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范银山与佛结缘向内求(第一百五十一期)

 三品美术馆v1 2024-09-05 发布于北京

三品寻美丨知行合一——范银山与佛结缘向内求

美是因人而彰物我合一的意世界三品这一期请来了一非常特别的嘉宾,他的学生是这么描述他的他只对艺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请著名书画家范山老师到三品做客,欢迎您。

各位朋友大家好。

刚刚提到您的学生对您的描述就是说您只对艺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呢您私下又说是一个,上课时经常衣冠不整

范银山作品

这个衣冠不整是带双引号的,可以看出老师是一位非常随性不拘小节的人。但是我看您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宏观又不失细节。那大家都说画如其人,您是怎么做到私下和您的作品差距这么大的呢?

那篇推文也是一句玩笑话。首先衣冠不整,不拘小节,可能是偶尔的一个外相。我们写字难免会沾点墨在身上,滴点颜料,他这个是一个状态、一个形容词吧,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我画画写字这整个过程当中,我寻求的是一个随缘自在的状态,随性但不随意。

范银山作品

我们要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说我可能在随性方面,画画比较在意的是灵性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我本人更在意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关注,关注的点是在这上面,不太在意物质层面上的一些东西,往往会给人一种不拘小节的一个状态,会有这种感受。

所以说在基于这些方面的认识,我可能更偏向于向内求,向内心去关照。所以我有时候会表现出来对一些外在物质层面不是太在意,就是舒服就好,也让大家舒服就好,随缘自在就是我的追求。


随缘自在。我了解到老师您是信佛的,您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禅意画。那我想问一下老师您与佛教是怎么结缘的呢?

范银山作品


其实艺术也好,佛教也好,事实上很多都是心灵精神层面的一个产物。所有的艺术也好,包括佛法的一些理论,其实都是根植于人的思想。你说我是怎么样信佛的?这个渊源有的时候讲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我最初接触佛法是应该比较早,因为我从小就是比较对玄学和神秘学挺感兴趣的。我从小就喜欢看易经,包括四柱六爻。我最初接触佛法,也是因为看南(怀瑾)老的书,慢慢的对佛学萌生了一些兴趣。

但后来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我后来也去皈依了。因为整个中国美术史,有很大一部分是佛教美术。你看佛教的壁画、佛教的雕塑,包括建筑,对整个美术史还是影响很大的。

巨然作品

像我们所熟知的巨然,画山水的巨然;智永《千字文》,智永禅师,包括怀素、高闲以及明清时期的四僧,在书画上都是很有名的大师。之所以说艺术跟佛法这方面,它是有共通的地方,都是心灵和精神层面上的。

智永《千字文》局部

我个人的法缘还是比较好的,当时是在北京,一直是星期六星期天,在凤凰岭的龙泉寺,那边经常组织共修。当时是在那个普贤画室,我跟一些法师一起共修,学习《俱舍论》。

在这个期间,我也给那些法师、山上的居士、包括一些义工,上过写经课,包括画佛像的功课。所以从那以后我也发愿:要在中国佛教圈里打造一支经生团跟画僧团。这个因缘际合成熟,是在疫情的时候,我有了更大的平台。

就是三亚南海佛学院,请我过去组建了一个佛教美术专业,等于说把中国美术学院书画的培训体系跟佛教艺术相结合,打造了一支现在在国内佛教院校里边算是一个王牌专业。

范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他与佛教是怎么结缘的。我听闻范老师您是范仲淹的后代,我们都知道范仲淹是北宋的顶流,他也是许多文人雅士内心的偶像。我想问一下范老师,这一位先贤在您的艺术道路上有没有给您带来什么影响呢?

也是很有幸啊,从我们家谱上看,从范仲淹那算起,我应该是属于第三十一世孙。大家也都了解范仲淹他被追封为魏国公,他的谥号叫文正公。很多人都把范仲淹当成那个时代的一个精神偶像,他做的很多事儿、包括他的诗文,他是一个精神标杆。

他不光是在朝主政,也有挂帅戍边这方面,他是把家国情怀寄予一身的。他的名言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包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等于说是给当时的文人阶层有一个精神指向和标杆的作用。范仲淹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一个范氏义庄。

范氏义庄的形式是一个非宗教型的、民间的一个慈善机构组织。相当于家族基金,要比西方所谓的家族基金要早了四百年,而且绵延传承了八百多年。

像他这种利乐有情、利民的思想,作为一个文化人,这种直率坦荡的人格魅力,也是我们文人值得学习的一个榜样。所以说(我)也很荣幸,也想着就是能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可以看出范文正公对范老师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刚刚也提到了,范老师也是在从事美育事业——南海佛学院,我们三品也是在从事美育事业。范老师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

我们三品的黄馆长也提出了对美的一个概念:美是因人而彰、物我合一的意象世界。我想问问范老师,以您的视角您是怎么理解美的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好的,你这个问题特别好。中国不管是艺术还是这个大道至简,崇尚的是一种生命气象。庄子《齐物论》里边有一句话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在陆九渊心学思想里面就是“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这是美美与共的,好的东西、美的东西千万年来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像中国人,我们可能更在意的是感性、灵性方面的,对美的认知可能是更偏向于写意、写心的、走心的。西方绘画可能更在意的是理性的一种感知,美是相同的,只不过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殊途同归。

嗯,到了一定程度都是殊途同归的。像我们经典的绘画也好,包括宋代的一些美学,包括中国的一些唐诗宋词,包括一些宋代的器物,它在那个时代是美的,放在这个时代依然是美的。

赵佶《红荔山禽图》

所以经典的东西、美的东西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宋画那种小团扇,一张很美的宋画,中国人看得懂,外国人也一样是看得懂的。所以说人的觉知力是差不多的。首先好的东西是可以跨越时空。

它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对,因为经典的东西是带有生命力的,放在任何时代它都是很鲜活的、活泼的。当然我们艺术的标准,最终也是要达到天人合一、制心一处,完全的明心见性。万法都是一如的,一通百通。一即是万、万即是一的一个状态。

感谢范老师的分享。就像他们所说的一样:“毛笔是他的法器,纸墨是他的道场,驭笔以降心,自度亦济人。”三品寻美,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