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oh Ming Pei 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华裔美籍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总能使空间变化万端。百年人生里,他荣获过50多项建筑奖项,给世界留下了许多震撼心灵的建筑,他的建筑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贝聿铭所获的重要职业生涯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金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8年由里根总统颁予的国家艺术勋章(National Medal of Arts)、1989年第一届日本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2009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2017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等。 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华民国广东省广州市,随后在香港和上海等城市生活。贝聿铭的爷爷贝哉安参与创办了上海银行、中国旅行社,他的父亲贝祖贻曾担任当时的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经理等职务。母亲庄莲君出身名门,但中年因病去世,幼时贝聿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源于他的母亲。继母是江南名媛蒋士云,少帅张学良一直念念不忘、一生最爱的“蒋四小姐”。贝聿铭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明朝中叶,贝兰堂定居苏州,以行医卖药为生。到了清乾隆年间,贝氏已是苏州四富之一。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苏州贝氏家族却打破了这个“魔咒”,贝氏家族在苏州的历史超过600个年头。已经足足富过了15代人,族中人才辈出。 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是贝聿铭) 少年时期,贝聿铭主要生活在上海,但祖父坚持让贝聿铭每年夏天回到苏州,与堂兄弟们在狮子林中玩耍。狮子林是当今苏州园林的代表,清朝后期,狮子林被贝聿铭叔祖父、“颜料大王”贝润生收购。狮子林里遍布假山,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给贝聿铭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这份快乐延续到了他70年后设计苏州博物馆时:“中式园林包括三个主要元素——水、石和植物。人们习惯在园林里闲庭信步,流连忘返。小孩子可以在里面探险玩耍,我就很喜欢在园子里玩捉迷藏。作为博物馆,我不想让人们游荡在园外,我想把他们留在园中。” 小时候的贝聿铭在狮子林 1935年,贝聿铭前往美国。父亲本来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上海外滩时髦的建筑,使他隐约对这一领域产生浓厚兴趣。贝聿铭曾回忆,捷克籍建筑师邬达克(Ladislav Hudek)设计的花园酒店是他当时最喜欢的建筑之一。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并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 在哈佛读研期间,贝聿铭向现代主义建筑创始人之一的格罗皮乌斯学习,但贝聿铭与老师格罗皮乌斯发生了分歧,希望能在建筑中展现更多的传统历史元素。贝聿铭的研究生毕业设计就是上海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是两层现代建筑,展厅内有几个中式庭院,点缀着山石、溪流和花草树木,颇有几分苏州园林之感。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太湖石瘦、漏、透、 皱,道法自然,浓缩天地,是最能代表园林意境的景物之一。 1938年,贝聿铭在纽约中央车站接朋友时,遇到了美丽的中国姑娘陆书华。陆书华就读于女子名校“卫斯理学院”,宋氏三姐妹及冰心曾学习的地方。1942年,贝聿铭与陆书华成婚。她一生辅助贝聿铭,生儿育女,打理一家的私生活,陪伴大师度过了七十几个春夏秋冬。 贝聿铭和陆书华 1948年,贝聿铭获得纽约房地产大亨威廉·泽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赏识,担任建筑部总监(Architecture Director)一职并为其工作七年。在此期间,由他设计的第一个项目海湾石油大厦(Gulf Oil Building)完工,成为亚特兰大的地标建筑。 1955年,贝聿铭取得齐氏集团的协议成立I.M. Pei & Associates联合事务所,经两度更名后成为Pei Cobb Freed & Partners联合事务所。事务所共从事过114件设计案,其中66件是贝聿铭负责。贝聿铭早期的作品有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而是采用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聿铭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布式的雕塑感,贝聿铭第一个被普遍认可的项目,是1967年落成的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随后,他继续设计了达拉斯市政厅和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东馆。贝聿铭摆脱密斯风格当以肯尼迪图书馆为典型,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蜕变出雕塑性的造型。 1964~1979年,贝聿铭设计肯尼迪图书馆。1979年肯尼迪图书馆竣工,凭借该项目贝聿铭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 Photo by Yousuf Karsh 1968-1978年,贝聿铭受邀设计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东馆的建成使得贝聿铭奠定了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1979年,贝聿铭开始设计位于北京西山的香山饭店。当时,该项目被视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籍设计师在中国进行的首个作品。经过细致考察,贝聿铭认为,香山饭店的设计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因此采取传统的园林风格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方式,饭店采用玻璃天顶,主体后是曲径通幽的中式园林。不过香山饭店高额的造价以及对部分自然景观的破坏,也使该项目一度引发非议。 1982年,中国银行在香港筹建总部大厦,由于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便是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之一,中银大厦的建设对于贝聿铭来说意义非凡。贝聿铭曾回忆,由于香港人笃信风水,其为大厦设计的尖角亦备受指责“会带来厄运”。不过八年后,中银大厦最终落成,成为香港当时的第一高楼。 北京香山饭店和香港中银大厦 1984年,法国大革命即将迎来200周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贝聿铭在这座曾经的法国王宫前进行扩建工程。当密特朗邀请贝聿铭参与设计,贝聿铭礼貌的给了一个答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一个项目搞竞争,要么你把项目直接交给我,要么让别人去搞竞争,我们选择放弃。”密特朗直接把这个项目交给了贝聿铭,又一次体现了建筑人的谈判技能。这是法国唯一一项不通过竞争直接授予建筑师的大工程。 然而,金字塔方案一经公布便引发轩然大波。很多人质疑,玻璃的设计会破坏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会毁了“法国美人”的容貌。面对压力,贝聿铭将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坚持将自己的设计完善并建造出来。他曾说:“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1989年,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的玻璃金字塔最终建成。人们惊喜地看到,当进入金字塔后,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古典主义的老卢浮宫墙面和巴黎随日光变幻的美丽天空,地下展厅也因日光而更加明亮。金字塔的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法国人还称赞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贝聿铭认为,玻璃金字塔提供了一个拥有历史价值和比喻意义的象征性入口,寓意连接现代与古代。贝聿铭曾说,“如果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没有做错,那就是卢浮宫”。由他设计的巴黎卢浮宫金字塔,是他名气最大的作品之一。 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贝老对祖国充满深深的热爱。他从未刻意中国化,但中国文化的确对他影响颇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他给三个儿子起名: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意为: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贝聿铭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在向全世界的人们介绍自己时,总是说:我来自中国苏州。 苏州博物馆 2019年5月16日,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在纽约逝世。他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从卢浮宫金字塔到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几乎每一件作品都可谓是建筑史上的传奇。是当之无愧的“华人之光”。数十年来,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普利兹克奖评审辞 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贝聿铭 / 最美的建筑 建筑在时间之上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再大的风雨 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东馆与西馆、国会的位置关系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同时,业主又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现代风格设计的建筑在这里困难重重,但贝聿铭巧妙地利用三角型解决了新旧建筑的视觉平衡。
很多时候,草图往往比成品更能看到设计师闪现的灵感。这是最初的概念设计。你可以看到贝聿铭把梯形土地分成等腰三角形和小直角三角形,解决了土地形状不规则的问题。他后来回忆道:“我在信封背面画了一个梯形图。我在梯形上画了一条对角线,产生了两个三角形。这才是开始。” 贝聿铭的设计手稿 从1968年秋季到1969年,贝聿铭和他的设计团队探索了新建筑的基本几何结构。他们的许多想法都记录在一些速写中,除了基于两个三角形的设计,也在探索其他的可能性。在贝聿铭和他的团队确定了最终结构之前,他们还探索了设计的其他方面。在速写中,他们研究了建筑外墙,并研究了如何将光线引入博物馆来活跃室内空间,照亮艺术作品。 在1969年初,贝聿够的设计已经被提练得非常接近最终的形式。建筑师最初构思的两个三角形被分开,形成一个狭槽,强调两个空间的分离:一个用于博物馆的公共功能,另一个用于博物馆的研究中心。在等腰三角形的拐角处出现了三座塔楼,平衡了西部建筑的东西轴线。 1968年10月1日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草图 1969年2月18日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草图 各层平面图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贝聿铭原计划在东西馆间的广场上设计一个圆形水池,呼应西馆的圆顶。最终,这个设计被分散的三棱椎形天窗和喷泉所代替,为广场的地下餐厅增添了光线和运动感。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他说:“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 因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用中庭连接美术馆各展厅,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 设计初期的中庭顶层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经历过严实不透光的三角网格屋顶,再到桁架平面玻璃屋顶,都没有办法实现贝聿铭心中的理想。最后通过锥型三角体的创造,实现了中庭天窗的立体化。也让洒下来光线产生更梦幻的层次感。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1970年1月向华盛顿艺术委员会会议所呈送审查的建筑模型(左图),设计定案的建筑模型(右图) 1969年11月6日的透视图中庭被厚重得混凝土楼板覆盖(上图),1970年12月1日的透视图中出现东西向的天桥(下图) 1971年3月4日的透视图中庭才完整地沐浴于阳光中 1971年1月,贝聿铭设计了一个天窗系统来代替混凝土天花板,这使中庭中自然光充足。三角的塔顶可以通过玻璃看到,以帮助游客定位。但是建筑师们比较担心,天窗框架上的许多小金属片会像一张沉重的蜘蛛网一样,分散人们对空间基本几何形状的注意力。 最终建筑师们从建筑的三角形几何结构中找到了解决方案:利用钢框架模块组成如雕塑般结构。每个模块的底部形成等腰三角形,其两侧具有相同的2:3比例。这是建筑技术的研究。中庭空间框架面积1500平方米。该框架由5吨铸钢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在非常高的温度下焊接在轧钢梁上,该项目最终获得了二十三项工程奖励。 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却不同。 插播一条重要信息: 节选自《百年贝聿铭》 美术馆东馆是对贝聿铭的绝对挑战。作为一名华裔建筑师,他从未忽视自己同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联系,他则主张把中国建筑的内在精华融合在现代建筑之中。贝聿铭对三角形以及由三角形延伸出来的埃及金字塔造型有独特的研究。多次推敲贝聿铭突发奇想:一条对角线穿过这片梯形的直角顶点,将这片用地划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条线成为东馆设计的绝伦之笔。 Ieoh Ming Pei / 结语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行走在建筑之间,发现生活内外之美 ● ● 建筑小师 ● ● ID:jzxslbe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