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致远悲秋诗歌,游子思乡,五句话十个意象

 读书工 2024-08-27

马致远是元曲作家,他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的民族政策,一直未能得志。他流浪天涯,困顿潦倒,在羁旅途中,写下了一首《天净沙·秋思》。

这是一首散曲。散曲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一种文学样式,在当时是合乐的,是一种音乐文学,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新诗体。由于它比较短小,又称为小令。

马致远这首小令既是写悲秋,又是写羁旅忧愁,更是由于堆砌意象的强烈效应,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个小令五句话十个意象,组合得当,意境突出。元代著名文学家周德清评价此小令为“元人之冠”。清代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小令把藤、树、乌鸦、石桥等排列到一起,就像是堆砌名词。中间既没有连词连接,也没有发生任何动作。但读起来还十分得体,把秋天的萧瑟和人的孤独完整地体现了出来。

我们平时讲话都非常注意表达的完整性,就是一句话不能缺少主谓宾成分。而马致远这里都省略了。省略了还不让人费解,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小令的意思是,天色接近黄昏,苍老的树枝上栖息着一群乌鸦,不时传来凄厉的叫声。旁边有一座古老的石板桥,桥下溪水潺潺,桥边有几户人家,屋顶上几缕炊烟正在袅袅升起。

山间古道刮起了西风,显得更加苍凉,有一匹瘦马在蜿蜒的道路上前行。太阳即将下山,暮色苍茫。游子在遥远的异乡漂泊,孤独寂寞,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小令的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写山林荒野的秋色藤蔓枯萎了,还悬挂在老去的树干上,寓意不祥的乌鸦发出声声啼叫。人们从这里走过,或许正碰撞在枯藤上,这情景多么恐怖。

好在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给人以些许温暖走过古老的石板桥,这里有了住户,有了人间烟火。在那闪烁跳动的烛火中,仿佛感受到了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天伦之乐。

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虽然还是景物描写,但这三个意象由物及人,在萧杀的秋景中终于出现了一位主人公。这个羁旅他乡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在西风古道上踽踽独行。

第四句“夕阳西下”,忽然宕开一笔。这一笔可不简单,它是全诗的高潮。承前启后,在夕阳的照耀下,前面九个分散排列的意象,全部连成了一体。同时又为后面的抒情作好了铺垫。

第五句“断肠人在天涯”,抒发游子悲秋之情,结束全诗。“断肠”就是肝肠寸断,就是悲伤痛苦至极。至此,秋之萧瑟和人之落寞高度融合到一起,戛然而止。

总的来说,这首小令写悲秋非常成功。十个意象的重叠堆砌,从来没有人敢于此大胆使用。可以说这是马致远的首创,所以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当然悲秋从诗经楚辞时代早就开始了,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就是如此,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悲秋的经典名句。

由此看来,宋玉也好,杜甫也好,马致远也好,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通过悲秋来表达世事沧桑和人生际遇,手法都是相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