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创“先天学”,有内圣外王之誉,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朱熹说,“程、邵之学固不同,然二程所以推尊康节者至矣。盖信其道而不惑,不杂异端,班如温公、横渠之间。” 学贯易理,儒道兼通。邵雍学习《河图》《洛书》,悟透了伏羲八卦中自带的先天奥妙,从此智慧通达,把圣贤之学融会贯通,道德完善,他对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备受世人敬仰。 《渔樵问对》是邵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渔夫和樵夫对答的方式阐述了邵雍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思考。 下面是从《渔樵问对》中提炼出的5句真言,读懂可“逆天改命”,一生通达无忧! 1、鱼害乎饵,人害乎财,饵与财异,其害一也!鱼因吃鱼饵而受害,人因吃鱼而受利,同样是吃,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在渔夫看来,人是人,鱼是鱼,彼此的立场不一样。 如果是以鱼为本,那当然是人有利而鱼受害,但要是以人为本,渔夫不吃鱼就要饿肚子,所以当然是应该打鱼、吃鱼才对。
不管是水上还是陆地,利益都是一样的,而鱼儿因为贪图鱼饵上钩,人因为钱财受害,害处也都是一样。 所以说利益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鸡同鸭讲是没道理。人性在利益面前会有变化,利益所致,父子也可变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很多时候都无法调和,但贪心的人必然会受害于自己的欲壑难填。 2、火以用为本,以体为末,故动。水以体为本,以用为末,故静。木柴是火的本体,火是木柴的作用。火本无体,通过木柴燃烧后才有体。而火以用为始,以体为终。火遇水后能与之对立而不能与之相随,所以水能灭火。而水的性质是遇火后能与之相随而不能与之相对立,所以水因火而变热,这是水火相息的缘故。 水火既相济又相息,明白了水火的本质和变化,也就懂得了天下万事万物的规律。 邵雍借渔夫之言告诉我们,万物的奥妙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这可以跟轮扁斫轮的故事一起理解,语言、文字只能达到事物的表面,就像人的眼睛只能看到事物的表相一样。 在听了渔夫的话后,樵夫心有感叹,“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 这就是说道不远人,道者心之所依,这跟王阳明的“本自具足”道理相通。 3、不我物,然后定能物物!人和物质的关系是人生三大关系之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要跟物质打交道,比如赚钱、劳动、做饭等,都是如此。 “无心者,无意之谓也。无意之意,不我物也。不我物,然后定能物物。” 渔夫在天地之间,是以无心来了解万物,其实人也是一种“物”,如果放下分别心,那就能物物相感相通。 “以我徇物,则我亦物也;以物徇我,则物亦我也。我物皆致,意由是明。天地亦万物也,何天地之有焉?万物亦天地也,何万物之有焉?万物亦我也,何万物之有焉?我亦万物也,何我之有焉?何物不我?何我不物?如是则可以宰天地,可以司鬼神,而况于人乎?况于物乎?” 以我为尺度,我也是物质;以万物为尺度,万物也是我。其实,天地万物本是一体,通天下一气耳。如此就能超脱物外,乘物以游心,胜物而不伤。 4、幸不幸,命也;当不当,份也。一命一份,人其逃乎?如我们所知,这个世界上有人做坏事还活得好,有人做好事却不得好报,这是怎么回事,善恶真的有报吗? 在邵雍看来,这是幸和不幸之分,幸与不幸是命,遇与不遇是分,“小人之遇福,非份也,有命也;当祸,份也,非命也。君子之遇祸,非份也,有命也;当福,份也,非命也。” 这里有些难以理解,邵雍借渔夫所说也是他的观察和思考,从古至今都有“善恶不分明”的情况,小人、坏人可以有非分之福,不该有好处却得到好处。而好人、君子或有意外之劫,但两者的命运是不一样的。 其实宏观来看,祸福不分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修德积善,是君子的本分,做人做事心安就好,不求福报反而有福。反正人生难免有劫难,关键是如何修持自己。 至于坏人自我放纵也不要担心,所谓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无非是时间长短的事,毕竟因果不空。 5、君子见善则喜之,见不善则远之;小人见善则疾之,见不善则喜之。往往是好人少而坏人多,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是自然。
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君子和小人的心性不一样,好人和坏人对待利益或道义会有不一样的反应,这是两者的本性驱使。 所以不要怪有些人看到不好的事就高兴,哪怕损人不利己,他也是见不得人好,现实中有太多人都是这样的心理,就巴不得别人倒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本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