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人的“搭便车效应”:四五十岁的70后,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单独照顾父母

 谢耳朵馆长 2024-08-27 发布于四川

2024年8月20日,一款由中国游戏公司游戏花费多年时间精心独立制作的国产3A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

一时之间,无论是否是游戏迷,人们都在讨论这款游戏。
同时,很多海外玩家也开始了解、研究该游戏的主要故事背景,也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连带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很多中国玩家认为,虽然《黑神话·悟空》是一款游戏,但其所显示出的文化作用已经远远超过其作为游戏本身的价值,
大家作为游戏爱好者,也同时拥有了品质上乘、内涵丰富的国产游戏
这款游戏的问世让作为玩家的他们感到“与有荣焉”。
所以,我们可以说游戏科学的成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内的玩家群体,乃至共享西游记文化的华人群体都有了更好的文化认同机会。
从集体心理学领域来看,这可以算作是一种另类的“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与家庭生活
所谓“搭便车”效应,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

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
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十分普遍的研究视角。
虽然经济学出身的奥尔森看到了群体生活中的利益纠葛,并且基于个体、群体在一个共同体中应该尽到的责任与义务提出了一定的设想,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搭便车”效应不会出现在熟人关系中。

但实际上,即便是像家庭这样的集体,也依然难以避免个体奉献、群体受益的情况。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我们文化对于这种现象的一种朴素看法。
相信很多人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虽说家庭和亲情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可是当自己有一定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时,
如果有很多借助这种亲密关系来“搭便车”的家庭成员,那么自己的能力其实完全无法负担得起这种责任。

理性的来说,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好的情况是其中的所有人都付出努力去为这个集体添砖加瓦,让大家有机会过上好的生活
而不是等其中某个或者某几个人“发达”了,再利用关系去“绑架”对方。
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如今出在50岁左右的“70后”们对此应该是深有体会的。
尤其是在赡养父母的事情上:
这代人往往都是在多子女家庭中成长,在涉及到赡养父母的问题上,一般还会牵扯到工作、地缘和职业等差异。

城乡差异与养老苦衷
纵观不同代替的人所处的生活状态,一部分“70后”仍然还是生活在农村地区,当然这一现象并不普遍。
这也就导致在很多家庭中,有可能会出现年逾50的兄弟姐妹,有的在城市、有的在乡村的情况。

这个时候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就会出现一种常见的模式:
那就是生活在农村的子女更多的负责年老父母的赡养——因为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
但是在此基础之上,久而久之的就会衍生出一种说法:
那就是对父母的赡养“动机”并不“单纯”,因为日夜守在父母旁边,更有可能得到来自父母的财产继承承诺,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因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年人,也是理所应当的。但这种想法和观念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这是一则咨询案例:
今年已经50多岁的老刘,非常苦恼地表示:
自己的弟弟在城市中定居,自己负责照顾在农村老家的父母起居。
确实,弟弟会定期转一些钱过来,但长时间的两地生活会导致弟弟对家中的情况并不了解
有一次父亲生病住院,弟弟也匆匆忙忙在工作空闲时间赶回老家看望,给老刘腾出了回家休息和轮换的时间。
但一到交费的时候,兄弟俩犯了愁:弟弟疑惑的表示“父母的养老金不是还有吗?”老刘是哭笑不得:
平日里吃喝穿用各项支出都在花钱,弟弟印象里的“还有养老金”都是很多年之前留下的印象了。

所以,尽管弟弟认为自己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也出了很多财力,村里的乡亲也会认为是弟弟到城里工作才是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上升,家人都跟着“搭便车”。
但是在实际养老问题上,日常生活所付出的艰难,很多时候并不是钱能解决的。

亲人父母也要“明算账”
诚然,父母给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并且把我们养大,这份恩情是还不完的。
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当自己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就不仅仅只有自己和父母了,自己同时也是父辈甚至是祖辈。
即便是凭借自己努力,有了很好的生活,很多时候也不得不顾及自己的子女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对父母和兄弟姐妹好,而是要在对待亲人需求时更有原则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有的人会把这样的行为视为“不分亲疏”,甚至是“人性凉薄”。
实则不然。明确彼此之间的开销、账目等,很多时候也是为了减少矛盾
比如凭借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在北京定居的王易,其始终将家庭和兄弟姐妹对自己的培养视为自己事业有成的基础,所以即便年近五十,也常常会在金钱和物质上补贴家人。
但一来二去,有时太忙了,忘记给兄弟姐妹转钱,或者其他原因忽视了家乡亲人的需求反而会招来长辈的“教育”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就是如此。
人各有志。亲情难忘,也应该同情兄弟姐妹。但不断的给予也会让亲人习惯“搭便车”,放弃自己原本能通过努力而获取的生活。
尤其是赡养父母,不光是“搭便车”就可以,而是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The End -
作者-小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