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圆计》:二妹始终对大姐意难平,明明是她先认识的大姐夫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4-08-31 发布于江苏

《团圆计》是一气呵成读完的,很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读完一本小说了。7个兄弟姐妹拖家带口的家族纠葛团圆饭是什么滋味的……

这本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人物也都是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人物,甚至书中人物的吵架也跟我们平时没有什么两样,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生活,但不一样的是,所带给人的温馨和温暖远远高于生活。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最后一个春节的潮汕,那是一个父亲不在母亲尚在的家族,更是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族,大姐远嫁北京,趁着过年带着儿子和未过门的媳妇儿,一起走娘家,短短的几天时间,几十年积累在一起的热情和不快,都集中爆发了出来。

二妹虽然现在过得很好,但始终对大姐夫意难平,明明是她先认识的大姐夫,明明她为了他退了婚,明明她给他写了31封信,即便有4封落在了大姐的手里,还有27封呢?

大舅明明是家里的长子,勤勤恳恳为家里的诊所出了十几年的牛马力,甚至耽误了上学耽误了立业,可是老父亲偏偏把这一份家业全权给了二舅,一直在底层过得不如意的大舅,每年年三十的团圆宴上,都要喝到醉,大发牢骚,满腹不省人事。

最小的妹妹从小被送人,被养父霍霍了,自小有主见的姑妈挺身而出,把她救出来后,卖掉自己的首饰和积蓄,给她设计铺垫了一条光明大路,但她偏偏选择早早就嫁了人,还生下一个残疾女儿,还说要给身家雄厚的姑妈养老送终,也难怪姑妈要想偏,始终对她冷冷淡淡。

作者扬云苏,是纪录片导演出身,把控和调度情节慢中有快的冲突推进极其到位,让每个角色都自带节奏,笔端的画面感立体传神,有超强的代入感和体验感,仿佛置身其中,实景看了一场家族人生海海大戏。

“我”这个角色很讨巧,既没有结婚成为准儿媳,但既然来都来了,在诸多亲戚眼里自然是一家人,“我”和每个人都有着进退自如的联系,便于从不同视角切入主题。

家族的向心力和二舅的守礼,特别让人印象深刻,小两口去拜访姑奶奶,二舅关于三点一刻到姑奶奶家最好,晚了的话礼数上不对的说辞,特别让人能够感觉到耕读世家的文化传承。

作者对每个人的语的描绘,对潮汕美食的品评,对每个人物,站在不同立场,用不同的动作所构成的特殊气场,描绘的细腻入微,栩栩如生。

“老白墙,墙头有100年的雨渍,墙根有100年的野草”姑奶奶家街巷的这一简短的描绘,便让人对姑奶奶这个人物有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跳脱感。

作者杨云苏擅长不动声色,在不经意间铺陈蔓延生活的诙谐幽默,“走到姑奶奶家楼下时,二舅看了表果然提前了10来分钟,他很感安慰,又嘱咐我们”……。

“是他们来了吗?怎么不早不晚,偏要选这个时候来,三点一刻----我刚刚才躺下,唉”,真的是让人忍俊不住,高手的随手拈来,就是这么肆意又难忘怀。

在年夜饭前后,所有人的陈芝麻烂谷子的冲突达到了高潮,在高潮过后,作者又陡然一转,让小舅和三舅,从不同的角度叙述,让往事闭环。

血脉所带来的深厚联结,远比想象中强大,即便是一地鸡毛的复杂情感,其中也不乏温暖明亮的心,在口角和波澜起伏中,闪耀暖暖的温馨涟漪。

“大家传着看,都惊讶叫好,但也笑话二舅过日子不会算账,修补费花了150块钱,比盘子本身贵多了。”二舅坚持花大价钱,用锔瓷工艺将那只破碎的盘子修好,让丑陋的裂纹像在盘子上结了半幅蛛网,款款网住了家族每个人的心。

让人感觉到,血脉相连的亲人之间,哪怕上一秒吵得唾沫横飞,下一秒我们依然是独一无二的亲人,是可以互相谅解,互相递梯子的。

“姑奶奶只是健忘而已,不是背信弃义,二舅说他最体谅人,说不能激化矛盾让姑奶奶下不来台,一定要准备好梯子,随时抬到姑奶奶面前扶她平稳步下”。

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