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人记忆中的“柴爿馄饨”

 常熟老李jlr5mr 2024-08-29 发布于江苏

  上海人对于“柴爿馄饨”是有一种特别的情话的。现在很多人认为,“柴爿馄饨”就是所谓的“安徽料理”,实际上,这是两个“流派”——上海人记忆中的“柴爿馄饨”其实就是“流动馄饨摊”的意思,最早可追溯到清末。这种流动的馄饨摊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时期,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上海十分常见。那时候的上海其实大户人家是很流行吃宵夜的,于是这类摊贩于深夜用木柴烧火并打着竹板叫卖很是常见,这也被称为“柴爿馄饨”。

  “柴爿”这个词,可能是从苏州话里来的,苏州人说“薄片”为“爿”,柴爿就是薄的木片,可以用来燃烧加热,也就是常说的“柴火”。除了柴爿馄饨,上海人还用“柴爿”形容不少东西,形容人的身材,有“大块头”,就有瘦的像“柴爿”;形容低档次的东西,有重点学校,也就有“柴爿学堂”的说法。

图片

  张爱玲有过一段关于“柴爿馄饨”的描述:“卖馄饨的一声不出,只敲梆头,馄饨是宵夜,晚上才会有……”和其他小贩不同,馄饨担主并不叫卖,而以敲竹梆代替吆喝,一根竹管做成的竹梆装在馄饨担前,“笃笃笃,笃笃笃……”,竹梆声自远而近,黄昏或夜晚,吃客闻声而来,担子街头一支,现煮现吃,水气香气弥漫。尤其清寒秋冬之夜,饥肠辘辘的夜归人路过,要一碗馄饨,舀一点辣油,在担子前摇曳的灯光里热腾腾一碗下肚,疲惫的身心都舒展开来。

  上海早年的“柴爿馄饨“基本不卖大馄饨的,都是清一色的小馄饨:皮子薄如绉纱,这种皮子,不是切面店卖的那种厚厚的机制小馄饨皮,而是摊主的家门绝学:其薄如纸,其轻似羽——上海滩的路边小吃,我最佩服两样,一个是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按压成很薄很薄的葱油饼,另一个,就要属柴爿馄饨的皮子了。里面裹的粉红肉馅很小一撮却有点睛之效,汤里飘着猪油、葱花、紫菜、榨菜、虾皮、蛋皮丝。超级薄的皮,极其少的肉,所以,下柴爿馄饨很方便,一捧馄饨往滚着的锅里一扔,搅上一两下。与此同时,用勺舀起另一口锅里的开水,冲在放过各种调味的碗里。随后,捞出馄饨,撒上一些葱花,一碗柴爿馄饨,就这样出锅了。其实上海人很爱种熨贴肚肠、温暖心房的朴实食物,柴爿馄饨是上海的深夜食堂

图片

  只是随着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城市管理渐渐变得严格起来,柴爿烟火终于消失,几乎成了历史名词。但食物是人们甄别和记忆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每个在上海长大,有一定年纪的人,心里都存着一碗柴爿馄饨。

 聊一聊 

各位你们记忆里的“柴爿馄饨”是怎么样的?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我是小馋猫超人,一个热爱上海,更热爱上海美食的上海小囡。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