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考点高效备考一本通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9-05 发布于甘肃

重试

Image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Image

常见命题点:

1.实验原理:v=s/t

2.小车做变速(加速)运动。

3.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

4.斜面坡度应尽量(大/小),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5.平均速度的比较υAB<υAC< υBC(填“>”、“<”或“=”)。

6.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填“大”或“小”)。

说明:将导致时间t偏小,由v=s/t知:计算的速度偏大。

7.图中AB段路程为40.0cm;AC段平均速度为0.11m/s(保留两位小数)。

说明:读路程长时一定要有估读数!

8.测量小车经过BC段的平均速度,将小车从B点释放,测量方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从B点释放,速度为0,与实际情况不符。

9.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能,机械能减小

说明:斜面粗糙,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注意事项:

1.斜面不宜垫的太低或太高。太低:不易于小车下滑;太高: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测量时间。

2.小车通过的路程,应从开始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不是斜面长度)。——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晶体的熔化

Image

常见命题点:

1.采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使物体受热均匀

2.图中物体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

3. BC段,物体处于固液共存(固/液/固液共存)态。

4.图中加热的固体为晶体(晶体/非晶体)。

5.铁架台组装顺序从下到上(从下到上/从上到下)。

6.第9min和第8min相比,物体的内能变大(变大/变小/不变)。

7.该晶体的熔点为48℃

8.选择大颗粒的海波还是小颗粒的海波进行实验?为什么?

答: 小颗粒,更容易受热均匀

9.冰的熔化实验,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不会 (会/不会)沸腾。

说明:因为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试管中的冰温度也是0℃,试管中的冰无法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10.液态阶段的比热容比固态阶段的比热容(大/小)。

说明:固态阶段,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更快,证明此时的比热容更小。

——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水的沸腾

Image

常见命题点:

1.玻璃板盖在烧杯上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加快水的沸腾

2.小明加热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水的质量较大或水的初溫较低导致的。

3.停止加热之后,烧杯内的水还在继续沸腾的原因是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4.甲、乙温度曲线不同,是因为甲、乙质量不同,乙的质量大于甲的质量 。

5.乙、丙温度曲线不同,是因为乙、丙初温不同

6.水沸腾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7.图为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

Image

8.图中,水的沸点为98℃。

9.实验中,当地的大气压低于(低于/高于/等于)标准大气压。

说明: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10.图中操作错误之处是温度计接触到烧杯底部

——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光的反射

Image

常见命题点:

1.实验用到的纸板的作用是便于观察和记录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

3.如图乙所示,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验证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纸板偏折之后纸板上只能看到入射光线,看不到反射光线

5.实验进行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求普遍规律,避免偶然现象

6.纸板没有偏折,但只看得到入射光线,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纸板与镜面不垂直

7.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大(变大/变小/不变)。

8.光线在纸板上发生的是(镜面/漫)反射:实验应选择较粗糙(光滑/粗糙)的纸板进行实验。

9.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偏离(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10.从F点入射,光会从E点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

11.某同学实验所测得下表数据,与其他同学结论不一致。请你分析原因: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看成了入射角(或将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看成了反射角)

Image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Image

常见命题点:

1.实验中选取的A、B两支蜡烛应该是大小相同(相同/不同)。蜡烛B应  不点燃(点燃/不点燃)。

2.观察蜡烛A的像,应该在蜡烛A的同侧(同侧/异侧)进行观察。

3.蜡烛A靠近平面镜,此时蜡烛A的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

说明:玻璃板透明,可以看到蜡烛B挪到了哪个位置,是否与像重合,B的位置即像的位置。

4.选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主要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5.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了物体和像大小相等

6.选择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7.实验应该在较暗环境进行。

说明:蜡烛能发光,让周围环境暗一些,更利于观察蜡烛的成像。

8.无论怎么移动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像重合,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9.实验应选择较 薄(薄/厚)玻璃板,因为较厚玻璃板会出现重影

10.如果要探究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应该进行什么操作?

答:用光屏代替蜡烛B的位置,看能否接收到像 。

说明:虛像不可用光屏接收,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

11.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说明:通过确定蜡烛B的位置来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

12.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寻求普遍规律,避免偶然现象

13.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反射/折射)原理。

Image

14.除了上述图甲、乙中出现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刻度尺

——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Image

常见命题点:

1.调节光具座,使得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始终无法在光屏上接受到像的原因:此时不成像或成虚像;焰心、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光具座长度不够长 。

3.凸透镜被挡住一部分,此时成像完整(完整/不完整),光屏上的像变 (亮/暗)。

4.蜡烛燃烧变短, 光屏上的像将会往(上/下)

说明:蜡烛变短,相当于往下移动,光屏上的像为倒立的像,所以像往上移动。

5.在凸透镜前面再加一块近视眼镜后,要再次在光屏上成像,应将光屏远离(靠近/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远离(靠近/远离)凸透镜。

说明: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加了凹透镜后,会聚作用减弱。成像靠后,所以应该将光屏向右移动。或者是将蜡烛往左移动。像也会往右移动。使像重新落在光屏上。

6.在凸透镜前面再加一块远视眼镜后,要再次在光屏上成像,应将光屏靠近(靠近/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靠近(靠近/远离)凸透镜。

说明:远视眼镜为凸透镜,加了凸透镜后,会聚作用加强,成像提前,所以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动。或者是将蜡烛往右移动,像也会往右移动,使像重新落在光屏上。

7.蜡烛在光屏上的像靠上,若要使得像呈现在光屏中间,应将光屏往(上/下)调;或将透镜往(上/下)调:若调节的是蜡烛,应将蜡烛往( 上/下)调。

Image

说明:根据图象知:物距16cm时,像距也是16cm,说明16cm等于2倍焦距,焦距为8cm。

——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托盘天平的使用

天平结构:

Image

关系等式:

①读数等于砝码加游码;

②左盘中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的质量加上游码读数。

实验步骤:

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并将标尺朝向自己,调节底座下面的螺钉,使底座水平。

2.调零:用镊子将游码归零,不要用手碰触哦!

3.调平:在使用前调解平衡螺母,使指针位于分度盘的中心位置,即横梁处于水平位置这个过程。“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调平结束,严禁再次调节平衡螺母。

4.左物右码:将物体放在左侧托盘中,在右侧托盘中加减砝码。

5.读数:通过加减砝码和改变游码,使指针再次指向刻度盘的中心位置。读数并记录数据。

注意事项:

①在称量的过程中,无论是加减砝码,还是移动游码,都需要用镊子来进行操作,禁止用手去触碰。

②在加减砝码时,从大到小,依次改变。

③如果最小的砝码放入托盘中依旧不能使其平衡,就需要调节游码。

——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量筒的使用

实验目的:如何测量液体的体积

实验器材:量筒

实验步骤:

1.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量筒瓶口紧挨着试剂瓶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2.量筒的刻度面对自己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刻度面对自己,视线可以直接看到刻度。

3.读取液体的体积数

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量筒的读数没有估读。

注意事项:

①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液体、量取温度较高的液体、用于化学反应的容器;

②量筒上是没有0刻度线的。

使用过程中的偏大、偏小问题:

测量液体体积(液体体积实际值确定):

仰视读数比实际大,测量结果偏大;

仰视读数比实际小,测量结果偏小。

量取液体(读数确定):

Image

仰视读数比实际大,测量结果偏小;

仰视读数比实际小,测量结果偏大。

——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测量固体的密度

Image

常规步骤:

(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质量为m;

(2)在量简中装入部分水,读数此时读数为V1

(3)将固体放入装入水的量筒,读数读出为V2

(4)通过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m/(V2-V1)

问: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的密度值会偏(大/小);

问:若石头会吸水,则测得的密度值会偏(大/小)。

注意事项:

当质量偏大,体积标认准时,所测的密度偏大;当质量标准,体积偏大时,测量的密度偏小。

——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其他方案

方法一:烧杯+量简+天平(测量大石块)

(1)称量出石块质量为68g;

(2)烧杯中加水,将石头放入烧杯,此时在烧杯页面划线做标记;

(3)将石头取出,烧杯中液面下降;

(4)用装有60ml水的量简,往烧杯中加水,直到烧杯中液面到达标记线处;

(5)量简中的水剩余40ml。

问:

①石块的体积为20cm3

②小石头的密度为3.4×103kg/m3

说明:计算过程 。

3.以上操作中,将会导致小石头密度测量结果偏小(偏大/偏小/不变)。

方法二:无量简测体积

(1)天平称量出小石块质量为84g;

(2)烧杯装一部分水后,放入小石块,在液面位置划线做标记:称得总质量为166g;

(3)将烧杯中的小石块取出,液面下降;

(4)在烧杯中加水,液面升高至划线标记处:称得总质量为124g;

问:

①加入水的质量为42g。

②加入水的体积为42cm3

③石块的体积为42cm3

④小石头的密度为2×103kg/m3

⑤以上操作中,将会导致小石块密度测量结果偏小(偏大/偏小/不变)。

说明:取出小石块时,会带走一些水,导致补加水的体积增大,使测得的石块体积偏大,因此测得小石块的密度偏小。

测量液体的密度

Image

常规步骤:

(1)将液体倒入烧杯;

(2)将烧杯放到天平上,测出质量为m1

(3)将液体倒入部分至量简中,读出读数为V;

(4)将烧杯剩余部分液体放到天平上测量,测出质量为m2

(5)计算出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m1-m2)/V

问:若先用量简测体积,再把液体倒入烧杯测质量,则量简上会有部分残留液体,会导致密度测量值偏

注意事项:

因为会有少量液体附着在量筒内壁上,导致测量结果有偏差,所以第3步中只倒部分液体到空烧杯中。

——精品物理频道整理

其他方法:

方案一: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20g;

(2)在烧杯中倒入部分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86g;

(3)将待测液体全部倒入量简中,读数为60mL。

问:待测液体的密度为1.1×103kg/m3

待测液体密度测量结果偏大(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烧杯上有液体残留,体积测量偏小

方案二:

(1)在量简中倒入部分待测液体,量筒读数为82mL;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4g:

(3)将待测液体倒入一部分至烧杯中,此时量筒读数为40mL;

(4)用天平称量烧杯和液体总质量,读数为66g。

问:待测液体的密度为1×103kg/m3

方案三:

(1)天平测量出空烧杯质量为26g;

(2)烧杯中装入部分水,液面处做划线标记,天平称量总质量为86g;

(3)水倒掉,杯壁水擦干后,倒入待测液体至划线标记处,天平称量总质量106g。

问:

①水的质量为60g;

②待测液体质量为80g;

③待测液体体积为60cm3

④待测液体密度为1.3×103kg/m3。(保留一位小数)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