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长度3428字,阅读约需7分16秒钟~ 上回书说到,热闹而短暂的“二次革命”不经意间解体了上海一个小小的“新民公司”,可是“宋教仁被刺案”的故事总要有个结局。该案中三个最直接的关键人物:洪述祖授意、应燮丞承办、武士英具体实施,武士英正式开庭前已在监室身亡,那两个人唻,结局如何呢?让我们看下去。 ▲天津直隶总督行台 话说武士英监狱暴毙后,应燮丞被换押至海军局第61团军营内,7月18日陈其美通电反袁、上海战事爆发,应燮丞被其党徒趁乱从军营救走后远遁青岛德租界。10月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应夔丞认为自己“杀贼有功”并给北京政府上书,以“勋二位”和现金50万元条件请求予兑现之前洪述祖许给他的“燬宋酬勋位”承诺;见北京政府没有理会,应燮丞干脆亲自进京邀赏,还在一些公众场合宣扬自己“民国首功”惹恼了袁世凯,1914年1月19日在开往天津的火车头等车厢内被袁政府军政执法处侦探长郝占一和侦探王双喜乱刀砍死。而此前为应燮丞提供国务院电码本的赵秉钧,早已避嫌辞去国务代总理,转任直隶总督职位。说句实在话,所谓“国务院电码本”并非只给应燮丞一人,只因当时应燮丞有个“江苏都督府驻沪巡查长”头衔,按规定“国务院电码本”是每个“巡查长”都有。若因此讲说赵秉钧就与“杀宋案”有关委实有些勉强。据说赵秉钧知道应夔丞的死讯后叹道,“以后谁还敢替总统办事”,一个多月以后便在天津直隶总督行台鼻眼流血而死。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始终关注此案,他搜集了中外报纸公布的有关本案证据五十多份,并在日记中评曰,“此案之诡谲,可谓极矣!凶手武士英死于上海狱中,应氏死于火车中,今赵氏复以毒死。继赵氏而死者谁耶?” ▲崂山观川台 谁耶?洪荫之是也!洪述祖比应燮丞更能沉住气,无论天下风云如何变化就是坚避青岛德租界不出。其实1913年5月他逃往青岛德租界时德国人也曾扣留过他,但他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宋案”指使者,德国人证据不足,只好将其释放任其在租界内藏匿;洪述祖更是财大气粗,据说一开始在德租界湖南路,与原两江总督周馥住对门,结果一帮大清遗老遗少的都不理他,干脆以一万五千银洋从德国警长威尔慈手里购得崂山“观川台”别墅一座,并自号“观川居士”,过起优哉游哉的寓公生活。然而好景不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23日,觊觎中国领土已久的日本借机对德国宣战,11月攻占青岛后清理德产,1915年将洪述祖扫地出门。尤其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洪述祖失去靠山,生活顿时陷入窘境。无奈中在青岛向祥丰洋行借了一笔款子谎称去上海做生意,可1917年离开青岛的时候却没用本名,而且没跟这个洋行打招呼。由此祥丰洋行对他的诚信产生怀疑,追到上海把他告了。 ▲上海会审公廨 化名张皎厂的洪述祖刚到上海没多久就摊上了官司,经上海会审公廨(上海租界时期的“最高法院”,现建国中路20~22号)几次审理,1917年4月30日终于获得保释。可洪述祖刚出法院大门,就听到一声断喝:“洪述祖,偿我父亲血债!”原来宋教仁的儿子宋振吕早在法院门外等候已久。宋教仁被害之时宋振吕刚满12岁,四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革命党叔伯的帮助下追踪杀父仇人,直至在报纸上看到洪述祖在上海公审公廨受审的消息。在宋教仁秘书刘白等人的帮助下,宋振吕把洪述祖捉拿归案。后经交涉,洪述祖被引渡至北京地方法院受审。虽然庭上洪述祖多方狡辩,但迫于社会压力及铁证如山,北洋政府大理寺在1919 年3月27日作出终审判决,判处洪述祖死刑。 ▲洪金宝 其时斩首刑法已废除,北洋政府刚从英国进口了一架绞刑机,洪述祖就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绞刑执行死刑的罪犯。据说临刑前洪述祖留下一副对联曰,“服官政,祸及于身,自觉问心无愧怍;当乱世,生不如死,本来何处着尘埃”。由于刽子手操作生疏加上洪述祖身躯肥胖,本为留全尸而改良的绞刑,竟然造成洪述祖身首异处,现场惨不忍睹。再多说两句,洪述祖受刑时已60岁,身后留有三子一女,长子洪深、次子洪济、三子洪叔云,兄弟三人都投身于电影事业而无一人从政。其中以洪深成就最高,以后我将详细介绍。次子洪济虽然成就比不上大哥,但他的孙子洪金宝却成为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都是后话。 ▲《恶家庭》剧照 上面这个弯拐得确实有点大,咱们再拐回来,继续说“亚细亚”。因为林奇扛着摄影机跑去拍《上海战事》,这边“新民公司”二十多口子人没事做,每天人吃马喂的也都是费用。其实这事儿也赖不得林奇,人家是外国人,自然关心上海战事对他们利益的影响程度。郑正秋一介穷书生,找有钱的洋行买办张石川要求发薪水。张石川是商人出身,这么多人闲呆着也不产生效益,还要从我这拿钱?门儿都没有哇!再说这些人都是你郑正秋找来的,于情于理跟我都没关系。当然跟合作伙伴郑正秋不会讲得这么直白,生意场上的路道张石川精通着呢。郑正秋无奈,拉着这票人离开“新民公司”组成了一个新剧表演团体“新民新剧社(以下简称新民社)”,都有一技傍身何愁没有吃喝?可是“打炮戏”演啥呢?郑正秋大笔一挥就出来一个新剧剧本——《恶家庭》。 ▲“甲寅中兴” 《恶家庭》,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讲的是家庭伦理题材,这种题材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剧在中国都不乏观众。1913年8月,新民社“打炮戏”《恶家庭》在兰心剧院首演,果然一炮而红。两周演出结束后,郑正秋把剧团搬到了租金较为便宜的谋得利戏院,前台开演本戏,郑正秋在后台现编续集,就这一个剧竟然编演到10本之多,而且天天观众爆满。旗开得胜的新民社继续扩招人马,组成了以汪优游、徐半梅等新剧演员为骨干的强大阵容,成为我国第一个商业化的话剧演出团体。新民社的巨大成功,让张石川看到了新剧演出的潜在商机。于是,以张石川小舅父经营三为社长、张石川、杜复初任副社长的民鸣新剧社(以下简称民鸣社)也于11月28日成立。有洋行做经济后盾的民鸣社先以重金挖走了新民社的许瘦梅等10名主要演员,然后又以丰厚的薪酬邀请顾无为等名演员入社。民鸣社的“打炮戏”《破镜重圆》也是延续新民社的家庭伦理剧路子,可是在歌舞台旧址首演后反响平平。 ▲民鸣社剧场外观 然而经营三、张石川等人并不气馁,经过充分的准备,1914年年初,一台由顾无为(薪酬不是白白丰厚滴)根据《庚子国耻记》改编、投资数千元、上百名演员参加演出的连本大戏《西太后》隆重推出。这台八本大戏服装华丽、布景精美,一下就受到观众热烈追捧;顾无为也学郑正秋,前边演他在后台编续集,一连编出32本,使得清宫戏成为民鸣社最具特色、最赚钱的剧目。新民社受到挑战,也改编大量戏曲、弹词和流行小说,排演了《空谷兰》、《梅花落》等著名言情戏与民鸣社对垒。在此期间,除新民、民鸣之外,还有启民社、民兴社、开明社、春柳剧场四个新剧团体,史称中国话剧“甲寅中兴”时期的六大剧团。但民鸣社终究是财大气粗,相比之下资金匮乏、人才缺失(民鸣社有针对性地持续挖角)的新民社终在竞争中败北,1914年底被民鸣社兼并。1915年1月,两大剧社以民鸣社的名义演出了新民社的代表剧目《空谷兰》,标志着两大剧社正式合并。1914年是农历甲寅年,因此这一年各大剧社龙争虎斗形成的新剧界短暂繁荣,被称为“甲寅中兴”。 ▲第一次世界大战态势图 中国上海各新剧剧社的争奇斗妍之年,也是西方各国争强斗狠之年,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具体到“亚细亚”,1914年6月摄影师林奇因故回国,“亚细亚”的电影制片步履维艰。除了民鸣社迁往三马路大新街中舞台原址后的演出广告中注有“每夜加演亚细亚公司中国最新活动影戏”字样外,再无类似《上海战争》、《难夫难妻》这样的大幅广告。当然林奇走后“亚细亚”也没停止小短片的拍摄,据张石川本人回忆:“笑料很陈旧,技巧也笨拙,而且人影模糊,看不清楚,哪家电影院也不肯放映”。说明什么呢?“人影模糊、看不清楚”,不就是镜头对不准、焦距不会调么?说明林奇在的时候并没有人注意学习摄影技术,都喜欢往幕前跑、往镜头里凑,或者叉腰指挥过过干瘾,没有人把电影当做一门整体艺术来看待,这就是中国早期电影的现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影的先驱者们,就在这个过程中摸索着、学习着、了解着电影制片的整体运作规则,哪怕拍出来的影片只是其他表演形式的“奉赠”或“加演”。而伴随着一战战况愈演愈烈,来自德国的电影胶片断档,致使刚开始抬脚的中国电影业又沉寂了下来,经营三、张石川等也将主要方向放在了新剧及舞台演出的经营上。那么郑正秋呢?开创早期话剧“甲寅中兴”及家庭伦理电影题材、一手创办的中国第一个话剧商业演出团体被资本吃掉,他又到哪里去了呢?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