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哲学2.1框:《世界的物质性》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4-09-03 发布于江西

世界的物质性

    从第二课起,我们正式踏入辩证唯物论的学习领域,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的核心议题聚焦于“世界的本质究竟为何?”

    谈及唯物论,其核心精髓常浓缩为三句箴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则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三句话共同构筑了唯物主义的基石。首句直面哲学的基本问题之首——思维与存在,何者更为本源?它鲜明地表达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后两句则融入了辩证法的精髓,三者相辅相成,完美展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和谐统一,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真谛。

    在2.1章节中,我们聚焦于首句——“世界是物质的”。那么,何为“世界”?在哲学的语境下,它广泛涵盖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这三个维度。回顾第一课,我们曾探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其中提及具体科学大致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这三者恰好与世界构成的三大方面相呼应。因此,要证明“世界是物质的”,关键在于阐述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人的思维均蕴含着物质性。而本节课的目标,正是深入剖析并验证这一核心观点。

01

自然界是物质的

    自然界究竟源自何方?它是否拥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试想,自然界的山峦与岩石,在人类文明兴起之前便已矗立,正如月球上的土壤在人类踏足之前就已静静铺满月面,只是由于技术的限制,我们未能及时察觉。而今,随着探月技术的飞跃,月壤终得人类之眼见证。这一实例清晰表明,无论人类是否发现,自然界的存在均不受人类意志左右,自有其既定轨迹。

    自然界中,物质形态纷繁多样。抬头远望,高山巍峨,河流蜿蜒,湖泊宁静;环顾四周,桌椅板凳、黑板书本,无一不是具体的物质体现。那么,当我们说“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究竟何意?难道是指自然界等同于高山流水,或是桌椅板凳吗?显然,这并非其真意。

    哲学上探讨的物质,与日常所见的具体物质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之间,如同共性与个性,紧密相连又各自独立。哲学上的物质,被定义为“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同时又能被人的意识所感知和反映的客观实在”。再次审视那些具体的物质形态,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的特性正是这份客观实在性——既不受人类意识控制,又能通过意识被我们所认知。这一概念深刻解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面向。具体物质形态或许会经历生灭更迭,但“物质”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基石。

02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分析完自然界的物质性后,我们转向探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课本主要从两个核心方面来阐述:一是人类社会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构成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具有客观性。

   首先,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人类的起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古猿历经漫长进化而来。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具体而言,劳动对古猿向人类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理结构的演变:

   直立行走与四肢专门化:古猿原本适应树栖生活,四肢功能未明确分化。随着生存环境的变迁,它们开始尝试地面行走,这一转变促进了直立行走的形成,使前肢得以解放用于抓取与工具制作,后肢则专注于行走与支撑身体,实现了四肢的专门化。

手的进化:直立行走与手部使用的相互促进,极大地提升了古猿手部的灵活性和力量。劳动中的抓取、搬运、制作工具等活动,不断锻炼手部肌肉与关节,最终进化为能够进行精细操作的人类手。

语言与意识的诞生:

语言的起源:劳动中的协作需求促使古猿发展出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些语言从简单的声音、手势开始,逐渐复杂化,成为高效的信息传递工具,不仅提升了协作效率,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

意识的觉醒:劳动不仅改变了古猿的生理结构,还深刻影响了其意识层面。在劳动过程中,观察、思考、判断与决策频繁进行,锻炼了古猿的大脑与神经系统,使其意识日益清晰复杂,能够处理更为抽象和复杂的信息。

接下来,劳动构建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社会关系的织就:在劳动过程中,古猿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模式逐渐形成,并扩展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群体间的协作与资源交换成为常态,为社会结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社会制度的形成:随着社会的进步,古猿逐渐建立了包括婚姻、家庭、财产、政治等在内的社会制度,以规范成员行为与关系。这些制度不仅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劳动在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不仅是生理结构进化的催化剂,更是语言、意识产生及人类社会构建的基石。因此,劳动被誉为创造人类文明的基石与动力源泉。

03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我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1.意识的起源与自然界的发展

    意识作为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现象,其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从无机物的简单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到人类的意识,这是一个逐步递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自然界的物质条件、生物进化以及环境变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意识产生的具体阶段

   无机物的反应特性:

   最初,自然界中的无机物如岩石、水等,具有机械、物理和化学的反应特性。这些反应虽然简单且无意识,但为后来生物反应特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随着自然界的进一步演化,低等生物如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等逐渐出现。这些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产生感应性反应,如趋光性、趋化性等。这种刺激感应性虽然还远未达到意识的水平,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高等动物如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更为复杂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它们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多种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这些感觉和心理反应虽然还受到生物本能的支配,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3.人类的意识:

    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社会实践中,人类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意识。人类的意识不仅具有高度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还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活动。这种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4.意识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

   意识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自然界的物质条件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意识又能够反作用于自然界,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面貌和状态。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和共同发展。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以下通过几个详细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1. 语言与意识的共生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意识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人类通过语言不仅能够交流信息,还能共享思想、情感和观念。语言使得人类的意识能够超越个体限制,形成集体意识和社会共识。例如,不同文化中的语言承载着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语言代代相传,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语言作为社会交流的媒介,促进了人类意识的交流和融合。没有语言,人类的意识将停留在较为原始和孤立的状态,难以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

  2. 社会规范与意识的塑造

   社会规范,如法律、道德、习俗等,对个体意识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规范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内化为个体的自我约束和价值取向。例如,在一个强调诚信和道德的社会中,个体往往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意识;而在一个重视竞争和效率的社会中,个体则可能更加注重个人成就和竞争力。

   社会规范为个体提供了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使得个体的意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趋同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种趋同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进步。

3. 教育与意识的提升

    教育是人类社会传承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个体不仅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和提升。例如,现代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意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促进了人类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教育使得个体能够超越自身的局限,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世界,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意识。

   4. 社会变迁与意识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人类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和追求;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社会变迁为意识的演变提供了动力和源泉。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这些挑战和问题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和更新自己的意识观念。通过意识的演变和更新,人类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作为意识的物质载体,其无与伦比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在生物学与神经科学领域内受到了深入的探究与广泛认可。以下,我们通过几个关键维度详细阐述人脑如何作为意识的物质基础。

1.人脑的结构与复杂性

    人脑,这个重约1500克的神奇器官,内含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这些细胞通过错综复杂的网络紧密相连,构建了一个比北美洲所有电话、电报网络更为庞大的信息交换系统。这种庞大的神经网络不仅为意识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在人类思维与感知的广阔领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与黑猩猩(约400克脑重)和大猩猩(约540克脑重)相比,人类脑重的显著差异,部分解释了为何人类能够拥有更为复杂和深刻的意识体验。

2.意识活动的具体实现

    意识活动,从根本上讲,是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精细反射与处理过程。当光线、声音、气味等外界信息通过感官门户涌入大脑,它们被迅速解码、分析,并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意识体验。比如,凝视一朵绽放的花朵,人脑能即时捕捉其色彩、形态,甚至触发愉悦的情感共鸣。此外,人脑还具备记忆、思维、想象与创造等高阶认知功能,这些能力让人类能够超越即时感知,进行深度的逻辑思考、创造性想象和复杂问题的解决,如解决数学难题时所需的逻辑推理与计算能力。

3.意识障碍与脑损伤的紧密联系

    临床实践中,大量案例揭示了大脑损伤与意识状态变化的直接关联。脑膜炎、癫痫等疾病能够引发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轻微的意识模糊到深度的昏迷状态,这些现象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人脑在维持意识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的研究指出,大脑的不同区域各司其职,一旦某个区域受损,其对应的功能便会受损,进而影响整体意识状态。通过对这些受损区域的深入分析,科学家们逐步揭开了意识产生的神秘面纱。

4.意识的社会性与文化烙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但意识的内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受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的熏陶。语言交流、社会规范、文化传承等因素共同塑造了人类的意识世界,使其变得丰富多彩且充满个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信仰及价值观等方面展现出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正是人类意识社会性与文化塑造性的生动体现。

    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并在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并且是经过大脑加工改造过的结果。为了更通俗易懂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以下几个例子:

1. 观看日出

    当你站在山顶或海边观看日出时,太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天空由暗转明,色彩斑斓。你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些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不仅接收了这些信息,还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加工和改造,比如识别出太阳的形状、颜色渐变以及天空的层次感,最终你在意识中形成了对日出的完整印象和感受。

    这个例子说明,意识中的日出景象是大脑对物质世界(太阳、天空等)的直接反映,但同时也是经过大脑加工改造过的结果。大脑通过整合和解释视觉信息,让我们能够理解和感受日出的美丽和壮观。

2. 听到音乐

    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音乐时,耳朵捕捉到了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要素,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不仅接收了这些信号,还通过联想、情感共鸣等心理活动对这些信号进行了加工和改造。你可能会因为音乐而想起某个场景、人物或情感经历,或者在音乐中找到共鸣和安慰。

    这个例子展示了意识如何对音乐这一物质世界的声音现象进行反映和加工改造。大脑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将简单的声音信号转化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内容。

3. 品尝美食

    当你品尝一道美食时,食物的味道、口感和香气等物理特性通过味蕾、口腔和鼻子等感官被感知,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不仅接收了这些信息,还通过记忆、比较和联想等心理活动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加工和改造。你可能会因为美食而想起某个地方、某个人或某种情感,或者对美食的味道和口感产生独特的评价和感受。

     这个例子说明了意识如何对食物这一物质世界的实体进行反映和加工改造。大脑通过整合和解释感官信息,让我们能够理解和评价食物的美味程度和价值。

4. 阅读故事

    当你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眼睛捕捉到了书页上的文字,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不仅识别了这些文字,还通过理解、想象和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将这些文字转化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等意识内容。你可能会因为故事中的情节而感动、悲伤或兴奋,也可能会对故事中的主题和思想产生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这个例子展示了意识如何对文字这一物质世界的符号进行反映和加工改造。大脑通过复杂的认知过程,将简单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5. 画画创作

     当你拿起画笔开始画画时,你的意识中已经有了想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和形象等内容。你通过观察周围的物质世界(如风景、人物等),将这些物质世界的元素转化为绘画的素材和灵感。然后,你运用绘画技巧和想象力,在画布上创造出新的图像和场景。这个过程不仅是物质世界在画布上的直接反映,更是你意识中对物质世界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的结果。

    这个例子强调了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它说明了意识如何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产生出新的创意和想象,并通过艺术创作将其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和加工改造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