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 衡方碑缺字残字太多,第三页都还没写满就没了。 有一个感觉比较矛盾,一方面觉得衡方碑在很多方面其实比较中规中矩,比如很多偏旁的写法都比较常规,像上面出现的单人旁、双人旁、禾旁和三点水等等,都和其他隶书碑刻的写法差不多,并没有很特别,另一方面,又觉得在衡方碑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很新颖特别的写法,让人眼前一亮,比如上面的行字,虽然之前的几个行字都是那么写的,看着还是觉得有趣,再就是尹字,那个直撇几乎都快要落地了才转弯,也很有趣。 紫字多出来一笔嘿,那个夜字很特别,早看见我在上次自运的时候可能会模仿一下。 从偏旁的写法看,衡方碑也就是宝盖头的写法比较特别,心字底和曹全碑写法不一样,但和其他隶书碑刻相比就差不多了。 衡方碑最让我喜欢的大致有两点,一是敦厚笃实的感觉,对隶书的审美我其实更偏爱厚实一点的感觉,曹全碑这方面我并不是特别满意,觉得略微纤细了一点,横向笔划多的时候格外纤细一点我觉得挺好,但整体偏纤细就不是很喜欢,另一个比较喜欢的方面就是时不时的来一下有趣的变化,让整体感觉比较生动这一点了。 喜欢曹全碑是事实,已经临写过八个隶书碑刻了,仍然还是偏爱曹全碑一点,但也越来越确认,自己在隶书方面的审美点,和曹全碑的重合度并不是特别的高,所以将来我真正形成了自己的隶书写法时,应该不会特别像曹全碑,会有不少改变。 发现了一个某些方面和曹全碑有点像的隶书碑刻,《张景碑》,初步看了一下,感觉上好像不亚于曹全碑,这个小循环就不打算以曹全碑结束了,写一下张景碑看看。 和画画一样,我想要的是能够真正让自己喜欢的隶书,问题是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完全弄清楚自己在隶书方面的审美点到底在什么位置,但随着临写碑刻的增加,慢慢开始清晰起来了。 在孤陋寡闻见得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审美倾向其实是不太能够弄清楚的,偶尔见到一样自己喜欢的,就以为那是自己的审美点了,只有通过见多识广才能够真正弄清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从孤陋寡闻到见多识广,是我唯一承认的审美提升,这个提升的本质,是真正认清了自己。 我的意思是,审美上的其他变化,就是变化而已,只有从孤陋寡闻到见多识广的变化,是一种提高。 |
|