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再现: 到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 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儿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 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那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 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但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须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说有味总比淡漠远胜罢了。 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又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味道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妙美的秋之音乐?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叶圣陶 一九二三年八月三十一日作 写在后面: 文章《没有秋虫的地方》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寂静无声的秋天,一个被人工与现代文明侵蚀的空间。这里,没有绿草、没有蝴蝶,更没有那曾经最熟悉的秋虫声。作家用细腻而沉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无声的秋景,这种沉寂不仅仅是听觉上的缺失,更是一种心灵的荒芜与冷寂。 在这个“没有秋虫的地方”,城市的喧嚣和人群的嘈杂取代了虫声的乐章。秋天的到来不再伴随着自然的声音,而是被淹没在现代社会的繁杂与机械之中。这里的“无声”,并非因为声音被掩盖,而是因为这片土地已然不再容许秋虫的存在。那微弱的虫鸣,在钢筋水泥的世界中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压抑的氛围,让人感到心灵的疏离与无处安放的孤独。 文章以乡村与城市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自然之声的珍贵。在乡间,虫鸣不仅是季节的标志,更是一种生活的诗意。那里,白天与夜晚交替之间,虫声仿佛是一场无与伦比的音乐会,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最纯粹、最自然的感动。然而,在现代化的城市中,这些声音逐渐消失,只留下无尽的寂静与空虚。作者在这里传递出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怀念,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中遗失之美的深深惋惜。 同时,文章中的“井底”与“铅色”也暗示了现代生活的另一面——一种被禁锢的无力感。井底之蛙虽仰望着天空,却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铅色的世界,象征着沉重与压抑,仿佛一切生机与活力都被禁锢在了这单调的色彩中。这种象征手法,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哲思与反思,引导读者去思考:在追求现代化与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失去了太多原本属于我们的美好?那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秋虫声,或许正是我们失落的诗意与灵魂的一部分。 每当秋天悄然而至,那细微却充满韵律的虫鸣声总是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丝酸楚与怅然。这些声响,宛如自然的乐章,时而轻快,时而缓慢,仿佛是季节交替间的叹息,又像是时间流逝的回声。它们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无声的情感传递,一种对生命、对过往、对自然的无尽追忆。 文章《没有秋虫的地方》通过对自然之声的消逝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与忧虑。在这个充满喧嚣却又无比寂静的世界里,作者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来自自然的声音,那些曾经为我们带来心灵慰藉的美好。或许,在这个越来越机械化的时代里,找回属于我们的“秋虫声”,找回那份与自然共鸣的诗意,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 关注公众号阅读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