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累及中心凹的鱼雷样黄斑病变1例

 飞雨合然 2024-09-05 发布于辽宁

患儿女,6岁。因右眼偶尔视物模糊,于2021年4月21日至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就诊。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否认早产、眼部外伤、手术及家族疾病史。无长期服用药物史。

眼部检查:右眼、左眼视力分别为0.5、0.6,矫正视力均为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4.6、13.6 mmHg(1 mm Hg=0.133 kPa)。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检查无异常。

眼底检查,右眼黄斑见一“纺锤形”、边界清晰的平坦色素减退区域,水平直径约1个视盘直径(DD),垂直直径约1/2DD,病灶尖端指向视盘(图1A)。眼底自身荧光(AF)检查,右眼病灶边界显示不清晰,病灶呈相对均匀的弱AF,病灶头部的边缘呈强AF(图1B)。

图片

图1 累及中心凹的鱼雷样黄斑病变患儿右眼眼部检查像。

1A 示彩色眼底像,黄斑区可见一“纺锤形”、边界清晰的扁平色素减退病变,病灶尖端指向视盘。

1B 示眼底自身荧光(AF)像,病灶呈边界不清的弱AF,病灶头部的边缘呈强AF(白箭)。

红外眼底成像(IR)检查,右眼病灶呈较强反射,边界清晰(图1C)。

图片

1C 示红外眼底成像,病灶呈较强反射,边界清晰,病灶鼻上方边界处的白色高亮点为镜头反光(白箭)。

右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同步检查,15.62s时,FFA检查可见病灶呈现斑驳状强荧光,边界清晰;ICGA检查可见病灶呈弱荧光,透见其下的脉络膜血管,病灶颞侧见一荧光不均的狭长尾部。20min,FFA检查可见病灶呈透见荧光表现;ICGA检查可见病灶呈一均匀的弱荧光,尾部显示清晰,病灶呈“蝌蚪状”(图1D~1G)。

图片
图片

1D、1E 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像,15.62 s可见病灶呈现斑驳状强荧光,边界清晰(1D);20 min可见病灶呈透见荧光表现(1E)。1F、1G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像,15.62 s病灶表现为不均匀的弱荧光,并透见其下的脉络膜血管(1F);20 min可见病灶为一均匀的弱荧光,尾部显示清晰,病灶呈“蝌蚪状”(1G)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右眼病灶的部分区域外核层变薄,病灶外界膜完整,椭圆体带、嵌合体带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Bruch膜之间存在弱反射暗区,其下方脉络膜反射增强(图2A),脱离的神经上皮层下可见“绒毛状”的强反射(图2B),病灶尾部椭圆体带下方结构紊乱、增厚,椭圆体带略向上隆起(图2C)。左眼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

图片

图2 累及中心凹的鱼雷样黄斑病变患儿右眼光相干断层扫描像。2A示病灶部分区域外核层变薄,外界膜完整,椭圆体带、嵌合体带结构紊乱,与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膜之间存在弱反射暗区,其下方脉络膜反射增强。2B示病灶下方内层视网膜结构正常,脱离的神经上皮层下可见“绒毛状”的强反射。2C示病灶尾部椭圆体带下方结构紊乱、增厚,椭圆体带略向上隆起(白箭)

诊断:右眼鱼雷样黄斑病变(TM)。建议患儿定期随访观察。

 讨 论 

TM是一种罕见的眼底色素减退性病变,病灶呈椭圆形,其横径大于纵径,形似“鱼雷”,通常位于黄斑颞侧,尖端指向黄斑。Roseman和Gass[1]于1992年首次报道并将其命名为低色素性RPE痣。Daily在1993年芝加哥视网膜研讨会上将其命名为TM。TM是基于其典型的眼底表现做出临床诊断,但需要和其他引起RPE改变的眼底病变进行鉴别,如 弓形虫或其他感染引起的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外伤、先天性 RPE肥大和Gardner综合症等[2]

本例患儿右眼黄斑区可见特 征性的“鱼雷样”色素减退病灶,与石婕等[3]报道的TM病例特征一致,并通过FFA等检查与其他黄斑疾病进行了鉴别。与位于黄斑颞侧的典型TM病例不同[3],本例患儿病灶位于黄斑区,OCT提示病灶椭圆体带、嵌合体带结构紊乱,存在神经上皮层下裂隙,并累及中心凹,虽然矫正视力正常,但患儿存在右眼视物模糊症状。国内尚无累及中心凹的TM报道。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TM是一种先天性的RPE良性病变,病变形态长期稳定并几乎均位于黄斑颞侧,不影响中心视力,患者一般无症状,但缺乏关于TM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其确切的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眼科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为TM形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现。Wong等[4]根据TM的OCT不同形态将TM分为2型:1型表现为视网膜外层结构紊乱,无神经上皮层下裂隙;2型存在外层视网膜结构的紊乱和神经上皮层下裂隙,伴或不伴脉络膜凹陷。Wong等[4]研究发现,1型和2型患者年龄分布不同,平均年龄分别为17、39岁,推测TM这两种类型的OCT表现可能代表了疾病的不同阶段,随着时间的发展病变从1型逐渐演变为2型。但Shirley等[5]对16岁以下儿童TM进行研究发现,1型和2型病变发病年龄无明显区别,平均患病年龄分别为8、7岁,认为OCT的分型可能代表了TM的不同表型,而非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本例患儿存在神经上皮层下裂隙,符合OCT分型中2型TM的诊断。患儿为6岁儿童,与Wong等[4]研究中2型TM病变的发病年龄不一致,从发病年龄上更符合Shirley等[5]关于OCT分型的推测。

本例患儿病灶在颞侧有一狭长的尾部,眼底表现为不清晰的弱色素区。Shields等[6]认为TM的这种“磨损形态的尾部”代表了点状或线状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本例患儿眼底AF、FFA及IR检查其病灶尾部显示不清晰,而ICGA中晚期病灶尾部呈边界清楚的弱荧光。OCT未观察到RPE萎缩表现。本例患儿的多模式影像检查结果支持TM尾部是由无色素或弱色素RPE病变组成的推测。

TM可能出现在黄斑颞侧以外的其他眼底区域[7],并可能累及中心凹引起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等视觉症状,但通常TM病灶的尖端仍指向黄斑或视盘。对于尖端指向黄斑或视盘的眼底椭圆形或“纺锤形”的脱色素病灶需要考虑TM的可能。TM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可能性小[5,8],但仍需意识到存在这种潜在风险的可能,对位于黄斑区的TM有必要通过多模式眼底影像检查进行长期随访。

引用本文:吴静, 冯思嘉, 乐莉, 刘少章, 刘玮. 累及中心凹的鱼雷样黄斑病变1例.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 39(1): 66-67.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11129-00668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