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自然:才高忌狂放 口舌系祸福 ----三国人物启示录

 乡土大河南 2024-08-27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才高忌狂放  口舌系祸福 ----三国人物启示录



作者 | 申自然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三国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际会的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

当我们吟诵“滾滚长江东逝水”的时候,当我们高唱“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的时候,我们可还记得,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也有那么一类人,他们或身世不凡、豪气干云,或学富五车、怀超世绝伦之才,但都又因时代原因、个人原因,疏于对时势的把握和对人性的洞察,以致在滚滚的历史大潮中,迷失了自我,甚或恃才傲物,狂放恣肆,锋芒太露,囗无遮拦,惹祸上身,被过早淘汰出局,终成历史天空中的流星,光亮得有几分夺目,失去时又在转瞬之间,令人瞠目结舌,扼腕唏嘘!打开尘封的历史,关注这些小人物,也许能给后人带来一些有益的感悟和启示。

01  孔融:“圣人”后代又如何
孔融是谁?就是“孔融让梨”故事中提到的那一位。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这则故事说明孔融从小受礼教影响,懂得礼让礼节,足可做少年楷模。而实际上,真正让孔融初步赢得口碑的,是他为父尽孝的事迹。
孔融十一岁时,父亲亡故。这对一般人来说,做儿子的悲伤是人之常情,而小孔融却表现得过度伤心,甚至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这种行为,在那个推崇“孝道”的社会背景下,还真赚足了眼球,捞取了名声,终为官府所表彰!
孔融的聪明才智,却是在他拜访李膺的事件中显露出来。
李膺是谁?李膺是当时的河南名士,声名显赫,一些想跻身于官场和上流社会的人,大多会借助于他的赏识和推荐,而一般人会被拒之门外,不能入其法眼。这时年仅十岁的小孔融,居然只身拜访,表现才思敏捷,囗齿伶俐,出言不俗,令这位李大人刮目相看,大加赞赏,小孔融也因此名动京城。
青年时期的孔融,没有让人失望,他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担当精神”和“献身精神”。

在那个时局动荡、宫廷斗争激烈的非常时期,孔融与其兄孔褒无意间陷入“藏匿”案,而藏匿政治犯是要杀头的,但兄弟二人争相承担罪责,争相为之一死。劫后余生的孔融,也因此声名大振,被人们称颂为“清流人物”,也为以后步入官场政坛,打下了基础。
成名后的孔融,多有地方豪强和军阀相邀入职辅佐,孔融最终辅佐了杨赐、王允等风云人物,但又多因性格原因,不断辞职赋闲。公元189年,董卓入京掌权,把孔融派到黄巾军闹腾最厉害的“北海国”担任“北海相”,有意刁难刁难他,让他吃吃苦头,看看他的笑话。
孔融按儒家理念施政,颇有政声政绩。但在那个群雄四起的乱世,领兵打仗的本领是必需的,可孔融天生就不是打仗的料儿,与黄巾军作战,屡战屡败;在与袁绍的作战中,又被袁军打得一败涂地,连妻子儿女,也成了袁军的俘虏!
人有所短,必有所长,孔融的长处,在于他出类拔萃的文学天赋。
孔融能诗善文,为“建安七子”之首,建安文学领军人物。主要作品有《荐祢衡表》、《难曹公禁酒书》、《临终诗》等。同时代的曹丕,将孔融的散文与班固杨雄并称,把孔融推为“建安七子”之首。宋代大文豪苏轼更是对孔融推崇备至,说孔融有“英伟冠世之才,人中之龙”。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孔融做为儒家传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形成了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直言不讳、言辞激烈的性格,并且得罪了一个最不该得罪人----曹操。
公元196年,曹操建都许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显露奸雄诡诈性格和篡逆野心。孔融在曹操手下供职,多有察觉,幕僚们也多借他的名义,表达不满之情。曹操残暴屠城、私纳甄氏、远征乌桓、发禁酒令等行为和战略行动,也多为孔融冷嘲热讽。曹操攻占邺城后,居然将那里建成行政中心,将许都冷落一旁,这在孔融看来,这就是对朝廷的不恭和不敬,不能容忍,提出整改意见,引起曹操严重不满。孔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朝堂内外,依然和一帮“清流之士”议论朝政,这就更加引起曹操的警觉,颇有忌惮加害之心,又鉴于孔融的身世和名声,不便轻易下手,就授意手下罗织罪名,以“招合徒众,以图不轨,不忠不孝,大逆不道”罪名,将其逮捕杀害,曝尸街头。一代才俊、圣人之后,最终凄然落幕,年仅五十六岁!
02  祢衡:“击鼓骂曹”代价大
曹操作为一代奸雄、枭雄,褒扬者多,贬损者也不在少数,但敢于撕破脸皮、当面开骂者实在不多,而祢衡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祢衡“击鼓骂曹”故事。

祢衡自幼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表现出超群才性。成年之后,不甘久居人下,不远千里,来到许都,想碰碰运气。但在人才济济的京城,祢衡的那点儿小才,就显得微不足道,无人问津,备受冷落。当然,也有人为他指点迷津,让他走走名人名家的门子,让他们推荐助力,可祢衡偏偏不屑于这样做,反而把这些名人贬损一通,还时不时地谈天说地,指点江山,大发怀才不遇、时不济我之慨!
俗语:“惺惺相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时间长了,祢衡还是遇到了一位伯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后裔----孔融。
孔融当时已在汉廷任职,颇受献帝信任和重用,也急着为朝廷物色一批人才。凭着对祢衡的了解,孔融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荐祢衡表》,洋洋洒洒,把祢衡夸成神仙般人物。权臣曹操也是爱才惜才之人,也为祢衡所吸引,想找机会见识见识,开开眼界。
可人家孔融这时却端起了架子,硬是避而不见。不见也就算了,还私底下大说曹操坏话,无非就是嫌人家是宦官之后、缺德少才、篡政弄权之类。人未见面,就先“杠”上了。

曹操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也想借机耍弄一下祢衡,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宫中要举行一次欢迎仪式,曹操听说祢衡善于击鼓,就派人叫他过来击鼓助兴。祢衡临场发挥,表演精彩,众人叫好,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换上表演服装。换服装,那是私底下的事儿,总得背下人吧,可人家祢衡偏不,硬是在曹操眼皮子底下,脱得一丝不挂,当众亮相,然后再一件件地换上演出服,给曹操一个大大的难堪、下不来台!这一举动,连孔融也觉得太过分,指责孔融的不是!
但惜才之心,促使孔融再给祢衡一次机会,孔融说服祢衡前去曹操处赔礼道歉,或可挽回影响,不误仕途。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曹操没有等来赔礼道歉,而是应门一通臭骂,这下算把曹操彻底惹毛啦!
按曹操的说法,杀祢衡这样的人,简直像杀死一只鸡狗一样简单容易,但祢衡毕竟有一定名声,曹操还是有所顾忌的。杀又杀不得,留又留不得,那就转手送人吧!送给谁?送给江南的刘表吧,他那里正需要人才!
跟了刘表的祢衡,还真受到了礼遇,凡是公文文件之类,都由祢衡过目,也亲自起草文书,令刘表非常满意。但好景不长,祢衡旧病复发,呛人怼人骂人也成家长便饭,有时弄得刘表也下不来台。他也同样不想担负杀害名士恶名,也学曹操的样子,将他转手交给了手下大将黄祖,想借黄祖之手,除掉祢衡。
祢衡到黄祖那里,也同样受到抬举。俗语:山水好改,秉性难移。不久,祢衡故态复萌,稍不如意,就对黄祖恶语相向,甚至动粗开骂。黄祖忍无可忍,终开杀戒。
祢衡被杀时,年仅二十六岁!

祢衡一生,虽被人称为“三国第一狂士”,但后人还是没有遗忘他在文坛上的不朽贡献。他的作品《吊张衡文》、《鹦鹉赋》等,多有自况自白自省成分,以《鹦鹉赋》的影响,尤为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地位。
03  杨修:“鸡肋”之祸
杨修,名副其实的 簪缨之家,名门之后,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盖世之才,连那位目高于顶的祢衡,也称“孔融和杨修才是人才,没有其他人能像他们那样……”
杨修没有被列为“建安七子”,也没有“三曹”那样响的名头,但他的文学文艺成就却是多方面的,涉及诗、辞、赋、表、书法、绘画等,被人们列为“外七子”之一,作品对后世还是有相当影响的。
当然,杨修做为曹操的贴身幕僚,人们津津乐道的,更多的还是他与曹操之间发生的故事。像猜字谜、阔字谜、“一盒酥”、等,说明他们之间的心有灵犀,斗才斗智,更多的是充满智慧和生活情趣,而下面这些故事,却不能一笑了之,足以引起曹操的警觉了。
杨修做为幕僚,得随时听候曹操使唤,但有时也不可避免地需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他就会预先把曹操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信札,交给手下人,待曹操差人来取时,既不误事儿,又能切合曹操之意。次数多了,如此神速高效,曹操终察猫腻,对杨修忌惮之心顿起。
更犯曹操忌讳的,是他参与了曹氏家族的夺嫡之争。当时,太子之位,是立曹丕,还是曹植?曹操一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双方智囊团也都出谋划策,竭尽全力。期间,曹操还亲力亲为,多方考察。
杨修与一直与曹植交好,过往甚密,当然力挺曹植。为做好应对,杨修会提前把曹操可能考察的问题,一一列出应对答案。显然,这样做有些太过分了,终究也没有瞒过曹操,曹操大怒:“这小子怎敢愚弄老夫!”忌恨之情陡增。

忌恨归忌恨,而要真正动刀杀人,总得有一个合适借口,这个借口终于来了。公元219年,曹操军与刘备军相持于汉中,不占优势,更不能一时取胜,曹操有意退兵。恰值传令兵讨取当晚口令,曹操随口答道:“鸡肋!”说者无心,听者留意,杨修立马打点行装,做撤退准备。众军士不解,有询问者,杨修答道“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公用它来比喻汉中,所以我知道要撤兵了!”当幕僚的,泄露军机、动摇军心,罪不可恕,当斩!杨修的一生,定格于四十五岁!
当然,杨修因何惹祸被杀,也有不同说法和版本。但总体来说,都离不开其中深层次的原因,诸如家族背景、政治理念、社会关系、性格冲突、利益考量等,所谓“鸡肋”事件,无非就是一个借口而已。《三国演义》中,对杨修有一个比较精准的评价:
“聪明杨祖德,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帛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全文完)

作者简介

申自然,社旗县大冯营镇景庄人,退休前在南阳市教育局供职。对史学文学稍有偏爱,偶有小作自娱或与文友共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