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说要相信孩子,但我感觉自家孩子没有自控力 || 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4-09-01 发布于江苏

【渡过父母学堂】致力于为心理困境青少年家庭提供实用、有温度的支持。每周仅一次,周日八点发。您在陪伴孩子中的所有困扰均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我们将在下周文章中进行回复。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

妈妈:你感觉自己的状态要休息多久呢?

女儿:不知道……但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我想下学期再回去,反正不是现在。

妈妈:下学期你又说自己没准备好。(小声嘟囔)

女儿:我都说了下学期就回学校!

妈妈:那你下学期一到开学又不舒服怎么办?

女儿:(提高音量)反正你就不信我呗,那我还学什么?

妈妈:你想让妈妈相信你,但你有这个自觉性吗?你总是说没准备好没准备好,那你呆在家里也没有做准备啊,按你说的下学期,那你就是在家里呆着玩一学期!

女儿:好了好了,反正你就觉得我是故意的,你怎么想我就怎么做呗。

这位妈妈向我复述了和自己女儿的这段对话,说:专家们都说要相信孩子,要接纳孩子,支持孩子,但是你说,我家孩子怎么相信?相信孩子就是放任自流,她是没有那种自觉性的,专家口中的孩子都是有自觉性的“理想中”的孩子,但我家孩子一旦不管了,就会撒开欢儿的玩,自己是没有自控力的!

妈妈越说越愤怒,我能感觉到她对于专家说的言论的不认同,还有对自家女儿的不放心,愤怒之下是一种“救女心切”的焦虑还有不被女儿看见努力的伤心。

图源:unsplash

我问:那您看到女儿有什么样行动的时候,你能够放心,觉得女儿是在准备复学了呢?

妈妈:至少得看到在家里开始看书学习吧,不说一天学12个小时,就算是每天坐下来学1个小时,我都觉得安心了。但关键现在她根本连书都不翻开一下。

我又继续问:每天学一小时就能安心,那我翻译一下就是,每天玩11小时其实就是往好处变化了?

妈妈一愣,显然没有想过这样的换算方式:她现在每天不止玩11小时,她熬夜打游戏……

我听到了妈妈又开始习惯性的责备女儿,这是这位妈妈长期以来看孩子的视角,只看到孩子不符合自己要求的部分,我尝试回应这位妈妈:您有没有感觉到,只要我试图让您想象一下孩子变好一点点的情况,您就会马上找出充足的反驳理由,我感觉您的脑海里好像缺乏对孩子变好的想象?

妈妈听完我说的,冷静下来了,她思索了很久缓慢的开口:老师,我确实感觉不太相信孩子能变得很好,因为孩子是我养大的,我很清楚她没有这种自控力,所以我没法想象她很有动力的去学习和生活。

我继续追问:噢!所以您不太信任她的自控力,但又很期待她能复学,您感觉她要如何做到呢?

妈妈:她只要按照我规划的复学时间表走,肯定就可以。妈妈似乎为了平反自己的形象,又补充了一句:我觉得我家孩子很优秀很聪明的,除了没有自控力。

我了然:您为您女儿复学做了好多准备啊,但她感觉似乎并不领情。

妈妈:对啊!她其实心里也知道我说的是对的,但就是叛逆对着干。

我半开玩笑道:看上去,你女儿信任你的能力但是不遵守您的计划,而你信任女儿的聪明但不相信女儿的自控力。你们两个人好像在玩一种游戏,名为“谁先信任对方谁就输了”的游戏。

妈妈:(沉思)我有点儿明白老师您的意思了,我是有点控制欲太强了?所以我没法相信我的孩子?

我:我不知道对不对,但我感觉到,你似乎有点害怕孩子真的拥有自控力之后就不再需要你了。

妈妈:(深吸一口气)是的,我感觉她现在对我很厌烦,如果她能开始独立过自己的生活,她就真的不需要我了。

我:哦,难怪您每次听到她说自己有复学想法时,您都会强调“她现在自控力不够,还离不开您”

妈妈:是的……

我:好像信任女儿,就是放手,就是让女儿离自己越来越远

妈妈:(泪流满面)是的

图源:unsplash

以上这段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很典型的妈妈与女儿的关系,这种关系叫共生纠缠的关系。

妈妈不信任孩子有自控力,所以不愿意相信孩子的选择,而孩子觉得自己不被信任,就开始自暴自弃——母女二人好像都总是让对方感到挫败,但似乎又离不开彼此。

女儿希望能把复学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态度在妈妈看来很危险:孩子可能会失去控制,孩子可能会离开妈妈独立生活,妈妈不得不严防死守,用不信任的语言去打击孩子的独立想法;并且妈妈会制定复学策略,用这种方式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让女儿离不开自己。讽刺的是,严防死守的对策反过来又加剧了女儿的对抗感,把女儿越推越远。

其实双方本来都不用这么难受的。在理想情况下,妈妈一开始松松口,说:按你的想法来吧,想休息就再多休息一下,就好了。

也许读者会问:万一让孩子休息之后,孩子真的就越来越没有干劲呢?

是的,这也是这位妈妈所担忧的。妈妈也许是对的,她确实更了解孩子的习惯,也许按孩子的想法确实到最后还是无法复学。但妈妈也是错的,因为她忽略了在她们母女二人的博弈中,复学只是筹码,而她们关系中真正需要处理的是,妈妈能不能主动放手。

孩子在意的不是休息,而是在是否要休息,休息多久这件事上她有没有选择权。并且希望父母认同她是有选择权的。这种复杂的心态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既想独立又依赖。

但我很坚定的相信,女儿也不会无限度地休息。一个人知道自己有选择权,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了,她就有意愿做更多的事。我不止一次听到不同的孩子说,其实呆在家里也很无聊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