

图片

图片

“君起盘古,人始亚当”原文及译文。选自“三全本”《龙文鞭影》

这种情况,在“三全本”已出书里,也有若干种。

图片

浅举一些例子,就可发现:因为种种原因,大量古籍原典的“著作权”归属,没有特别清晰的界定,存在讨论空间。

有鉴于此,为统一全系列体例,“三全本”选择了在封面一律不注原作者,而在前言中详细讲明成书过程、作者情况的方式,这是对典籍本身、对每一位作者负责的态度。

所以,拿到了“三全本”的朋友,请您一定一定,先看前言。您的疑惑,在里边有详细的解答。

(编辑:兰珏  复审:分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