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刘同在代表作《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他回忆起自己上大学前夜的不安和迷茫,那时,一个人面对着未知的未来,心中充满了忐忑。 毕业时,自己假装潇洒告别了校园生活,在拿起行李箱转身的瞬间,孤独感喷涌而出。 职场上,他经历了既坚持又妥协的过程,一遍遍自问“什么才是我想要的”,在复杂的社交中不得不戴上假面具。 然而,正是这种孤独的体验,让他学会了与自己对话,从内心深处汲取力量。 刘同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即使在没有朋友陪伴的路上,一个人也能勇敢地前行,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当我们遇到那些没有朋友,甚至主动与亲戚断交的人时,会感到非常吃惊, 心理学家指出,这类人往往“不简单”,他们这样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拒绝“无效社交” “无效社交”是指那些无法给个人的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带来任何愉悦感和进步的社交活动。 这类社交活动往往缺乏深度、真实性和意义,仅仅是表面上的交往,不产生实质性的情感交流、利益交换或个人成长。 社交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认为,人们希望在社交中寻求最大化收益(如情感支持、资源交换等)并最小化成本(如时间、精力投入)。 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认为无效社交会(例如,无意义的闲聊、没有目的的聚会)消耗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自我提升、学习和工作中。 因此,当自我目标和社交冲突的情况下,这类人会舍弃那些“酒肉朋友”和亲戚聚会,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中。 具体来说,这类人往往具有以下几点特质: (1)明确目标和价值观:这类人往往对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他们选择性地建立社交关系,只与能够助力自己实现目标的人交往。 (2)独立性强:没有过多的社交牵绊,他们可能更加独立和自主,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事业。这种独立性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坚韧不拔。 (3)时间管理能力强:他们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种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情感需求不高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往往低层次需求满足后,人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需要满足归属和爱的需求,希望通过人际交往获得情感价值。 然而,有些人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如兴趣爱好、工作、自我实现等)来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 所以,这类人即便是没有太多社交,也不会感觉很痛苦。 我有一个访客,他非常擅长设计,脑子里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子。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工作上总是平平无奇。 后面和他深入聊天才知道,这家伙对人际关系敏感得要命,同事一个眼神不对,他就琢磨半天,生怕自己哪儿做错了。 这就导致他老分心,设计做到一半就跑去问东问西,按照别人的意思改来改去,好创意都被磨没了。 他对人际的敏感度反而成了他职场路上的绊脚石。相反,有的人情感需求不高,更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从而取得成就。 懂得及时止损 生活中,有些朋友或亲戚关系,就像慢性毒药,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心态。 比如,有的朋友总是传递负能量、抱怨连连,不管是他们的朋友圈,还是你和他们聊天,总是找你大吐苦水。 再比如,有些亲戚关系,因为价值观、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彼此间矛盾重重,每次相聚都像是战场。 这种紧张的家庭氛围,不仅让人疲惫不堪,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根据情绪传染理论(Emotional Contagion Theory),人的情绪是可以相互影响的,长期与这样的人相处,你的心态也会变得悲观。 Hatfield et al.(1993)提出,情绪传染始于对情绪信息的觉察并伴随着模仿(语言、动作、表情等)。 个体对他人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和动作的模仿会带来相应的反馈与刺激,进而时刻影响个体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的和潜意识的。 因此,如果你长期与这样充满负能量的朋友、亲戚相处,在无意识中,你也会模仿这样的心态、应对方式,从而陷入消极循环。 这时,学会“及时止损”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这类人保持距离,甚至适时地结束这段关系,从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所以说,一个人即便当前没什么朋友,也不必感到担忧、孤独。因为真正的成功往往源自于内心的坚定与自我驱动。 当一个人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选择性地建立社交关系,避免无效社交的干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时,才更有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和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些人依赖广泛社交来满足情感需求,而有些人能通过兴趣爱好、工作成就或自我实现等途径找到内心的满足和幸福,这些都是很健康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没有必要盲目的追求友谊,一旦发现身边某个人一直充满了负能量,就要懂得在社交中及时止损,以免被消极情绪所影响,让自己也陷入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